再造下一個阿里,馬云的榮耀與野心
目前阿里集團,市值兩千億美金;而在上個月paypal上市了,國內與它對標的是螞蟻金服的支付寶。既然paypal都值500億美金了,那么支付寶以及它的螞蟻金服呢?
下一個阿里,呼之欲出,馬云的榮耀與野心,能夠實現嗎?
本文將詳細剖析下一個阿里——螞蟻金服,文章分為五個板塊,從支付寶的起源開始,以及以它為核心的螞蟻帝國。
一、支付寶的誕生
馬云最先在做阿里巴巴時候,由于對接的是企業端,而企業的賬務,在銀行這邊是有VIP服務的,例如承兌匯付、商業票據等;當時的國際業務,已經有paypal這種工具,即使做不到目標效果,也有銀行國際匯兌業務,去幫助企業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說在做阿里巴巴時,對支付工具的需求不大。
但是,做淘寶時,馬云面臨的境況是不一樣的,它對接的是商戶與個人。個人在銀行這邊是享受不到VIP服務的,而且相關的兌付業務金額太小,銀行根本不屑于做這個業務。
阿里做淘寶,大概是在2003年上半年;而此時ebay風頭正盛,前面已經以15億美金豪購paypal,作為當年最了解電商的人,馬云自然清楚的知道這個意義在哪里。依葫蘆畫瓢,2003年年底,馬云設立了支付寶相關業務。當然,本土化創新是少不了的,例如基于國內的情況,把paypal偏向于賣方的設定改為偏向于買家、把承兌匯付收費模式改為免費模式等等。
馬云做的這件工具性的事情,卻意外的成長為螞蟻金服最先的基本業務——支付寶。甚至到了今年3月,馬云在貴陽國際數博會提出DT時代,很大程度就取決于螞蟻金服積累的大量數據。
小結:起源是一個工具性的東西,成就了馬云當下的螞蟻金服,甚至以后的DT時代。今天的螞蟻的歷史就是源于此處。
二、螞蟻金服正在進行“去阿里化”
現在螞蟻金服按照最新的估值,大概在500億美金左右;這個估值和當下paypal的市值差不多,顯然這對于馬云而言,是無法滿足的。
說難聽點,支付寶單項就是paypal,而螞蟻金服的業務范圍比這個寬廣的多,具體請看下圖:
當然,它的業務邏輯,這里就不予闡述了。
仔細一想,馬云的螞蟻金服,一個paypal怎么能夠滿足呢?它儼然是下一個阿里,奔著2000億市值去的啊。
分析一下他們做了什么,顯然可以發現一些端倪。筆者先前寫過阿里入股第一財經的事,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當然筆者看過同樣主題其他作者的一些文章。
例如,在魏武揮老師的筆下,他注意到,這輪投資的主體是阿里而不是螞蟻金服,在文章末尾(他微信公號的文章)大概講了一下,以阿里為主體而不是螞蟻為主體,主要是紅色政治原因。
筆者注意到了這個信息,同時也閱讀了很多螞蟻金服最近的信息,發現了一個趨勢:目前螞蟻的公關在新聞報道時,盡最大可能的去“去阿里化”,也就是把和阿里的關系撇清。這背后的動機值得深思,筆者大致思考了一下,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政策因素
由于目前國內對于金融管制,本質上是不愿開放太多。在螞蟻金服前一輪的投資者名單中,我們發現了社保基金、國開金融等“國字號”資本,要是在以往,投資者肯定是頂級私募或者投行啊,這里很是令人匪夷所思。不同之處,反常的地方,往往值得特別關注,可能有特殊情況。
這一次,更確切的說,馬云在金融上創新,是一定要讓這些國有資本分到一杯羹,否則只有“呵呵”了。
余額寶撕開了銀行的口子,恒生HOMS撕開了券商的口子,下一個會是哪呢?沒有國資入股還想創新?這可是在天朝啊!
而且500億美金的估值,再對比paypal,真的很低。甚至筆者懷疑,受讓方只知道國資而沒有外資,就是利益均沾,防止被絞殺。
而“去阿里化”,就是給大家講,螞蟻金服是有野心的,不局限于阿里旗下。以后就是阿里和螞蟻并排。
筆者預測,下一輪融資,應該會出現頂級私募或者投行的身影,但是估值會很高,低價入股螞蟻,那是不可能的。(原因大家都懂的)
二)、擺脫阿里的糾纏
在阿里身上,馬云的表現應該說是“劣跡斑斑”,商業邏輯方面,他做的沒有問題。更多的苛責源于大眾對于馬云這種明星企業家的“道德純潔”要求。
調侃一下,可能馬云“在大是大非面前(商業利益),沒有問題;但是,個人作風方面(道德純潔),就不太檢點了”。
單獨造一個螞蟻,正好改變了這一點。馬云此舉,無疑是向大眾重新展示自己的“道德純潔”。
三)、單造螞蟻,實現吸收更多資源
螞蟻想發展,造出2000億市值,肯定需要想象空間啊。
如僅僅局限于阿里巴巴集團,螞蟻始終是比阿里體量要小。甚至有一天,阿里的發展速度慢于螞蟻。當下paypal分拆出來,就是這個原因。
分拆后,螞蟻金服就可以服務更多的業務和人,而不僅僅是阿里體系,對接的資源也更多。這對于螞蟻的成長,長期大有裨益。
四)、綜合性集團分拆,更受資本市場歡迎
阿里屬于電商,螞蟻金服則是金融,兩者業務估值方法不同。
對于很多綜合性集團,估值是高不起來的。例如復星、平安等,當然,你要說伯克希爾哈撒韋,那個例外。
估值不高的原因,主要就是發展速度問題。
“去阿里化”,有分拆的意思,這對于螞蟻2000億美金的估值,是必經之路。
小結:實現“去阿里化”,是為了解決螞蟻帝國的一些基因問題。一方面解決政治顧慮,另一方面是鏈接更多資源,當然也幫助馬云“立德”,擺脫不利的名聲。
三、應用場景尋求多元化,O2O貫穿螞蟻金服
在解決了發展基因問題后,排除了前進的潛在障礙。下面就要解決怎么發展的問題,筆者結合最近螞蟻的一些動態,發現了一些情況:
一)、擴充應用場景
以支付寶為例,最近這一年,開始規模入侵線下支付。
√擴張理財場景,例如余額寶和招財寶
√線下超市推廣支付和無人超市應用,讓支付寶進入更多企業和家庭
√芝麻征信在消費金融方面的大規模應用
由于央行的數據,天生就不適合應用在互聯網金融方面。芝麻征信一方面是開放資源,另一方面也是獲取合作伙伴信息,你的數據資料將會成為里面的一部分。
√6億美元入股paytm,控股印度版支付寶40%股份
這是外圍,也就是螞蟻已經不局限于國內了,開始出海,征戰四方。
√支付寶9.0后的版本,開始引入社交概念
多元化的應用場景,讓螞蟻深入人心
二)、O2O貫穿螞蟻
√滴滴快的搭車上,支付寶的應用
√投資60億元于快要報廢的口碑網
這個事件,筆者要好好給大家剖析一下。目前本地O2O的領頭羊,無疑是美團。雖然目前被天下圍攻,但是老大show出自己的數據,告訴大家怎么樣。
百度糯米,李彥宏準備投資200億去搞(這樣充分說明O2O的重要意義);大眾點評有干爹騰訊;
美團沒上市,目前已得資金“缺渴癥”。阿里在美團上有投資,但不是控股股東,馬云投資先前的“棄子”,即將死去的口碑網,無疑是向美團逼宮。
馬云這一招很妙,和圍點打援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直接強行控股,而是以曲徑方式進行。
O2O核心,一方面是入口;一方面是數據,還有應用場景。對于螞蟻金服本身而言,謀求控股美團是必經之路,因為這些對于螞蟻的作用實在太大了。
小結:這一段分析了螞蟻是如何走好當下的路,也通過場景,獲取了足夠多的數據。這對下一階段的DT時代,意義非凡。
四、小螞蟻成長為帝國,需要資源哪里來
分析螞蟻當下要做的事情后,大家也想象得到,這個事業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資金支持。
我們來分析一下馬云的發家史,就能知道馬云是如何做的:
√1994年,馬云創立海博翻譯社,第一次讓他接觸到了商業,也理解了商業。此時他30歲,這家翻譯社至今還存活的很好。
√中國黃頁,第一代互聯網創業,時間是1995年,有了互聯網創業經驗,此時他31歲。
√1998年,34歲的馬云在政府那邊做項目,知道了如何和政府打交道。
前面這三段經歷,讓馬云知道了什么是商業,什么是創業,以及如何和政府打交道。這是馬云最早的商業經歷,也為后期的成功打下了經驗基礎。
√1999年,創辦了阿里巴巴,開啟了電商創業時代。
√2003年,創辦了淘寶,由于和ebay正面競爭,面臨缺錢的困境。05年雅虎以10億美金+雅虎中國,成為了阿里的控股股東,但這也為后來的支付寶事件埋下了禍根。
當時淘寶不值錢,值錢的是阿里巴巴,這也是07年,阿里巴巴可以上市的原因,阿里此后就不缺錢了。
這段歷史,也就是告訴大家阿里巴巴飼養了淘寶以及后來的天貓。
√04年年底,創立了支付寶,螞蟻金服就是圍繞支付寶展開擴張的。
這一段細節是告訴大家,淘寶和天貓飼養了支付寶以及螞蟻金服。
√可以預測,DT時代阿里云等等,將會由螞蟻金服來培育。
這有點類似三級火箭,總是一層又一層。當然,里面有涉及資產轉移的問題,甚至嚴重的如支付寶分拆事件。
但是在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這個問題上,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相關合約是這么說的:在螞蟻金服上市之前,阿里巴巴集團將獲得37.5%的螞蟻金服的稅前利潤;一旦螞蟻金服上市,阿里巴巴集團可以選擇“利潤分享”終止,從而一次性獲得IPO時螞蟻金服總價值的37.5%。
小結:螞蟻金服的資源從哪來,如何培育?它的飼養者是淘寶、天貓,也就是目前納斯達克上市主體阿里巴巴集團。
筆者甚至預測,有可能阿里云從阿里集團分拆出來,成立一個新公司。組成部分由阿里云、芝麻征信、中國版彭博社(具體可參見筆者先前拙著《馬云2億美元入股第一財經,吹響中國版“彭博社”集結號》,直接回復“014”即可查看)等構成,這就是馬云傳說中的DT時代。
五、帝國成長路上的一些潛在問題
螞蟻成長為2000億美金,下一個納斯達克上市的阿里巴巴,也面臨很多問題。筆者下面解析一下:
一)、政策法律問題
馬云現在做的這么大,繼續把生意做大,面臨的更多是政治和法律問題。
由于一切聽黨的指揮,繼續做大,顯然面臨政商關系問題。即使現在讓國資入股,分一杯羹,但更多的是不得已而為之。
然而,對于紅頂商人,筆者一直覺得那不是一個好的歸宿。沈萬三、胡雪巖、盛宣懷(這位結局或許好點),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擺在這。
李嘉誠目前直接撤離大陸和香港,進入歐洲,選擇換市場,這是他老人家的方法。
還有一個被赤化的紅色資本家——榮毅仁,他的父親是榮德生,后代榮智健,現在的中信集團就是時刻由他們家族身影。
但是馬云這邊,甚至螞蟻金服,目前情況不明。當然馬云還年輕,最后的破解之道大家看馬云以后的動態吧。
政策法律問題,如能順利解決,螞蟻超過阿里集團的估值,筆者認為完全有可能。DT時代,數據消費金融時代,這里的想象空間遠比淘寶阿里大。
二)、國際化問題
入股paytm ,間接試水國際化。但是重要的需求是像paypal一樣,成為全球第三方支付宏偉目標。
當然,里面最重要的問題是: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可自由兌換。
這兩個問題,一方面需要國家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的許可,如外匯管理局在這一問題上,可以松開管制。
Paypal能夠通行全球,這兩點具有先天條件。類似的Facebook也是這樣的原因。
當然,我們也看到今年6月,馬云美國行,國際化的問題造勢先行。螞蟻金服全球化的步子,也漸漸開始了。
小結:分析螞蟻的問題,大概涉及的都是政策方面,生意達到一定程度,限制它的就是人類社會目前最高的政治因素了。
總結:馬云的野心很大,這一次榮耀能否實現呢?相信各位在閱讀的時候,已經有了答案。
文章的邏輯很清晰,讓大家看到螞蟻金服是如何由支付寶誕生的;發展前景上的基因問題是如何調整的;現階段是如何做的,以支撐下一個阿里,下一個2000億美金的市值;在前進的過程中,資源是如何導入的,使其順利發展;當然最后也分析了一下,以前潛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