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分析師:5G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2015年2月27日,聯通和電信終于如愿以償,獲得了由工信部頒發的FDD牌照。這標志著中國將全面進入4G時代。然而,在本周世界移動大會(MWC)召開之際,日本電信運營商聯合諾基亞宣布將致力于研發5G高速網絡,并且計劃在2020年京東奧運會上展示5G技術。
兩大消息,令民眾一時間緩不過神來。剛想體驗4G,這5G就要來啦!驚訝之余,也心存好奇。究竟,5G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5G的基本特征
根據全國多個研發實力機構的描述,5G技術主要具備5大特征:“無與倫比的快”、“人多也不怕”、“什么都能通信”、“最佳體驗如影隨形”、“超實時、超可靠”。其中,“無與倫比的快”是5G技術最凸顯的性征。
相比3G、4G網絡,5G網絡在數據容量和連接速度上將會是一項質的飛躍,是3G升級4G無法比擬的。測試證明,手機在5G網絡下載速度最快可達每秒3.6Gbps,比4G網絡下載快出10倍。具體來說,使用5G網絡,上網不會出現延遲、數據加載進度條,甚至現在常見的“菊花圈”都將載入史冊。總而言之,5G會讓聊天實現真正的“即時”,營運內容也會秒開。
5G的工作原理
其實5G是一個通俗稱法,官方名稱為移動通信系統 IMT-2020。
對于5G網絡速度,很多人會聯想到3G和4G網速。眾所周知,目前3G和4G網絡速度深受寬帶資源的制約,很多人擔心5G網絡也是如此。但是,事實證明5G網絡不會重蹈覆轍。5G 網絡的提速主要基于提高無線電信號的無線傳輸和接收技術的進步,借此提高效率。換言之,5G技術是一項不同于3G和4G的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具體可稱之為一種“新的無線訪問協議”。
5G的網絡愿景
我國官方5G研發工作平臺IMT-2020推進組表示,5G將為用戶提供“光纖般”接入速率、“零”時延的使用體驗、千億設備的連接能力、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和超高移動性等多場景的一致服務,業務及用戶感知的智能優化,同時將為網絡帶來超百倍能效提升和超百倍的比特成本降低,實現“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
對于“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5G愿景,我們可以理解為:5G時代,我們生活的城市被賦予了生命,有機互聯是整個城市最強烈的屬性。在有機互聯的城市,玻璃窗被連接入互聯網,窗與窗之間,窗與人之間,窗與電氣系統、溫控系統、其他市政系統都有信息交互。通過這些被連入網絡的玻璃窗,我們可以通過公共汽車的車窗了解餐飲娛樂、休閑購物、孩子上課表現等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在車窗上遙控家中廚房設備,到家便能即可享受美味。
如果這些描述還不夠形象,大家可以觀看一下2015年中國移動3G宣傳片,盡管不是針對5G網絡應用,至少我們可以看到物聯網時代的端倪,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5G網絡應用的實質意義。
5G的網絡進程
當下,5G概念搶盡風頭。可實際上,5G 網絡還只是存在于實驗室之中。
按照全球進程,2015年底正式開始 5G 候選技術標準的征集與評估工作,到2018年底完成標準化工作,2019年開始進行試商用。如果達成相關的標準技術規范,那么大公司們將會開始慢慢升級他們在世界各地的蜂窩數據設施,而且 5G 設備也會開始推出。
從目前5G在全球各個地區活躍程度來看,亞太區的參與活躍程度比較高,這得益于政府的強力推動。
從具體國家來看,韓國5G研發技術最快,其次為英國。早在2012年年末,由英國政府資助,薩里大學牽頭,聯合多家企業,包括沃達豐、英國電信、華為、富士通、三星等創立了5G創新中心,致力于未來用戶需求、5G 網絡關鍵性能指標、核心技術的研究與評估驗證。
從國內來看,我國相關機構和多家企業都在加大馬力,辛苦耕耘。2013年初,我國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聯合發起成立了IMT-2020推進組。未來,IMT-2020推進組極有可能代表中國提出5G全球標準。根據可靠消息,預計到2018年,華為將投入6億美元用于5G網絡技術研發。同時,華為與英國運營商沃達豐簽署了5年協議,未來5年沃達豐在歐洲的電信設施升級換代將由華為來完成。
5G的網絡挑戰
據統計,全球140億終端已經連接起來,但全世界仍有90%的東西未被連接。這一數據或者現實,正是促使5G被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從另一個角度講,M-ICT時代(萬物移動互聯時代)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高速連接,需要更加高速的無線網絡來支撐,而5G正好能滿足這一切。
所謂事物具有兩面性,5G網絡發展恰好印證了這點。一方面,M-ICT時代為5G網絡發展創造了機遇;另一方面,M-ICT時代需求也為5G網絡發展帶來挑戰。
首先,如何啃掉電池續航這塊硬骨頭。前面已經說到,5G將會是一個新的無線通信協議,因此它的數據收發速度將會是大幅度提高,消費的電力也將隨之增長。但是,瓶頸卻是業內多年攻堅無果。目前,只能將希望寄托于研究半導體材料的行業。
其次,如何實現資源整合。5G網絡在人與人高速連接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了附加值,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高速連接。5G作為信息化社會的一個綜合基礎設施,為個人、社會和行業提供高效鏈接。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海量鏈接,更是辦公、購物、醫療、教育、娛樂、交通、社交等垂直行業的價值環節和生產要素等資源高度融合的鏈接。其復雜性給網絡能力和穩定可靠性帶來巨大挑戰。
不可否認,5G網絡符合時代潮流。但是要問5G距離我們有多遠,恐怕真的不好回答。5G概念確實耳熟能詳,但是民用恐怕還是要等上一陣子,畢竟現在很多人依舊是3G的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