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馬云:技術不為賺錢 只為改變社會
原創作者:鳶瑋
在經過斯坦福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華盛頓大學后,阿里巴巴技術論壇首次進入中國內地,于3月18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座拉開帷幕。在北京大學站的活動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博士、分別登臺,講述了阿里巴巴的公司理念以及技術發展想法。
在經過斯坦福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華盛頓大學后,阿里巴巴技術論壇***進入中國內地,于3月18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座拉開帷幕。阿里巴巴技術論壇是阿里巴巴針對技術精英舉辦的技術品牌論壇,目的在于傳遞阿里巴巴對技術、業務和互聯網形態的思考和理念。在北京大學站的活動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官王堅博士、分別登臺,講述了阿里巴巴的公司理念以及技術發展想法。
在王堅博士的演講中,首先用一個故事講述了阿里巴巴的精神。在十幾年以前,很多城市經常丟下水道的井蓋。當時浙江省電視臺就很奇怪,說這個人的水準到底是什么程度,為什么丟了沒人管?所以,浙江省電視臺專門設了一個局,找了一些托兒假裝在那邊偷井蓋,電視臺扛著攝像頭偷拍,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后來,一兩個小時,讓人裝著好像偷井蓋,從來沒有人出去說一句話。但是***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個其貌不揚的人真的去管這個“閑事”責問他們為什么偷井蓋?這個人就是馬云,這也是馬云***次上電視,所以說阿里巴巴是一家天生會打抱不平的公司。
阿里巴巴的愿景和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馬云表示,“阿里巴巴15年走到今天,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當時創業時,很多人都認為電子商務在中國不靠譜,互聯網中國就是沒有機會。但阿里巴巴是成功的,15年來每天堅持,抵擋住很多誘惑,我們堅持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我們堅持認為在沒有錢的時候我們向往未來,今天我們公司應該很有錢了,我們還是向往未來。”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
在市場上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卡系統時,阿里巴巴創造了支付寶,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系統;在技術發展至今,因為有了互聯網帶來了很多新興技術的創新,于是阿里巴巴做了云計算。阿里巴巴在做每一個產品時,都不是因為看到錢在哪里就做哪些事情,而是知道,這個技術對社會有價值,對百姓有幫助,才會去做。馬云認為,互聯網不應該僅僅是用來賺錢的,它應該推動社會的進步、改變社會、影響社會。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支付寶、余額寶、小微信貸,阿里巴巴的每個產品都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的沖擊和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今的大數據、云計算,在阿里巴巴看來都是很早以前就想到的事情。王堅博士介紹說,在2008年10月,阿里巴巴在內部會議紀要上就有兩個結論,***個是阿里巴巴是一家數據公司,第二個結論就是阿里巴巴有義務將計算變成一種公共品。當大多數中國企業還在制造計算機,認為計算機是最核心的競爭時,阿里巴巴已經開始討論怎樣把計算變成公共產品。
2013年8月,阿里巴巴正式運營服務器規模已經到到了5000臺(5K)的“飛天”集群,成為中國***個獨立研發用友大規模通用計算平臺的公司,也是世界上***個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由飛天技術打造的這臺“超級計算機”,擁有的驚人的計算規模:10萬核的計算能力,可承載億級別文件數目,100TB排序30分鐘即可完成,是現有世界紀錄的兩倍以上。王堅博士表示,“如今,計算的規模會變成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變成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會變成一個學校的競爭力,甚至會變成個人的競爭力。”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官王堅博士
馬云之后的講話無疑論證了王堅的觀點。他說,“我堅持一點,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數據的競爭,上面是云,下面是端,我們知道移動互聯網起來了,要出現APP加云,這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今天有幾百個端,可能上千個端,但是云誰都跑不掉,所以我們押在云上,押在大數據上。”馬云認為,云和端的競爭會存在,但是云和端一定會融合,這是一個趨勢。
當阿里巴巴集團***一臺IBM小型機下線,當去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一個Oracle數據庫下線,阿里巴巴正式完成了去IOE的過程,王堅認為,淘寶和支付寶的技術標志著一個信息時代的技術。傳統的信息時代公司在新的互聯網時代已經是上一個世紀的怪物。新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公司的手里。
很多人都認為,馬云是被王堅“忽悠”了,搞云計算、做5k項目,馬云可能都不太懂,但正因為馬云不懂技術,才會尊重技術,讓技術有了創新發展的空間,正如馬云自己所說,“人們一直認為阿里巴巴的技術可能是中國互聯網中最差的,百度李彥宏懂技術、馬化騰學技術,只有馬云什么都不學,好像認為馬云很差。其實正因為不懂技術,我們公司技術***。”
在本次論壇上,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官戴珊宣布正式啟動基于天池數據研究平臺的阿里巴巴大數據競賽和阿里巴巴春季校招活動。戴姍表示,阿里巴巴的目標是把天池平臺打造成未來的“中國數據分享***平臺”和中國***商業價值的科研數據平臺。天池平臺啟動后將免費為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免費的科研數據和開放數據處理服務,幫助大數據科研領域的發展。阿里巴巴希望,它不僅能成為阿里云計算和大數據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更能推動教育科研領域事業的進步,為大數據研究領域培養和儲備人才。
責任編輯:鳶瑋
來源:
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