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生態五大預言:僅需5年全部智能化
電視新媒體的***波沖擊來自資本支持下的視頻網站,目前已經收獲3.89億網絡視頻用戶和100億以上的市場規模,主要的障礙在政策和成本。在用戶的推動下,終端智能化正在全面突破。面對互聯網視頻發起的革命,電視生態已經開始蟻穴潰堤,未來生態系統輪廓已經顯現。
一、電視終端的智能化變局:5年后電視機將基本實現全部智能化
數據是***的說明:截至2013年9月,全國用戶存量電視5.3億臺;2013年2月數據顯示,聯網電視用戶總存量6900萬臺,而智能電視OTT機頂盒的用戶存量在1000萬臺左右。
2013年全年,智能電視出貨量將達2200萬臺,2013年底用戶總存量將達9100萬臺。研究機構預計2015年智能電視出貨量將占平板電視90%以上,近4000萬臺。
智能電視OTT機頂盒芯片出貨量每月100萬片,據此每月智能電視機頂盒出貨量在100萬臺。隨著華為、樂視、百度、快 播、阿里、PPTV、愛奇藝、優酷、海信、海爾、同洲、小米二代以及數十家其他廠商不斷推出新品(內部數據:自今年3月小米盒子上市以來,已經累計銷售 100萬臺以上),市場呈現加速度增長。2013年底,機頂盒總存量將達到1500萬臺。
可以預見,到2015年底,國內聯網電視用戶總存量將達1.7億臺以上,OTT機頂盒將達到3000萬臺以上,互聯網電視終端總量將達到2億臺。
隨著這種趨勢的不斷發展,5年后即2018年電視機將基本實現全部智能化。
二、電視終端的發展趨勢:10年后電視機廠家基本退出市場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不斷普及,PC和手持終端已經大幅分流了電視機上的收視時長。基于互聯網平臺和渠道的網絡視頻 具備的隨時、隨地、海量、免費、多屏、社交、移動、個性化等技術和業務優勢,智能手機和PAD正在成為個人的娛樂和信息消費中心。隨著多屏、多碼流、 UI、UE、社交、移動化的不斷成熟,電視機將快逐漸淪為大屏顯示器。存量電視將通過OTT機頂盒和TV Dongle實現和移動終端的互聯。
個人預計,互聯網電視技術、業務、用戶體驗高速發展,5年內將提供為用戶提供成熟服務。屆時電視機出貨量將不斷下降,取而代之的是TV Dongle、機頂盒、顯示器和投影儀。國內外電視機品牌將像諾基亞一樣,要么轉型要么消亡。
國內每年4000多萬的電視機出貨量基本是國內六大和韓國、日本的電視機廠家。這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市場容量,5年內將會保持平穩。5年后將開始下降,然后5年內迅速下降。也就是說10年內電視機還有4億臺的存量市場。
然而,隨著IT企業(聯想、同方等)、互聯網企業(小米、樂視、愛奇藝、阿里等)的不斷進入,這個存量市場也正在被快速侵蝕。
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電視終端產業,使用互聯的基礎業務免費、基礎用戶免費的方式擴大用戶,提升電視機上的視頻流量。決定了互聯網企業必然無意在電視機終端上賺錢,可以零利潤甚至貼補終端的方式發展智能電視機和OTT機頂盒。這種方式將給傳統電視廠商以致命一擊。
不過,目前互聯網視頻企業尚無足夠的資金實力、用戶體驗還很差,目前尚不足以全面威脅傳統電視機廠商,但是5年后,隨著新資本的進入、用戶體驗的提升、用戶基礎的不斷擴大,將會占據智能電視存量市場的半壁江山。這個過程中會有傳統電視機廠家死亡,直到10年后電視機廠家基本退出市場。
三、機頂盒及其進化產品將繁榮10年以上
目前國內市場上有50多家機頂盒廠商,產品200多款。隨著機頂盒的操作系統、 UI、UE、多屏互動技術的不斷成熟,互聯網視頻的多碼率、智能推薦、個性化、社交化的成熟。機頂盒、TV Dongle以及其他進化產品將持續繁榮。由于盒子類產品的低價和快速更新迭代,2年內會更新一代,而電視機更新迭代需要5-7年。
用戶存量的5.3億臺電視機,每年電視機的4000多萬臺新出貨量,智能電視出貨2年之后,都將成為機頂盒產品的市場。
電視機以家庭為單位,機頂盒產品可以以個人為單位,類似智能手機市場,任何一個網民都是機頂盒產品的潛在用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10年內機頂盒產品的市場容量將達1-6億臺。按照單價250計算,機頂盒產品市場規模將在250-1500億之間。
四、電視生態會如何改變:電視臺走向衰弱,互聯網視頻直播必然會放開
目前國內有線電視用戶2.2億,有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數字有線電視用戶1.5億,數字 化用戶月維護費20元左右。2012年有線電視網絡收入656億元(包括付費電視收入40億元),電視廣告收入1300億元。IPTV用戶3000萬左 右,月費30元,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
由于中國特色的廣電政策,電視臺、有線電視網絡兼有政治宣傳、公益和市場的多重屬性。電視臺播出的頻道全部免費,而且衛 視要給地方有線網絡繳納落地費(每戶每月1元),有線電視全部免費收看,沒有定價權,有線電視網絡維護費每月20元左右要發改委批準。這導致了國內電視基 本上都是免費的,付費電視產業發展步履維艱,多年努力也只有40億不到的市場規模。政策也間接導致了國內網絡視頻主要以廣告為商業模式,甚至殃及香港和臺 灣的互聯網電視產業。
這種中國特色的電視體制和傳統電視生態鏈正在面臨蟻穴潰堤的危機。
2013其智能電視月活躍率達到50%,而機頂盒的月活躍率在70%以上,也即2015年底互聯網電視的總活躍用戶將達 到1億以上,占到目前有線電視總用戶的一半左右。即使出去浮夸成分,個人保守估計,2015年底能與有線電視活躍率相當的用戶總量至少達到5000萬以 上。而且未來5年內智能終端將快速上升,用戶體驗也將不斷提升。當互聯網電視用戶習慣了免費、個性化的收視之后,拋棄有線電視不可避免。5年后互聯網電視 活躍用戶將超過有線電視用戶。有線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逐漸被互聯電視所取代。美國第三大有線電視運營商CEO認為,有線電視作為一種服務最終將不存在。
在有線電視被互聯網電視取代的過程中,電視臺同樣處于觀眾流失、優質內容被互聯網拿走、廣告收入分流的困境,同樣走向衰落。也許會有極少數電視臺可能成功轉型。
至于直播問題上,“開放”也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除了大型體育賽事、大型活動和新聞之外,電視直播是沒有優勢的。目前政策限制互聯網視頻做直播業務,這是保護有線電視的短期措施,隨著有線電視的衰落,互聯網視頻直播必然會放開。
五、互聯網視頻成為主流電視新生態:十年左右,用戶消費視頻將呈現移動化、社交化,平臺化內容為王
互聯網視頻將最終主導視頻產業,取代電視臺、有線電視成為用戶收看視頻的主要方式。當互聯網視頻有了數***的活躍用戶之后,除了直接分流有線電視、IPTV的用戶,分流廣告份額,也將迎來中國付費電視新的起點。
由于互聯網電視的優勢(隨時、隨地、海量、免費、多屏、社交、移動、個性化等),擁有優質內容的互聯網電視服務提供商將在細分市場上成功收費,如優質電影包、獨家電視劇、兒童節目、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等節目。
互聯網電視業務和智能終端的關系。互聯網電視服務提供商的主要商業模式將是廣告、用戶付費收入、平臺收入等。智能電視、 各種OTT機頂盒產品作為用戶終端將走向零利潤甚至補貼的商業模式,類似現在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手機終端,未來十年盡管電視終端的市場容量會達到數億級別, 但硬件制廠商的利潤將會很低。互聯網視頻服務提供商免費贈送機頂盒、擴大用戶的時間5年內就會出現。
智能電視終端智能手機的軟硬件一體化革命將不會出現在電視終端中。隨著10年后電視機走向屏幕化,手持設備成為個人娛樂和信息消費中心,多屏互動技術和UE的成熟,智能電視終端將慢慢消亡。
互聯網視頻的未來。通過十年左右的時間,互聯網視頻逐漸成為用戶視頻消費的主要方式之后,用戶消費視頻將呈現移動化、社交化,互聯網視頻服務提供商將呈現平臺化、內容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