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雙十一剁手黨制造的數據背后的阿里技術
事實告訴我們,剁手黨們最善于制造數字奇跡。
在2014年的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活動中,瘋狂的剁手黨所制造的數據再次震驚世界:
1分11秒破億;
75秒移動端破億,并刷新移動網購成交破億的最短時間世界記錄;
3分鐘后,交易額就達到10億;
14分鐘02秒,突破50億;
38分鐘28秒之后,交易額沖到了100億元,而去年沖到100億用了5小時49分。
一個小時之后,數字已經飚到122億元!
五百億不成問題,問題是它將會是多少?
與去年相比,2014年的雙十一的成交額大幅度提升,達到相關交易額的時間大為縮短。并且,移動端購物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度達到70%,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下降,截至凌晨一點,移動端的比例依然還是40%以上。而這表明移動購物已經成為剁手黨的主流方式。
與此相對應的是,此前阿里公布的上市后首份財報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移動端的活躍用戶達到2.17億,其來自移動端的交易額高達 1990.54億元,占整體交易額的35.8%。這一比例較2013年同期提升了21個百分點。移動電商的時候已經到來。
在剁手黨勤奮的購買下,狂歡節的交易額仍在迅速的奔跑中。而這些數字背后的巨大交易量,數據處理量考核著阿里巴巴的技術團隊。到目前為止,狂歡節仍在正常運行著。據透露,阿里今年預備的技術應急方案在500套以內,而2013年的數字為2000多套。此外,阿里巴巴技術團隊已經為雙十一的流量峰值進行了8次壓力測試,均平穩應對。平穩的背后,可以看到阿里技術的厲害之處:
數據處理方面,據了解今年雙十一天貓、淘寶、支付寶的大數據處理,都是基于阿里云的大數據處理平臺ODPS完成,同時為天貓雙十一的商品個性化推薦提供了技術支持。而賣家所用到的工作平臺幾乎都是基于阿里云搭建的聚石塔。去年雙十一有75%的訂單在聚石塔上創建,而且無一丟單,今年雙十一預計將有超過95%的訂單都在聚石塔上處理。
支付方面,支付寶新型的“云支付”技術將***助力“雙十一”。“云支付”架構是從原來的IOE技術切換到云計算技術,除了可支撐十億筆以上的超大日支付處理能力。“云支付”架構下,智能調度系統可以根據各支付渠道的處理能力和健康情況,在幾秒之內就做出削峰填谷的決策。
余額寶也是搭建在阿里云計算平臺上,在2013年雙十一表現搶眼。當天成功支付1679萬筆,平均支付時間5秒,僅為網銀支付時間的1/12。而 2014年的雙十一,***分鐘83萬筆,第三分鐘410萬筆,第30分鐘4086萬筆……隨后11日凌晨的***個小時,支付寶完成的付款筆數已經達到 6283萬筆,再次刷出了新高。
移動支付方面,開場第1分鐘實現的移動支付筆數達到65萬筆。開場后的***個小時,用戶通過手機完成的支付筆數則達到3504萬筆支付。數字的背后是阿里在移動端進行了多項技術優化和玩法創新,包括“wifi 1秒加載”、“虛擬現實互動”、“大數據算法推薦”等。截止到目前,阿里移動端的運行平穩,并未出現異常。此前阿里透露,為了保障雙十一平穩運行,其實時計算平臺Galaxy運算能力已提升至每秒1000萬條。
安全方面,阿里采用了“服務器資源彈性部署”和“數據中心異地雙活”兩項技術。服務器資源彈性部署,可以應對不可預知的業務爆發。一旦有超出預期的業務熱點出現,系統可自動調用其他資源使用不足的服務器,實現“分鐘級無縫切換”,在不增加硬件部署的情況下應對更復雜的流量變化。“數據中心異地雙活”,則可以幫助阿里巴巴應對極端的自然災害,即使杭州的數據中心“全軍覆沒”,雙11仍然能夠順利運轉。這項技術可實現跨省的兩地數據中心像一個數據中心一樣工作,同時支持雙11的所有應用。
基礎設施方面,為了提高全球化的購物體驗,阿里巴巴集團今年大范圍擴展在海外的IT基礎設施。為保障海外買家和賣家的用戶訪問體驗,阿里技術團隊進行了一系列部署:今年6月新交付一個大型數據中心,用于保障海外業務;海外服務器數量翻倍,國際專線網絡帶寬提升10倍;海外CDN網絡節點和年初相比增加了一倍,歐美覆蓋范圍更加全面,新增韓國、印度、澳門等亞洲節點,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目前,海外CDN節點帶寬能力已經達到數百G,可以充分保障海外用戶訪問速度和體驗。
以上種種,都是雙十一購物節得以保證的前提。從基礎設施,到云計算、云平臺、大數據,阿里在技術與設施上的投入是雙十一獲得成功的一個前提。
剁手黨們在下單的時候,應該感謝一些電腦背后的程序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