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應用新趨勢:離線WebApp
譯文【51CTO譯文】
仿佛在一夜之間,整個業界突然覺醒過來、同時意識到要求用戶始終與互聯網保持對接并不現實。
整個消費電子行業在過去整整二十年中始終致力于推動一切以無線形式與互聯網相連——從PC到電視、從照相機到揚聲器盡皆包含其中。
當然,這其中也囊括了無線設備中的無線設備、時代驕子中的杰出代表——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
我們通常會利用三種方式實現智能手機的無線聯網:通過移動寬帶、Wi-Fi與藍牙——這些方式都在隨時間推移變得更快、更可靠也更便利,使用的局限性也在持續降低。
既然如此,整個業界為什么還要推動一次大規模浪潮、旨在讓應用程序可以在不具備互聯網連接條件的環境下仍然可用?
被遺棄的美夢
幾年之前,我們的夢想是能讓通用型連接覆蓋整個世界。不僅各個城市被徹底囊括于Wi-Fi信號供應范圍當中,各個大洲也部署起無數手機信號發射塔,環繞這顆星球的同步衛星不分時段、不分地點地把速度出色的互聯網連接提供給每一位用戶。
試想一下,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比爾·蓋茨支持的Teledesic公司就曾勾勒出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終有一天,Teledesic將把電信寬帶接入服務帶給世界上的每一家企業、每一座學校以及每一位個人用戶。”然而,Teledesic于2002年正式停業。
最近幾年以來,殘酷的現實已經讓人們從美夢中驚醒。我們不可能真正讓互聯網接入服務覆蓋全球每一個角落。因此各大企業已經開始更為明智地為此提供應對措施:讓自己的應用程序與服務能夠以離線方式運作。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月中,消費電子業界已經給用戶帶來一大批在設計思路中考慮到斷網使用環境的應用程序及服務項目。
讓世界以安全方式離線運轉
谷歌公司本周為其iOS與Android系統平臺上的谷歌地圖應用推出了更優秀的離線支持。新方案允許大家選擇特定區域并點擊對應按鈕來將所有導向信息下載到手機當中,從而保證在其后無法接入網絡時隨意使用。這樣大家在輕裝上路之后,無需考慮數據流量即可使用谷歌地圖——由此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即使手機沒信號、媽媽也不用擔心我們迷失方向。
谷歌搜索的Android版本現在也為Google Now功能提供全新離線模式,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無法接入網絡的情況下,Google Now的提示信息仍能正常交付。
該公司還狠下一番力氣對其以云為核心的筆記本平臺——也就是Chrombook——進行了一輪離線功能升級,希望盡可能改進離線狀態下的可用性。谷歌發布了一個專項頁面,其中會列出所有無法接入互聯網時Chromebook仍能正常完成的任務——其中包括查看電子郵件、向日歷中添加約會信息等。現在Chromebook還能隨時將電視節目以及電影下載到設備當中,以備用戶在離線狀態下進行觀看。
Facebook本月對其iOS應用進行了升級,并就“離線模式”這一關鍵性功能加以大肆宣傳。這款應用如今允許用戶在無需接入互聯網的前提下創建博文,相關內容會在下一次能夠聯網時自動上傳到服務器端。Android版本應用的類似升級也將很快到來。
Square是一款專門面向智能手機與平板設備的銷售點產品與服務,允許小型企業甚至是個人接受信用卡及各類常見支付手段。該公司最近大張旗鼓地推出了離線運行模式,從而幫助企業用戶能夠在無需聯網的前提下刷信用卡。只要恢復聯網狀態,支付操作就能得到正確執行。
離線連接
下面我們要談的是離線連接方案。
等等……這不是兩個相互矛盾的詞匯嗎?
當互聯網接入不可用時,我們惟一的應對方式只能是被動接受——難道還有其它選擇?
蘋果在iOS 7中為我們帶來一項名為多點連接框架的新技術,它能夠在無法接入互聯網的環境下繼續實現連接可行性。怎么做到的?該技術利用網狀網絡或者叫點對點連接作為基礎,成功讓專門針對多點連接框架技術進行設計的應用程序實現了離線連接功能。
無線網狀網絡概念依托于射頻節點的介入,并借此連接或者被接入到其它無線網絡設備當中,從而暫時性構成一套臨時性點對點連接體系。
根據實際應用的不同,多點連接框架技術能夠創建出兩種網絡機制。其一為隔離化網絡,比如說有十臺設備彼此相接且能夠相互實現通信,但卻并未真正接入到互聯網當中。其二則為一系列彼此連接的設備依靠同一臺能夠接入互聯網的設備實現聯網,也就是上單一設備為其它接入對象提供連接能力。
舉例來說,張三、李四與王五希望能用自己的移動設備彼此交流。利用常規無線連接機制,每一個人都需要身處Wi-Fi熱點或者無線手機廠商的信號塔周邊、否則將不能正常使用網絡服務。這是一套典型的輻射狀配置體系,其中接入網絡的每一臺設備都屬于輻射結構中的樞紐之一。
而在無線網狀網絡機制下,張三、李四與王五能夠構建屬于自己的隔離化網絡或者以鏈狀方式共享同一套互聯網連接。
在隔離化網絡場景下,這三位用戶都不需要具備互聯網接入能力,但仍然能夠通過網狀網絡在屬于自己的網絡體系內彼此對接。
則如果三者其中之一能夠接入互聯網,他們也可以構建一條網絡對接鏈。假設張三擁有Wi-Fi連接,但李四與王五距離熱點過遠但與張三位置較近——例如在100英尺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李四能夠與張三對接、王五又能與李四對接,這兩位無法聯網的用戶完全可以借此共享張三的網絡連接。
作為首批支持多點連接框架技術的應用程序之一,由Open Garden公司打造的FIreChat允許用戶在無法接入無線互聯網的情況下繼續保持順暢通信。FireChat能夠利用iOS或者Android智能手機及平板設備上的藍牙與Wi-Fi射頻裝置來構建網狀網絡。
下面我們來看一種最基本的FireChat場景:假設大家正在一家小酒店里召開會議,這里的地下會議室無法接入移動寬帶服務或者Wi-Fi熱點。沒關系,只要全部與會者都安裝了FireChat,那么每位用戶都可以在身處地下室的同時獲得互聯網連接。只要派出幾位與會者分別站在通往地面的樓梯處與地上一層的大堂里,整個網絡鏈就能將聯網服務傳遞到地下并與會議室中的朋友們共享。需要注意的是,FireChat的主要目標在于擴大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并且要求整個網絡鏈中至少有一臺設備處于聯網狀態。
作為FireChat的替代性方案,一款名為HelloChat的iOS應用同樣致力于在無需互聯網連接的前提下為用戶帶來正常功能。不過這款應用只支持建立本地網絡,它適用于無需接入互聯網但有必要在本地臨時性網絡結構中進行通信的使用場景。
很明顯,無論是FireChat還是HelloChat都無法建立通用連接。它們的作用僅僅是在不能夠接入互聯網的區域內繼續為用戶提供信息傳遞或者聊天工具。
無線網狀網絡已經存在多年,但蘋果的多點連接框架的出現真正使其步入主流市場——因為直到如今,它才以核心功能的姿態正式入駐iOS這一重量級消費操作系統平臺。
可以看到,移動業界已經最終放棄了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為用戶提供互聯網連接服務的幻想。現實就是現實,我們對此無能為力。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我們也看到了一系列新型產品與服務,它們的興起標志著我們將以更為靈活的方式在無法接入網絡時繼續享受功能與便利。
原文鏈接:
http://www.computerworld.com/s/article/9248539/The_hottest_trend_in_mobile_going_offline_
原文標題:The hottest trend in mobile: going offline!
核子可樂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