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輸入的三種方式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我們需要一些新的交互方式。由于可穿戴設備的屏幕較小,甚至是沒有屏幕,文字輸入就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移動輸入法開發公司 Ginger Software 的 CEO Maoz Shacht 在 venturebeat 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了可穿戴設備輸入的三種方式。
傳統方式
無論設備如何發展,喜愛全鍵盤的人始終存在。當涉及到可穿戴設備的時候,全鍵盤愛好者仍然不希望做出妥協。于是,我們看到,有人嘗試觸控鍵盤,有人則轉向了虛擬鍵盤。比如,Minuum 就是一款靈活的輸入法,你可以將其放大或縮小,然后接觸到不同的按鍵。還有人設計了可當做輸入設備的手套,以適應全鍵盤的布局。
預測方式
在可穿戴設備上使用全鍵盤,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設計挑戰。于是,有人想出了改進的方法。如今,智能手機上的輸入法都有預測的功能。輸入法會分析用戶輸入的語句,然后給出下一個可能要輸入的單詞,同時,它也會了解用戶的寫作風格,以便提供更加準確的預測。受此啟發,可穿戴設備開發者開始嘗試小型鍵盤,使用更少按鍵,讓軟件確定用戶想要輸入的單詞是什么。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戶在屏幕上涂鴉,然后將其分享給朋友。只有表情符號的鍵盤,讓人們表達自己的感情,無需訴諸于文字。
語音方式
在面對可穿戴設備時,語音輸入或許是最有效的交互方式。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可穿戴設備可以辨識出用戶的意圖,將其轉變為一些可行的操作,比如打電話、發送信息、確定行程等等。在這方面,Nuance 屬于一個領先的公司。它已經與一些科技公司展開了合作,將自己的語音技術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
語音方式似乎是最適合可穿戴設備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語音輸入已經存在一些時間了,人們仍然喜歡鍵盤輸入。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在涉及到私人交流的時候,語音輸入會讓人們有不舒服的感覺。
總的來說,傳統的鍵盤已經無法代表未來的方向。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輸入方式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包含了語音設備、預測軟件,以及某種變異的全鍵盤。
本文鏈接:http://www.ifanr.com/4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