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功能選好云存儲提供商
作者:佚名
在過去的十年中,IT企業一直努力打破存儲孤島。而且隨著企業開始擁抱混合云部署,由于缺少云存儲的可視化,存儲孤島再次出現。本文中我們將介紹云廠商評估中需要注意的五大要點。
在過去的十年中,IT企業一直努力打破存儲孤島。而且隨著企業開始擁抱混合云部署,由于缺少云存儲的可視化,存儲孤島再次出現。然而一家云存儲提供商提供了穩固的管理功能,另一個卻提供了差不多的功能。下面我們將探討在考慮公有云或者混勻存儲部署時可能需要關注的地方。
所謂“知識解放勞動力”并不適用于存儲管理,但也沒錯。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存儲位置、成本是多少、發生了什么以及預測趨勢,這些都很重要,做起來也很難。就像存儲管理者在數據中心中處理存儲,云存儲出現了,而且掩蓋了大量數據。在新興的混合數據中心中,存儲管理工具對于提供密切管處數據的知識仍舊很重要。反之,這樣我們也可以將數據轉移到更適合的位置上,減少對于提供商的使用。
最簡單(而且***)的云存儲提供商可能提供了極少的存儲管理門戶或者控制面板。在一些案例中,這些都受限于磁盤層級和文件目錄的窗口視圖。從用戶訪問簡單文件注冊庫的觀點來看,這可能已經足夠了。但是,這并沒法為IT群組提供一種成熟的數據類型、增長率和成本控制的觀點。盡管這些提供商可能說自己的服務是為企業提供的,但可能更加時刻消費者。
企業級廠商會提供報告機制或者門戶,為客戶提供了存儲注冊庫的洞察力。大多數時候,這些都受限于物理級別的度量,比如消耗(容量、帶寬等)、運行時間或者其他的服務水平協議度量。這些都是賬單和治理所需要的關鍵度量因素,但是對于更加有效的管理存儲作用微乎其微。
在數據中心中,很多IT組織已經實施了大量的存儲管理制度,從而鞏固存儲、預測需求、優化容量并交付性能。因此,在云提供商交付的存儲管理和內部功能管理之間存在明顯的代溝。從實踐的角度看,這也導致了存儲孤島,管理者被迫處理每一種獨立的存儲類型。這些隱藏了公有(混合)云部署背后的業務案例成本。
混合存儲管理功能還處于發展初期,但是其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直到這些功能成熟為止,IT組織應該在選擇云存儲提供商進行評估標準指定是時,增加管理集成。初期的集成點關注身份認證和全球訪問控制,但是會逐漸發展,直到涵蓋混合物理身份的統一觀點。這種集成可以通過第三方軟件廠商提供應用程序接口(API),進行收集和報告云相關的數據。
在未來的云廠商評估中,IT經理可以采用如下的功能作為探討的重點:
·身份驗證集成(如Active Directory、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密鑰加密管理(如果異地數據屬于機密數據就很重要)
·第三方存儲管理提供商的API可用性和采用度
·存儲管理面板、SLA監控和關鍵性能指標
·容量預測和優化、成本分析和數據保護分析
短期內,很少云提供商能夠交付這些基礎之上的內容。然而,提供商應該有一個穩定的路線圖,可以清晰地描述出來。市場可能會發展,但是市場***還是期待客戶的需求。
責任編輯:鳶瑋
來源:
TechTarget中國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