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企業數據損失和宕機年成本達1.7萬億美元
根據EMC公司***發布的報告,過去12個月中,數據損失和宕機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高達1.7萬億美元,接近德國GDP的一半。2012年以來數據損失的成本增長了400%,71%的企業表示沒有信心能完全消除數據損失事件的影響,同時有62%的IT決策者表示大數據、移動和混合云為數據保護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幾乎所有受訪決策者都表示對未來業務的數據保護沒有信心。
以下為報告中的一些亮點發現,整理如下:
企業數據丟失事件的數量呈下降趨勢,但是每次丟失數據的規模卻成幾何級數增長:
◆64%的受訪企業過去12個月都曾經歷過數據損失或宕機事件。
◆過去12個月,企業平均意外宕機時間超過三個工作日(25小時)
◆業務中斷導致的損失主要包括收入減少(36%)和產品開發延遲(34%)
大數據、移動和混合云三大企業IT趨勢為企業數據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
◆51%的企業缺少針對大數據、移動和混合云的災難恢復計劃,只有6%的企業針對三大新應用制定了災難恢復計劃。
◆62%的受訪企業表示大數據、移動和混合云難以保護。
◆30%的企業原始數據存儲于云端,可能導致重大損失。
采用高級數據保護技術能夠大幅度降低業務中斷的可能性。很多企業選擇與多個IT廠商合作應對數據保護挑戰,但是孤島式的部署會增加風險:
◆從未部署過業務連續性和可用性策略的企業數據損失的風險要大一倍。
◆與三個或更多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廠商合作的企業,其數據損失風險比統一采用一家廠商方案的企業要大三倍。
◆同時采用三家廠商方案的企業,其數據保護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也要比只采用一家的高300萬美元。
EMC的數據保護指數調查還對受訪企業的數據保護成熟度(共分四個階段)進行了打分,其中中國企業的數據成熟度***:
◆大多數企業(87%)都處于數據成熟度***的兩個階段。
◆全球有13%的受訪企業處于領先階段,其中11%被歸類為踐行者、2%屬于“***”。
◆處于數據保護成熟度領先階段的企業中,中國企業數量最多(30%),阿聯酋最少(0%)。
與 250-449人的小型企業(12%)相比,人數超過5000的超大規模企業(24%)處于數據保護領先階段的比率大一倍。美國和荷蘭企業是亞太和日本企業之外數據保護成熟度***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