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盤點:Windows Phone的這幾年
Windows Phone 從2010年10月發布,到如今已經有3年多了。從那時堅持到現在的用戶和開發者一定感慨很多吧。
一直關注著這個讓人既愛又恨的平臺的發展,筆者不僅是使用者,也同時是開發者,這里從一個開發者的角度來總結回顧一下WP走過的這幾年。
機型
最早在2010年的WP7時代,三星和HTC都出了不少機型,例如,Focus,O7,HD2,HD7等經典機型。包括DELL,宏碁也都出過機器,但整體都賣的不怎么樣。
到2011年底的時候,Nokia開始全面推出第二代WP7的機型,包括710,800,900,以及后面的510,610。筆者當時下血本買了個800,一直服役到現在。
從2012年WP8發布,Nokia的920,820,720,620,520接連發布,三星和華為只是像征性地出一兩款,市場獲得了不少新用戶,也同時得罪不少WP7的用戶。
2013年依然是Nokia在唱獨角戲,1020,1520,925,以及中低端的1320,625,525,HTC也出了兩款:高端的8X和低端的8S。
而2014年傳說有一堆廠商會殺入WP8.1。。。什么形式地殺入就要用時間驗證了。
分析:
早期的HTC和三星就像他們在Android市場的洞察力一樣,對于新平臺眼疾手快。然而由于Tile磁貼的樣式與其他智能手機的UI差異太大,市場接受能力并不強。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真的不喜歡,連一向實施機海戰術的三星也沒有賣出好成績,直到今天其對于WP平臺都一直是“意思意思”,為了少讓微軟收點專利費應付性地出幾款機型。HTC在WP7時代沒有因為先機而占上什么便宜,期待著WP8能碰碰運氣,沒想到8X和8S也還是銷量一般,上市價的3999,1999沒過多久就變成1299和699了。DELL,宏碁,富士,華為,中 興,TCL,LG等打醬油的廠商暫時就不說了,出一兩款WP的機器只是占個位置作為技術儲備。
今年將要發布WP8.1,預計將會出現更多的機型,也會有新的廠商加入,但各廠商除了Nokia外,其他廠商基本上還是以觀望為主,出少量的機型探測市場反應。
屏幕尺寸和分辨率
在WP7的時候,只有一種分辨率,那就是480*800,這讓開發者省了不少適配的時間。手機屏幕尺寸都是4寸或以下。
到WP8的時候,新 加入了768*1280和720*1280兩個分辨率。768*1280與480*800一樣都是15:9,開發者/設計師為了省事就用大分辨率就行,系統會自己縮放到小的比例,而16:9的720*1280就要額外處理了。手機屏幕也都提高了4.x寸。
在WP8 GDR3的時候,再次提高***分辨率到1080P,WP的***手機尺寸也提高到了6寸。
而為了滿足更多廠商的需求,WP8.1將再次帶來新的分辨率。這下給開發者帶來了麻煩,好在分辨率沒有太碎,場面還可以控制住。
分析:
除了三星,各個廠家顯然都小看了市場對于大屏的需求,所以開始大家的狀態也從最開始的嗤之以鼻到屈服于市場。所以微軟和高通也一次次地提高WP平臺的分辨率以滿足廠商和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但是7寸是手機和平板的臨界點,相信不會超越這個極限吧。
銷量
不用過多解釋,WP的銷量差不多就是Lumia的銷量再乘以1.1~1.2吧,筆者根據Nokia的歷史財報制作了一個簡單的chart,如下圖:(單位:萬)
因為Nokia也沒有公布之前的Lumia銷售數字,粗略估計總量為100萬左右吧。另外也沒有找到三星,HTC,華為的WP的銷量數據,
上圖Chart數據從2012Q1到2013Q4統計Lumia的銷量,總銷量為4690萬,乘以1.2再加上那300萬,目前WP在市場的保有量在6000萬左右吧。
分析:
因為其他廠商的WP份額基本可以忽略,單從Lumia來說,總的銷量還是越來越好的,只是一直都沒有“爆炸式”的增長,而且還有兩次拐點。
沒有出現“爆炸式”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生態系統太弱,市場對Tile UI的接受度不高,微軟的更新速度太慢,參與鋪貨的廠商太少。
而拐點的原因呢?***次的原因應該是微軟宣布WP7不能升級到WP8,這對市場的打擊較大。而第二次的原因應該是微軟宣布收購Nokia,對諾粉的打擊較大,不得不說:在手機行業,微軟的品牌比Nokia差得太遠了。
在 2012年的時候,用戶和開發者還在抱怨Nokia出機型的速度太慢,而當2013年的時候,用戶指責的矛頭已經轉向微軟對系統的更新速度了。以致于WP8至今也只是被少數用戶所接受,傳染的速度也相當慢,雖然有其他平臺的market share增長過快的原因,而我想更多的原因還是在于微軟和Nokia自己。微軟出操作系統的能力不需要任何人懷疑,Nokia的工業設計也不亞于任何一 個廠商。
2014年微軟將完成收購,如何處理自家的部門與其他OEM的關系是個問題,甚至如何處理買來的S40和馬上要上市的Nokia安卓手機都是問題。
然而WP8.1帶來的新功能卻給用戶和開發者帶來了很多希望。預計2014的銷量會樂觀。
越獄
WP7里只有少數機型通過燒入自制ROM而獲得更高的開發權限,而經典機型Lumia800和900都做不到,到WP8引入了secure boot,更是斷絕了自制ROM的路。
而前一陣三星的I8750被暴出可以被break,據說是因為其OEM開發者由于殊忽將一個注冊表操作工具落在了外面。XDA上有一些貼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
分析:
微軟對安全的封閉固然是個好事,但過于封閉,就是一把雙刃劍了,傷了開發者,也傷了越獄者。如果微軟能在WP9考慮將WP分支成企業版和個人版,在權限上也加以區分就好了。況且企業用戶可以通過MDM集中管理,個人用戶更在意的是易用性。
槽點
感覺WP的產品經理并沒有做很完善的用戶調查,所以用戶體驗也不是那么***。下面簡單羅列一些用戶的槽點:
通話功能
- 電話(dialer)功能的默認界面是通話記錄,而不是撥號盤。
- 通話記錄未合并。
- 通話記錄未分離未接,已接,拒接。
- 輸入號碼時沒有智能提示,比如輸入1381234沒有自動完成。
- 沒有來電歸屬地。現在Nokia已經有了。
- 沒有通話錄音。
- 沒有統計總通話時間。
短信功能
- 發短信時不能直接添加聯系人號碼,而是發送名片。
- 發短信只能選擇發給一個聯系人的一個號碼。
- 不能批量刪除。
網絡
- 沒有App流量監控。
快捷方式
- WIFI/3G間切換步驟太多。據說WP8.1已經有了。
- 音量未分離。據說WP8.1已經有了。
- 沒有App分類文件夾。現在Nokia已經有了。
- 沒有五筆輸入法(第三方輸入法)。
- 鎖定屏幕的重力感應。GDR3已經有了。
其他
- 搜索太雞肋。且常被按錯。
- 推送總是延遲,或根本就不推送。
分析:
這些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了,有些功能即使只需要改一個注冊表的鍵值(比如重力感應),微軟甚至也直到GDR3才更新。而最重要的通話功能,也是十分簡陋,微軟卻遲遲沒有聽取用戶的意見,下一點功夫修改,哪怕自己不修改,也不開放接口給OEM修改。前面也提到了,WP的發展路上,***的敵人是微軟自己。很多時候,為了某個很小的功能,用戶和開發者都需要去 “乞求” 微軟。。
該說什么好呢?WP8.1會有一大波新的功能,但愿能改變用戶的看法。
戰略
作為一個開發者,在這里談戰略有點淺薄,但還是從個人的理解說幾點吧。
Nokia的定價策略
Nokia的***旗艦從來都是天價,然后3個月之后跌一兩千,半年之后腰折,而先下手的都是鐵粉,傷的最深的也是這一批用戶,何不一上市就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呢?從800,920,到1020,再到1520,都是同樣的節奏。
微軟的推廣策略
這已經不是賣license的年代了,而微軟似乎還在做著像Windows和Office一樣賺錢的夢。在當前的市場份額下,再不免費求著各家廠商生產WP手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塞班當年幾家大廠共同貢獻的時候尚前茍活,而被Nokia收購之后死的更快。
開發開臺
開發涉及到好個層級,從高通QRD,和OEM驅動,到微軟的WP內核,再到一些系統級的App和用戶級的App。
高通目前基本上是壟斷了WP的整個平臺,因為其QRD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能夠幫助廠家快速bring up硬件。而很多android機型也是用的高通的QRD,所以擁有多平臺的廠商也能夠迅速地遷移平臺,包括已有的硬件驅動。
而微軟的WP內核則從Windows CE 過渡到了 Windows NT,以便完成Windows在桌面,手機,平板,XBOX上的統一大業。這對開發者倒沒什么影響,反而為Win32的開發者提供了便利,可惜導致了WP7的設備不能升級到WP8的設備。
WP7時代,用戶級的App開發只能使用C#/XAML,OEM可以用一些Win32 api接口。
到了WP8,添加了用C++/DirectX做游戲的應用模型,另外,還引入了C++/CX用于封裝C++的類庫供C#的App調用。
而8.1,則進一步引入與商店應用相同的應用模型,可以用C++/XAML,還可以用JS/HTML5開發App。而接口都通過Windows Phone Runtime暴露。
不言而喻,Windows Phone Runtime將逐步代替.NET for Windows Phone的地位,作為Windows Phone的根基。
但是從.NET CLR過渡到Windows Runtime,需要有點陣痛的心理準備。
分析:
對于普通App,XAML已經在Silverlight,WPF等技術中應用已久,微軟的開發者可以很容易地過渡到Windows Phone。
對于游戲開發,Direct3D,Direct2D的代碼也可以很容易從PC平臺遷移,當前***的引擎Cocos2d-x和Unity3d也已經全面支持Windows Phone。
對于混合App或跨平臺App,可以等待8.1新引入的html5開發模型。
對于同時維護Windows Phone和Windows 商店應用的同學,也可以等待8.1帶來的便利。
這些都為各種技術背景的想準備進入Windows Phone的同學們降低了門檻。
而開發者最關注的已開放的API,從wp7到WP8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而8.1則有數量不小的添加。
但是在市面上的wp8設備沒有完全升級到wp8.1的時候,開發者要維護wp7,wp8,wp8.1三個相對獨立的版本。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幾乎是影響一個平臺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都可能因為Windows Phone平臺沒有某個殺手級的應用,而放棄之。
而影響Windows Phone生態系統的發展模式幾乎是個死循環:應用少-->銷量少-->設備數量少-->用戶少-->開發者少-->應用少。。。
應用的來源大體可以分為這么幾類:
- OEM廠商預裝的應用:包括為了和其他廠商實現差異化的應用,與運營商合作的應用,系統設置類的應用。
- 個人開發者的應用:有純免費的小工具,有自制的小游戲,也有一些奇妙的小應用。甚至還有一些練手的和應付作業的應用。
- 企業級的應用:有企業信息發布類的,也有MDM類的。
- 互聯網公司的應用:包括社交,音頻,視頻,圖片,信息資訊,導航,電子商務等。
- 游戲應用:多數是其他平臺的移植。
其中互聯網公司的應用和游戲應用是重中之中,而目前的現狀是很多應用都只有另外兩個平臺的應用,直接無視了WP這個“小眾”平臺。
期待微軟能從軟-硬兩方面入手吧。
- 推動重點應用的上市,對于應用市場,只有質量上來了,數量才能上來。
- 扶持更多OEM廠商,國內某些廠商的銷售能力要比我們想象中強大的多。
讓循環變成:設備數量變多-->用戶變多-->開發者變多-->應用變多-->銷量變多-->設備數量變多。。
希望微軟的新CEO上臺以后,能加快更新的腳步,當然包括提振WP的生態系統。
后記
雖然本文大部分篇幅都是客觀的陳述和理性的分析,而回到本文開頭的主題,這個讓人又愛恨的平臺,你在每次自欺欺人的對他充滿信心時,他卻像蝸牛一樣按著自己的步調不緊不慢。三星研發自己的Tizen是為自己留條后路,某些以Android為主的廠商出一款WP也都是因為不想在一顆樹上吊死,當開發者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未知的恐懼時,也同樣會給自己留一些余地。2014年對WP來說是關鍵的一年,是攸關的一年,多的話就不說了。
原文作者:淡如水wp,原文地址。51CTO獲得授權轉載,嚴禁無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