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英特爾在移動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加快您的Android*應用開發
移動設備的激增形成了龐大的消費者和商業用戶生態系統,這為開發人員帶來了驚人的市場機遇。
據Gartner公司預測,2013年全球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超過20億。平板電腦的增幅高居榜首,年同比增長67.9%。在操作系統方面,Android*已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8月份國際數據公司(IDC)將Android評為智能手機市場的***,2013年第二季度其市場份額達79.3%。另據IDC數據顯示,Android在平板電腦市場的市場份額達62.6%。當然,Android并沒有完全占領整個移動市場。IDC指出,第二季度Apple移動設備的出貨量超過4500萬,穩居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第二位。Windows*也在移動領域呈現出增長態勢。
這無怪乎軟件開發人員都希望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展身手。這個市場不但擁有龐大的用戶群,而且還有豐富的硬件和操作系統可供選擇。開發人員需要相應的工具,將這些原材料轉變為卓越的用戶體驗,而英特爾為其提供了必要的軟件開發工具,這些工具既適用于Android,也適用于其他移動平臺。
為何開發人員將英特爾視為移動開發人員工具的來源?盡管英特爾最近才進入移動市場,但是已經呈現出穩健的發展勢頭。今年年初,ABI Research調查發現,面向移動設備的英特爾®凌動™處理器Z2580在其大部分基準測試中都超過了ARM*處理器。特別是,ABI Research還對基于英特爾技術的聯想K900智能手機進行了評估。這家市場調查機構指出,英特爾處理器不但在性能上超越對手,而且耗電量還低于對手。ABI Research的工程副總裁Jim Mieilke表示:“在硬件方面……雙方勢均力敵。”
6月份,英特爾宣布新的三星Galaxy* Tab-3 10.1英寸平板電腦采用英特爾®凌動™處理器,表明英特爾在平板電腦市場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FBR Capital Markets公司的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提及了英特爾5月份發布的系統級芯片(SoC)架構Silvermont的潛力。在6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中,Rolland寫道該架構“似乎真正是專為移動市場而定制的”。
Rolland說:“在與手機設計社區的主要成員,以及一家***基準測試機構進行討論之后,我們認為Silvermont SoC的發布,將代表著英特爾在移動領域以設計取勝模式的轉折點。”以硬件取勝的模式將會促使移動開發人員認真考慮英特爾,不過該公司不僅計劃完善其硬件產品,而且還計劃推出軟件開發工具。
Jon Peddie Research(JPR)公司的創始人Jon Peddie在為《EE Times》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對下一代英特爾®凌動™處理器進行了評論,他表示:“英特爾創建了真正達到世界***水平的SoC,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僅提供低功耗(和低性能)的x86英特爾®凌動™處理器。這是一款基于新的微架構(Silvermont)的新CPU,采用先進的22納米三柵極制造工藝而構建。它包括一個四核處理器,以及一個創新的電源管理系統。”
Peddie表示:“該芯片可輕松支持Windows* 8.1或(甚至同時支持)Android系統。早期性能測試表明,它所達到的性能是之前Z2760所聲稱性能的兩倍以上,并且在設計上超越了市場上現有的產品。”
英特爾為移動應用開發人員和系統構建人員提供了一系列全面的軟件開發工具,幫助其針對迅速增長的基于Android系統的平臺進行開發,并創建跨平臺解決方案。總體而言,英特爾的工具可幫助開發人員開發移動應用,并對設備進行調優,從而提供***用戶體驗,縮短這些設備的上市時間。這些能力得益于英特爾硬件和軟件平臺的緊密集成。
目前,適用于移動市場的英特爾軟件開發工具包括:
• 英特爾® XDK,這是一種HTML5開發環境,可幫助開發人員在包括Android在內的主要移動平臺上構建、測試和部署跨平臺應用。
• 面向Android的英特爾® System Studio提供了系統啟動CPU和SoC分析、開發以及電源和性能調優等系統軟件工具。
• 面向Android的Beacon Mountain(代號)為基于Android并搭載ARM和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設備的原生應用,提供了設計、編碼和調試工具。
總之,隨著基于英特爾的設備和技術在生態系統中日益普及,英特爾的工具計劃也提高了其在移動平臺開發人員中的影響力。英特爾對移動領域的關注,為開發人員和系統構建人員帶來了巨大優勢。
面向Android原生應用的工具
在硬件方面,英特爾的移動設備方案著重將Android作為一個戰略性操作系統。英特爾將Android視為移動市場的中堅力量,它通過積極擴展其工具集,鼓勵開發人員為Android系統及底層英特爾處理器編寫代碼。英特爾視覺計算產品總經理Jeff McVeigh表示:“不管是對于行業還是對于英特爾,Android的重要性都在不斷提高。”
目前,采用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智能手機遍布全球市場,英特爾®凌動™處理器還用于平板電腦,例如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三星Tab 3 10.1等。
英特爾積極鼓勵針對這些平臺進行軟件開發,并為廣大Android開發人員提供支持。在這方面,英特爾的工具正好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
“我們的市場數據表明,有500多萬專業開發人員在開發Android應用。我們希望為其提供優秀的工具,一如我們曾經提供過用于其他操作系統的工具。”
-- Jeff McVeigh,英特爾視覺計算產品總經理
Android市場上已經存在各種工具,但是Beacon Mountain將目標鎖定于一個特定的商機。McVeigh說:“我們發現了一個簡單但又引人矚目的市場需求。創建自己的開發環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這在當前的確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Android開發人員需要收集和組合來自Google和開源社區的各種工具組件,以配置他們的開發環境。McVeigh指出,英特爾的分析發現這一過程至少涉及18個步驟,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以上的時間,這取決于開發人員的經驗水平。而在完成初次環境配置之后,當其中一個工具組件升級時,他們通常還面臨著各種問題。所有這一切都會妨礙開發人員開展真正要做的工作,即開發極為成功的應用。
而Beacon Mountain提供了所有關鍵開發組件,包括第三方工具和英特爾特有的工具。這些工具專門用于基于英特爾或ARM處理器的設備。Beacon Mountain是英特爾幫助開發人員創建開發環境,并推動其迅速啟動開發工作的***步。
迅速啟動開發工作可幫助經驗豐富的Android編碼人員節約數小時的工程時間,并幫助開發新手簡化Android開發工作。McVeigh說:“我們是從開發人員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并反復問‘我們如何才能幫助他們更輕松地開展工作?’。Beacon Mountain解決了開發人員在啟動階段遇到的問題,讓他們隨時了解迅速發展的Android環境的***動態。我們正在擴展這一工具,以進一步幫助Android原生應用開發人員提供優異的用戶體驗。”
面向跨平臺HTML5應用的工具
雖然Android對于英特爾來說是一個重要平臺,但該公司的開發工具系列還涵蓋了多種移動平臺。其中一個主要例子便是英特爾® XDK,它是一種HTML5開發環境。利用該工具,開發人員只需要一次性創建一種應用,即可將其部署到多種操作系統上。英特爾® XDK可支持開發人員為Android、iOS*、Windows和Tizen*系統開發應用,并在多家在線商店推廣這些應用。
英特爾移動計算和編譯器總經理Kevin Smith表示,公司已找到專門用于加速實現HTML5編碼優勢的工具,“在推動這一HTML5跨平臺愿景更快速向前發展的能力方面,英特爾看到了的差距,其中一部分是工具方面的差距。”
HTML5的總體方向是讓開發人員能夠編寫與不同操作系統特定模式無關的代碼。英特爾的工具推動HTML5向這一目標邁進了一步。Smith說:“我們認識到,我們可以通過提供工具來***限度縮小差距,讓HTML5真正實現跨平臺承諾,從而解決其中的一些問題。”
英特爾® XDK將一組開發工具捆綁在一起。該套件包括跨平臺開發工具包、測試工具以及幫助開發人員構建應用模板的由向導驅動的應用啟動器(App Starter),可。HTML5開發環境面向各種應用商店,包括Apple應用商店、Google Play商店、亞馬遜應用商店、Mozilla應用商店、Facebook應用中心和Google Chrome商店等。
英特爾希望能夠同時為入門級應用開發人員以及開發專家提供幫助,在這一目標的推動下,該公司推出了英特爾®XDK。Smith表示:“我們面向兩類開發人員:一類是能夠進行最細致開發工作的專業開發人員,另一類是不一定擁有計算機科學學位的開發人員。我們充分利用了HTML5技術比傳統編程語言更容易掌握的優勢。”
面向系統開發人員的工具
對于系統構建人員,英特爾提供了面向Android*的英特爾® System Studio。該工具套件包括CPU和SoC分析工具,用于對電源、性能和圖形進行調優。此外,它還包括軟件調試器(用于系統級和應用級缺陷分析)、一個編譯器以及一個性能優化代碼媒體庫。英特爾的任務是縮短強大的Android設備的上市時間。
“Android設備制造商的日程安排非常緊湊。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下,及時發布設備對于其業務至關重要。” --Tyler Thessin,英特爾嵌入式計算、調試器和性能庫總經理
英特爾® System Studio可在開發周期中及早識別問題,幫助縮短用于解決設備開發、測試和發布后問題的時間。
設備制造商通常要在系統啟動期間處理各種缺陷、程序錯誤和其他挑戰。這些問題可能存在于操作系統中或平臺棧的某些部分。Thessin表示:“英特爾System Studio讓系統構建人員能夠深入了解硬件和軟件的情況,更加及時地排除故障,識別問題并解決問題。”
此外,英特爾System Studio還有助于提高移動設備的能效和性能。在能效方面,該工具套件可幫助識別導致電源消耗量過大的硬件和軟件因素。因此,系統構建人員可延長設備的總體電池續航時間。鑒于電池續航時間是移動設備的一個主要賣點,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
在性能方面,英特爾System Studio提供了針對英特爾®架構進行優化的編譯器和庫,以及性能和圖形分析器,以滿足系統中對性能敏感部分的要求。性能提高帶來的額外優勢是對處理器的需求隨之降低,這使處理器能夠釋放處理能力,用于支持其他設備特性。
依據其多平臺策略,英特爾還提供了面向Linux*的英特爾System Studio,以支持Yocto項目*和例如Wind River*、Red Hat*、Fedora*和Ubuntu*等各種發行版本。
提供廣泛的工具為市場提供支持
現在,英特爾提供了面向性能敏感型原生應用、HTML5應用以及平臺啟動和調優等的Android工具。開發人員可方便地采用這些移動生態系統工具。英特爾的理念是通過為開發人員提供工具,創建移動生態系統。McVeigh補充道:“現在,我們可以為行業提供支持。我們希望為開發人員帶來優異的開發體驗,并廣泛推廣這一體驗。”
Smith說:“鼓勵開發更多的HTML5應用為我們打開了市場。事實上大量HTML5應用為英特爾帶來了巨大價值。這些應用都是可用的,將可以在英特爾和其他處理器上很好地運行。”
據McVeigh表示,Beacon Mountain基礎功能將繼續免費。但是,在這些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針對特定領域而開發的專用解決方案則可能收費。
未來發展
英特爾發展工具的目標是既要滿足開發人員的當前需求,同時也關注他們的未來需求。
例如,英特爾System Studio旨在與新推出的各代英特爾硬件保持同步:基于代號為Haswell、Bay Trail、Merrifield和Broadwell等處理器的平臺。Thessin說:“我們將與這些硬件保持同步,持續更新對這些處理器以及未來系統級芯片(SoC)設計的工具支持……并不斷擴展一些功能,例如,更好地利用以及提供更好的全系統分析和調試功能。”
同時,McVeigh還表示,繼面向Android的Beacon Mountain之后,英特爾還計劃推出更多的原生應用開發環境。他說:“我們即將為追求高能效性能的Windows客戶端開發人員提供補充工具套件。”利用英特爾System Studio,Beacon Mountain及其后續產品將涵蓋更多英特爾工具,以補充現有產品。開發人員未來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交叉性工具,因為實踐證明,一種技術組件通常對于多種環境來說都非常重要。
Beacon Mountain也可能會在基本工具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功能。考慮到基于手勢、語音和觸摸的非傳統界面的迅速崛起,將來還可能增加英特爾®感知計算API。
關于英特爾的HTML計劃,Smith表示,他的目標之一是讓即使不是程序員的用戶,也能夠更輕松地開發具有實用功能和可編程性的應用。他說:“其中大部分操作是建立一些屏幕,然后將所需功能拖放到屏幕上。因此,除了我們當前提供的啟動向導之外,我們很快將會發布一些新工具,以簡化這一過程。”
另一個發展方向是要解決HTML5的性能局限性。盡管能夠在HTML5中編寫的應用類別不斷增多,但一些應用還是需要原生應用開發環境,例如高性能游戲。McVeigh指出:“但是,即使在要求嚴苛的游戲開發環境中,界限也開始發生變化。HTML5非常適合休閑游戲。我們希望盡可能拓寬這一界限。”
整體而言,英特爾致力于為開發人員提供面向跨平臺HTML5開發、以性能為中心的原生Android應用以及Android系統快速啟動的解決方案。隨著開發人員不斷提升未來移動平臺的用戶體驗,英特爾將持續推出后續軟件工具。
面向Linux*的英特爾System Studio:http://software.intel.com/zh-cn/intel-system-studio
Beacon Mountain:http://software.intel.com/zh-cn/vcsource/tools/beaconmountain
英特爾® XDK HTML5開發環境:http://html5dev-software.intel.com/
關于作者
John Moore擁有25年以上的商業和技術題材撰稿經驗,其文章刊登在各種出版物和網站上,包括Baseline、CIO.com、Digital Innovation Gazette、Federal Computer Week、Government Computer News、iHealthBeat和Tech Target等。其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移動應用開發、云計算、虛擬化、企業級存儲、醫療信息技術、公共領域技術和系統集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