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OS 是一款讓蘋果差點不復存在的操作系統
1997年蘋果公司收購NeXT,暌違12年喬布斯再度回歸蘋果公司。在他的帶領之下,蘋果公司重生了,成為消費者電子產品市場的領頭羊,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
但如果不是因為當年的某個選擇,也許我們就看不到今天的蘋果。當年蘋果在考慮收購公司的時候,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也是從蘋果出走的員工建立的一家初創公司——Be Inc.,他們開發出了當時全球最火爆的操作系統。
這家公司創立與1990年,創始人是蘋果前COO讓-路易斯·蓋斯以及蘋果前硬件工程主管Steve Sakoman——蘋果首款移動電腦Newton的誕生也有他的功勞。最初這家公司自己也銷售硬件產品——BeBox,但是蘋果想要的是他們的BeOS操作系統。
在當時來說BeOS真的是一個又快又高效的操作系統,它能夠在10秒鐘內啟動,支持雙處理器,它還有一項“特技”——可以同時運行播放多個視頻。在今天看來,你可能覺得這沒有什么,不過對比當時的條件,Windows啟動都需要幾分鐘,一次能播放一個視頻就很不錯的情況下,BeOS真是要讓人驚掉下巴。
BeOS當時吸引了一大批擁躉。科幻作家在他一本名為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Command Line的書中稱它就是操作系統中的“蝙蝠戰車”。不過1997年BeOS的開發并沒有非常完善,當時比起蘋果公司對Be Inc.的估值,蓋斯和他的支持者想要為Be Inc.爭取更多。最終蘋果選擇了 NeXT,OS X 就是 NeXTstep 的基礎上開發起來的,對于 Be 蘋果就不再理會。
后來Be一直未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即使后來他們將BeOS以獨立產品來銷售也不能改變頹勢。這家公司認為這是因為微軟的干預,2002年以反托拉斯起訴微軟,2003年訴訟以微軟賠償2330萬收場,不過對于Be來說太遲了,因為他們已經被收Palm購了。
PalmOS 6在BeOS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不過沒有一臺Palm設備使用這個系統。它的知識產權目前為Access所有,這家公司2005年收購了Palm Source。
不過BeOS并沒有銷聲匿跡。德國一家公司還接著連續幾年銷售這個操作系統,更重要的是開源克隆軟件出現,最重要的是Haiku兼容BeOS,延續了這個操作系統的生命。
同時這個操作系統的工程團隊現在還影響這整個操作系統行業的格局。很多Be的工程師加盟一家名為Danger的公司,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Andy Rubin于2003年離開之后建立了Android公司,后來谷歌收購Android時,很多開發者也跟著進入谷歌。現在他們中還有人參與 Android的開發。還有Dominic Giampaolo,他是Be文件系統的開發者,該文件系統是當時BeOS中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2002年Giampaolo進入蘋果,參與文件系統和 Spotlight特性的開發。
如今蓋斯也坦言,他非常高興當年蘋果收購了NeXT ,而不是Be。但是我們不得不想象, 如果當初蘋果選擇了另一條路,科技行業這些年又會呈現怎樣的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