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問題幫助非技術企業快速擁抱開源技術
譯文目前企業利用開源方式作為其戰略發展方針的勢頭正呈現出愈演愈烈的狀態——通過開發某種形式的目標驅動型社區實現新型商業價值的構建。交流與協作以開放特性為基礎,而由原型方案推動的解決思路也會保證“只有***處理機制方能笑到***”。
當然,開源方案如今已經在技術領域獲得了廣泛認可與選舉(例如紅帽公司;MacAfee及由其志愿用戶充當的技術支持專家;EMC及其麾下的多個技術社區;GitHub借助志愿者之力進行代碼審查等),但更為有趣——雖然普及度還不高——的方向則是,由非技術企業進一步將更具通用型的“開源思維”引入到自身工作當中:這種方式并不屬于“字面意義”上的開源軟件開發機制,但卻***社區協作模式的“精神實質”。
這些企業所從事的業務與芯片制造、設備生產或者程序代碼沒有任何關系,但他們也從開源領域中得到了啟發并意識到由此帶來的戰略價值:將志愿者網絡通過共享目標、開放協作與“邊做邊學”方式維系起來。舉個最為常見(也最簡單)的例子,已經有一些企業通過鼓勵客戶社區在社交媒體上共享與其產品相關的應用及背景故事來改善“品牌體驗”(例如耐克與跑步運動愛好者,星巴克與咖啡擁躉等)。
更多更具針對性的實施手段也由此應運而生,這些企業通過建立“開放社區”并召集參與者的方式開發或者重新定義自家產品與服務,并借此推動創新活動。有時候這些社區只存在于公司內部,旨在讓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員工將自己的好點子貢獻出來并通過合作對其加以完善;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企業將著眼點放在外部環境(同時包含內部與外部),將公司員工、客戶以及/或者其他志愿貢獻者匯聚在一起,最終聯合打造出某種形式的社區創新成果與市場推廣方案。Charles Schwab公司就構建起了“Schwab貿易社區”,希望通過這個擁有超過11000名有價證券交易客戶的協作社區最終實現讓每位參與者財富增值的宏偉目標。作為一家全球商業物資企業,CEMEX公司則發起了名為“SHIFT”的項目,動員成千上萬企業員工集思廣益、并最終制定出六項***創新特質的戰略性規劃。Bumble Bee海鮮公司則建立起名為國際可持續海產基金會的行業領先協作體系,這一跨行業社區匯聚了包括金槍魚處理工人、科學家以及節能環保工作者在內的眾多成員,旨在建立起世界范圍內通行的瀕危金槍魚發展及執行標準,從而保證該行業能夠持續有效地保證健康與活躍的發展態勢。
盡管Linux與眾多其它技術廠商都已經用實現行動證明了志愿者與用戶社區能夠切實為開發及支持項目帶來顯著的價值與收益,但非技術企業在吸納類似戰略方針時仍然面對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對于***而言,涉足此類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實在是種極大的冒險。雖然“黑客文化”的日益普及讓技術方案開始以面向用戶的方式逐漸鋪開并成為解決常見問題的可行手段,而***們也試探性地將此類方案引入到企業當中,但要讓那些原本專注于制造水泥、銷售咖啡或者負責股票與債券交易的業務老手主動接受上述理念仍然不是易事。事實上,對于當下的大多數非技術類***來說,“接受眾包機制”(或者是志愿者社區與客戶網絡等)仍然像是一團令人畏懼的迷霧,其中似乎充斥著無法控制的成本與風險。
***在面對開源機制時,***的障礙通常源于由本能性的偏見所引發的恐懼,這一切似乎從開始就是個天大的錯誤:在傳統高管層眼中,無論是社交媒體社區還是開源方案都像是在一夜之間奇跡般地席卷而來,而***在其中根本無法扮演任何決定性的角色。不過事實上,已經有無數實例證明***仍然能夠起到關鍵性作用,而且盡管很多社區最初確實是自發建立起來、但其最終所創造的長期價值依舊離不開實質性***角色的影響與引導。很多傳統***對于社區所采取的輔助策略感到無法適應,甚至將其視為潘多拉魔盒般不容觸碰的禁忌——從自由性、多樣性以及靈活性角度出發容許參與者們隨意發展自己的創新思路,這與經典管理規范中的“責任保障”與“成果交付”機制簡直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社區運作周期與持續時間也是個值得認真考慮的大問題——是的,我們需要正視這一現實,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社區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失去控制,而且一小部分實力強大或者充滿榮譽感的參與者根本不能放心地把權力移交給那些位置不定、心態存疑甚至從未作出任何承諾的貢獻方。對于企業高管這類習慣于把控一切的核心人員來說,如何才能將自己的權威貫徹到社區當中、從而使其符合積極且具備可預測性的運作規則?
要想讓開源革命在非技術企業當中站穩腳跟,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包括背景信息、案例演示以及成功的配置方案等——而領導層也需要透徹理解自己該如何迎接這個志愿者社區愈發強大、甚至足以影響最終業務價值的新時代。沒錯,已經有越來越多***說服力的證據擺在眼前且仍在不斷涌現,但我們真正欠缺的其實是真正理解成功開源項目***的思維方式并將其實踐方式加以整理、從而作為新的戰略方針與運作指導方案。
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由我們的社區成員所提出的幾個重要問題,作為各位在發展“開源社區”之前值得考量的權衡因素:
• 目前哪些最為典型的商業***正在利用開源方案處理實際業務問題?他們憑借哪些因素獲得了最終成功?
• 他們在采用開源機制的過程中克服了哪些障礙(請務必援引他們本人的原話)?他們是如此做到這一點的?
• 新型***在管理工作中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是什么?是負責社區參與者報名工作?設定發展方向?帶來持續性激勵機制?還是解決參與者之間的矛盾沖突?
• 要真正將開源方案推向成功的戰略高度,***需要擁有怎樣的根本性心態與行為方式?這些心態與行為需要如何學習并加以實踐?
• 成功的***們是如何適應權力共享機制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難題的?他們又如何克服通過非傳統方式與非傳統性人才協作所帶來的風險?他們是否會將公司的發展前景、保密資產、產品完整性以及品牌形象交付給自己根本不認識的參與者?
• 最出色的***是如何適應社交生產模式的各種不同風格的——包括方案交付機制、分散性時間表以及辯論瓶頸?
當然,大家也可以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納入到這份清單中來。希望這篇文章能鼓勵各位進一步探討并塑造適合自己實際需求的實踐方針,請歡迎大家在評論欄中分享您積累到的寶貴經驗與真知灼見。
英文:http://opensource.com/business/14/9/open-new-agenda-business-l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