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3.5下“回調特性”的一種簡單的實現方法
Cocos2d-x3.5已經發布了一小段時間了,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個版本增加了一個加載cocos資源的重載版本:
Node* CSLoader::createNode(const std::string &filename, const ccNodeLoadCallback &callback)
相比另一個版本,這個多了一個回調函數的參數。
框架用這個東西干了什么?
通過閱讀源碼可以知道,在加載完一個節點后,框架會將節點簡單地回調給這個函數(除根節點外)。這樣,利用這個參數,我們可以在加載資源的過程中對正在加載的節點做一些修飾處理。
這篇文章就來講講,怎么用這個東西來十分簡便地實現此前那個有點復雜的功能:回調特性。
正文:
首先利用上邊的功能,我們可以在加載時得到各個節點對象,其次我們需要獲取Cocos中填寫的參數。
具體是怎么獲取呢?
先在CSLoader的源碼找找關于回調特性的原有實現:
Widget* widget = dynamic_cast
if (widget)
{
std::string callbackName = widget->getCallbackName();
std::string callbackType = widget->getCallbackType();
bindCallback(callbackName, callbackType, widget, _rootNode);
}
以上這段代碼是在CSLoader::createNode加載Widget類型節點時,針對回調特性的一些特殊處理。就是將我們在Cocos中填寫的兩個回調特性的字段取出來,聯通widget,_rootNode傳給bindCallback進行綁定。
上邊的兩個函數:getCallbackName,getCallbackType,取出來的就是我們在Cocos中所填寫的回調參數信息。
至此填了回調特性的節點及對應的參數我們都有了。
接下來,如何實現呢?
我們可以考慮跟上述類似的做法:
CSLoader::createNode(root_path,[this](Node *node){//node既是當前加載出來的節點
Widget* widget = dynamic_cast
if (widget){
//獲取回調特性相關屬性的信息。
std::string callbackName = widget->getCallbackName();
std::string callbackType = widget->getCallbackType();
//根據上述信息進行綁定。
this.bindCallback(callbackName, callbackType, widget);
}
});
然后在當前類實現一個bindCallback函數,用callbackName和callbackType進行一些字符串比對操作,找到一個合適的函數,丟給widget做監聽,比如:
void MyScene::bindCallback(const std::string &callbackName,const std::string &callbackType,widget){
if(callbackName == “animal1” && callbackType == “Click”){//假定有一個playAnimal1的接口
widget->addClickEventListener(CC_CALLBACK_2(MyScene::playAnimal1,this));//
}
else if(callbackName == “animal2” && callbackType == “Click”){//假定有一個playAnimal2的接口
widget->addClickEventListener(CC_CALLBACK_2(MyScene::playAnimal2,this));
}
……
}
后記:
1.目前為止Cocos2d-x的兩大腳本引擎都沒有提供對回調特性的支持,包括新重載的createNode函數,也是沒有導出給兩個腳本引擎使用。
但getCallbackName、getCallbackType這兩個函數都是有導出的,我們可以自行遍歷加載出來的根節點,利用這兩個函數來獲取Cocos中填寫的回調特性相關信息,根據這些信息,自己進行綁定。
2.Cocos2.2開始提供了一個“用戶數據”的接口,這個接口所設置的數據可以通過Cocos2d::Node::getUserData獲取,配合這個東西具體能干什么,就看你的想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