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網絡光纖到戶系統技術規范年內出爐
寬帶市場的不斷發展和需求的不斷增長讓光纖日益貼近用戶。在廣播電視行業,有線電視網絡光纖入戶(FTTH)也成了近年來業界關注的焦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在加緊制定《有線電視網絡光纖到戶系統技術規范》。
該規范的制定是否順利?FTTH到底應該采用何種技術?和之前的HFC有無沖突?記者近期采訪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有線所所長秦龑龍。
“同軸技術的成本、可擴展性、對業務的可適應性,相對于光纖要弱一些”
記者:請您談一談,對于廣電網絡和廣電運營商而言,有線網絡光纖到戶(FTTH)建設的主要意義在哪里?
秦龑龍:從廣電運營上講,目前發展到一個瓶頸了,咱們的收入模式是傳統的、以收視費為主的收視模式。從政策上講,國家現在也提出“智慧城市”、“寬帶中國”這些信息化的概念。從用戶需求來說,原來看電視是用戶的一個基本需求,現在用戶也將寬帶作為基本需求。所以從國家層面、廣電行業收入發展的層面、用戶的層面上講,發展寬帶是目前廣電的首要任務。
隨著現在技術的發展,光纖到戶的成本下降得非常快。而且原來由于一些工程上、成本上的原因,在廣電來看都是不大可能的事,現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了。原來老的同軸技術,它的成本、可擴展性、包括未來對業務的可適應性,相對于光纖來說,就要弱一些。
所以通過光纖到戶,降低廣電寬帶成本、提升廣電寬帶適應能力,對廣電發展寬帶意義重大。所以廣電必須要做光纖到戶。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現在我國有線電視光纖到戶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
秦龑龍:應該說“光纖到戶”在廣電提的比較早,也提了好多年,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從大概2012年總局提出三種同軸的寬帶接入技術之后,全國的各個運營商基本上都在同軸技術上發展寬帶。
但是,隨著現在光纖到戶技術和施工的成本下降,現在各個運營商業意識到了廣電光纖到戶的重要性。內蒙、山東,尤其石家莊,光纖到戶做的非常好,已經改造了好多戶了。
廣電總局對光纖到戶也非常重視。一是計劃提出《有線電視網絡光纖到戶系統技術規范》的行業標準。另一個是今年廣電總局立了一個有線電視光纖到戶的工程施工技術和應用示范的科研項目。相信在總局科技司的指導下,在各個運營商的應用示范下,光纖到戶今年會取得比較好的進展。
“廣電光纖到戶做完后,可以實現承載超高清、智慧城市等大帶寬業務”
記者:請問您,有線電視的光纖到戶工程跟通信網的光纖到戶工程相比,有哪些區別?擁有哪些技術特點或其他特色?
秦龑龍:總體上來說,通信網光纖到戶更多的是從寬帶接入的角度來說。有線電視光纖到戶除了要考慮寬帶上網之外,必須還要考慮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所以說,廣電的光纖到戶可能更多的是基于要把廣播電視,包括未來4k超高清這些和通信、寬帶的接入融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說,廣電的光纖到戶是具有廣電業務特色的光纖到戶。正因為有了廣播電視的波長,現在的方案有很多,一纖三波、兩纖三波、RFOG、全IP等。
廣電光纖到戶做完后,可以實現對未來4k超高清、“智慧城市”、物聯網,這些需要大帶寬業務的承載。
記者:目前,在推動我國有線電視光纖到戶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和障礙是什么?將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證實施?
秦龑龍:***個,廣電有傳遞廣播電視信號的特色,寬帶接入和廣播電視信號這兩路怎么能合理得結合在一起、選擇哪一種技術方案是難點。再加上目前各運營商的網絡情況和發展也不一樣。我們的標準正在對這個做一個梳理,相信后續肯定會確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模式出來。
第二個,從政策角度講,住建部曾聯合七部委發了關于光纖到戶的文,小區開發商將光纖作為必備項目自建,幾大運營商共享。很多城市以此為借口,不允許廣播電視重鋪光纖。從這個角度講,廣電總局也在做廣播電視基礎設施相關規范,從政策層面上保障廣播電視的光纖也能正常入戶。
再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光纖施工的問題,尤其是在城市。光纖到戶現在在農村是發展比較好的,因為農村施工相對比較容易,在城市架設光纖、鋪設管道,包括交接箱位置的擺放、分光點的設置相對農村來說有一定難度。通過石家莊和有些地方的經驗來看,也是可以解決的。
目前來看,發展光纖到戶最主要的還是認識層面上的東西。既然我們認為堅定不移發展寬帶是首要目標的話,那我們應該確定在新建小區發展光纖到戶,在老舊小區有條件的地方建議推行光纖到戶,在不具備條件的地方繼續用同軸電纜寬帶接入,將來逐步向光纖到戶過渡。
“希望更多的運營商和企業能參與到后續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來,分享各自的需求”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廣播電視規劃院牽頭制定的行業標準《有線電視網絡光纖到戶系統技術規范》現在進展如何?包括哪些重要內容?
秦龑龍:從2014年開始,全國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了光纖到戶的技術應用和試點。這個時候,總局科技司讓規劃院牽頭起草行業標準《有線電視網絡光纖到戶系統技術規范》,組織行業運營商、企業共同完成光纖到戶標準制定。
從目前看,標準制定工作進展順利,預期今年能完成標準送審稿,成為應用的和技術的一個指導標準。目前內容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
***個就是對目前光纖到戶的應用模式進行規定。剛才提到的一纖三波、兩纖三波、IFOG、全IP,都是不同于通信網的光纖到戶,那么真正適合我們廣電網的光纖到戶的模式到底是什么?另外,內容還包括適用于這些模式的網絡拓撲、應用場景,還有相應的技術指標,包括成本估算、工程施工以及測試評估。
記者:今年7月上旬,在河北石家莊即將舉辦“有線電視光纖到戶(FTTH)標準及施工規范研討會”。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會議的預期目標是什么?
秦龑龍:從目前全國的情況看,河北省網的石家莊分公司光纖到戶做的非常好,包括基于光纖到戶網絡開展的業務也很好。我們標準的制定小組去石家莊的現場,看他們的網絡設計、網絡施工、整個技術系統。現在運營商都對光纖到戶抱有很大的預期,但也有各種擔心,到底能不能做,成本怎么樣,施工上有沒有困難?
這次會議,我們邀請了標準制定小組成員、石家莊分公司、目前開展光纖到戶的運營商、設備生產企業、施工企業,一起來談一談設計技術方案、發展光纖到戶方面的經驗,為各有線運營商和企業提供一個技術研討和交流的平臺。
本次會議,***是通過這個會去石家莊的現場,分享石家莊的經驗:第二個就是希望借著規劃院做光纖到戶標準的契機,和大家深入的討論標準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第三是希望更多的運營商和企業能參與到后續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來,分享各自的需求。
“全網不可能是一種模式,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應該在新建小區和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積極推進光纖到戶”
記者:請問,開展有線電視光纖到戶工程,與原有HFC網絡是否存在沖突?如何避免重復投資?如何保障原有投資?
秦龑龍:近幾年,運營商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光節點盡量前移,現在很多地方的光節點已經到了覆蓋50戶了,一些大的城市也就是200-500戶,光節點的規模在不斷的減小。從整個網絡的結構和發展的情況來看,全網不可能是一種模式,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從保護投資的角度講,這有一個演進的過程。
現在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8個億,雙向覆蓋接近1個億,還有將近1個億是沒有改造的,這些改造的都是原來的基于同軸的用戶。基于同軸電纜的用戶如果具備條件,我認為可以將***一段電纜改成光纖,如果不具備部署光纖到戶的條件,還應該充分利用同軸的寬帶接入技術,將來逐步過渡到光纖到戶。
整個網絡運營商在做網絡的演進和規劃時也是循序漸進的,肯定不是一下子全部過度到光纖到戶,分階段演進,逐步過渡到光纖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