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i中國蔡曉兵:小數據也有大智慧
作為國內城市信息化建設領域規格高、影響大、權威性強的行業盛會,本屆大會以“創新·融合·服務”與“大數據”為主題,緊密結合我國城鎮化發展現 狀,深入探討如何創新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3S等集成化信息技術,并將之融合于城市規劃與建設,社會管控與服務之中。同時,還探討 交流了各地如何解決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及由此產生的“大數據”等科學技術問題的實踐經驗。
在11月3日的大會主論壇“智慧城市高峰論壇暨市長高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賴明,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景貴飛,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成虎等領導與專家,以及業內知名企業代表分別就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大數據等新技術、建設標準、建設模式、政府保障、效益產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當大家都在紛紛談論“大數據”這一當前熱門技術時,來自Esri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及首席咨詢專家蔡曉兵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大水”中呼 吁大家不僅要關注大數據,其實業務中的很多非大數據的價值也值得深入挖掘,所謂“小數據也能產生大智慧”。蔡曉兵通過一系列案例故事,向大家展示了人類認 知過程中,從數據中提煉信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再把知識形成理解,最終由理解上升到智慧的過程。他認為,數據最終能夠升華為智慧,與數據是否足夠“大” 其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關鍵在于是否挖掘得當。
蔡曉兵在第九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主論壇上做報告
具體到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而言,影響其應用水平高低的因素,往往并不是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是否到位。“現實中,地理信息的應用,存在兩大 問題:一是‘橫不到邊’,主要表現在組織機構及其內部各部門崗位之間,信息流動分享不暢;二是‘縱不到底’,主要表現在淺層次應用居多,用于規劃決策、業 務流程整合不夠。其結果是:信息產出嚴重不足,質量不高,既影響城市建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不利于擴大信息消費,直接影響到‘新四化’(即:工業化、信 息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業現代化)的健康推進和早日實現。”
在談到系統與平臺的關系時,蔡曉兵認為,當前很多應用系統尚存在很難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情況。要解決這一難題,就需要打通系統間的隔閡,實現 方法是通過廣泛遵從工業標準,以服務的形式,通過云環境,把小系統在更大的平臺上分享出來,即所謂的“小系統大平臺”。“目前IT界整體的形勢都在向以互 聯網為中心的業務模式轉變,GIS界也已經演變到了全新一代的以Web為中心的應用階段。在這個階段,GIS服務的提供者以云的方式提供Web應用。 GIS的使用者,無論是哪一類型的用戶,都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采用各種設備去訪問地理信息,享受地理應用帶來的價值。能支撐這種應用模式的GIS平臺, 我們稱之為全新一代以Web為中心的地理應用平臺。平臺顯著的特點是GIS資源的云端化、GIS計算的云端化,而GIS的應用則是多終端化,主要側重在移 動端和Web端。”
蔡曉兵最后指出,新一代Web GIS作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需要舉行業之力共同搭建一個相應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說,這不是憑一家企業之力單打獨斗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平臺提供商、服務 開發與提供商、數據提供商、硬件廠商等行業上下游所有企業的廣泛協作與參與,才能共同打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只有這樣,任一機構的任一人員能夠通過任一終 端訪問地理信息才能成為可能與現實。
據了解,本屆大會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測繪司、國家遙感中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 研究院共同主辦。大會除了主論壇“智慧城市高峰論壇暨市長高峰論壇”外,還開設了9個分論壇,分別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論壇”、“大數 據與智慧城市論壇”、“智慧城市運營及投融資論壇”、“智慧城市公眾服務應用論壇”、“住房公積金與住房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智慧城市共性支撐技術及 應用論壇”、“智慧型‘數字城管’暨社會綜合管理與服務論壇”、“工程建設BIM技術應用論壇”、“智慧房產及房屋權屬生命周期管理論壇”,集中展示了智 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技術和方案。大會同期舉辦了設備博覽會,吸引了數萬名業內外人士參觀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