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2發布 微軟移動道路前景幾何
原創微軟在收購了諾基亞設備和服務部門后,發布了Surface 2系列。從微軟上一季的財報可以看出,微軟重金推銷Surface系列,但由于Surface“庫存調整”,微軟遭受了9億美元的損失。這一次Surface 2高調發布,重新而來,可見微軟對移動端的重視和決心。
對于這個產品,用戶群究竟買不買賬?尤其是對移動開發者來說,這個新產品的糙點和亮點又在哪里?
“貶”字當頭
Surface 2發布之后,用戶均是一片“貶”聲。我們來一起看看微博上的人們都表明了哪些吐槽觀點。
吐槽1:價格過高
正如iPhone 5s發布的時候,不少聲音指責iphone的金色5s為土豪金,霎時把移動互聯網用戶分為兩個“階級”,形成對立,支持的絕對熱捧,另一方則形成了“噴”的節奏。當然,如果列位看官認為微軟會推出一款產品既能無壓力移動辦公,又能移動娛樂,性能過硬,更可以達到傳言中小米推出的999至1499rmb的紫米平板的價位,小編也會認為各位的想法無可厚非,但是購買電子產品也并非是在菜市場買菜。這里沒有高帥富與屌絲的故事,只有性價比與大眾化的調整策略。價格確實是Surface系列不得不面對的首個棘手的問題。
不過畢竟Surface承載著PC系統和平板系統,硬件配置也是一流,這種兼容模式尚處于初期階段,價格問題在所難免。相信將來模式成熟并被大眾接受之后,或許價格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Surface的價格,確實能夠入手最高配置的iPad還有余,更是達到了市面上常見的Android平板最高端如Nexus 10的兩倍,甚至足以購買macbook air和一些配置不錯的PC機,或是中等價位的超極本。價格不夠大眾化必定是硬傷,做好市場定位很重要,平板桌面一體化和移動娛樂辦公專業化才是Surface的殺手锏。
吐槽2:搞軟件的搞不好硬件
十年間,微軟在硬件方面推出了Xbox游戲機、Zune播放器、Kin手機、Surface平板電腦,可以說目前為止,除了Xbox其他硬件全未盈利。雖說術業有專攻,但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氣魄,何以成事。任何嘗試沒有犧牲不會成功,況且軟硬結合的模式已經是大勢所趨。微軟做精做大了系統,從Win8系統的風格,到推出Windows Phone系統和Surface平板系列,再到處心積慮地收購諾基亞,一步一步展示了微軟進軍硬件終端市場的決心和策略,逐步構建自己的軟硬件結合的完整生態系統。
吐槽3:微軟姿態高 放不下架子
今年7月,微軟公布其公司歷史最大一次重組,將原8個業務部門簡化為4個。重組業務部門表現了微軟對于順應時代潮流還是有一些動作的,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頑固不化”。“皇族血統”的想法固然存在,但親民路線不可不為。每當大公司發出大動作時候,由于大家的目光都比較集中,所以一點小的瑕疵或是不足也會被無限放大,理性地看,必須承認有些不足需要改進。微軟也確實存在死撐面子力挺Surface的架勢,小編能夠理解這種想法。曾經的大哥,在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之后之后屈居人下,勉強當個老三。微軟心中的傲氣可以有,但不是趾高氣揚地固守城池,找到克服困難的心態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重中之重。
“褒”中亮點
有罵微軟的,當然也有捧微軟的,我們來一起聽聽支持微軟的聲音。
亮點1:辦公性能強勁
iPad和基于Android系統的Pad對于辦公需求的滿足情況,我想這里不必討論,大家心里肯定有數。移動辦公(BYOD)是近期比較熱的話題之一,安全性和便捷性都在其考慮范疇。小編身邊用過Surface pro的同事對于其辦公性能都是加以贊許的。看看身邊,辦公硬件是否有完全脫離桌面系統的案例呢?這個問題可能有點過于未來了。相對于以前的win系統,win8推出觸屏功能,并推廣使PC兼具平板功能,是一種PC與平板間進行無縫數據同步,無縫辦公的進步。對于surface RT,win RT系統,從性能上也不如atom處理器,系統上應用遠遠不如X86架構的PC,大部分人早已習慣了PC,實在無法將閹割了絕大部分功能、應用少,無法自由使用PC軟件的RT當作自己的主PC來使用。也許,舍棄RT,專攻pro會將Surface的優勢最大化。
亮點2:期待LTE版本
年末國內也將開始發放4G牌照,移動互聯將會面臨新一輪的波峰。面對大量的功能機用戶,小編對國內4G的普及持觀望態度,當然嘗鮮的人也不會少。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官方確認LTE版Surface 2平板將于明年初發布。增添LTE支持意味著Surface價格可能會上漲,但目前尚不清楚上漲幅度。微軟發布硬件也考慮到做出對于適應新移動互聯的鋪墊。
亮點3:高端CPU架構Haswell
性能是Surface的主打牌之一,Surface Pro 2使用了Intel最新一代的Haswell架構酷睿i5處理芯片,在這款芯片的幫助下該機的處理性能超過了市售95%以上的筆記本電腦,其中圖形處理芯片的性能提升了50%,整體性能相比之前提升了20%。不避諱有些吹噓之嫌,小編個人對于Surface性能方面表示毋庸置疑。
開發者聲音:融合與發展
無論是槽點和亮點,都是用戶對新一代產品的期待。Surface 2的發布與延續是微軟從PC到平板到手機整套戰略中的一環,平板系統的普及對于手機系統和PC系統來說都是一種促進作用的助力。整個生態系統的完善對于吸引更多開發者無疑是一條捷徑。
如果從開發者的角度看,又會如何呢?為此,小編連線了世界知名的Windows Phone游戲競技和社交網絡SNS平臺——OpenXLive創始人兼CEO馬寧和北京若云兄弟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大磊,他們都表示微軟發布Surface 2對于微軟的開發普及將起到促進作用。
馬寧認為:從系統的發展角度來講,微軟可以實行的改進措施還有很多。硬件的價格定位調整問題,是決定市場的關鍵因素;降低開發者門檻可以有效的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Windows Phone開發的行列;開發者環境問題,Windows Phone應用不支持內置付費也是一件亟待更改的開發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更好的戰略推廣與擴大用戶數必定會帶來經濟利益,也會推動Windows Phone開發者的積極性與創新性。
從開放性的角度講,WindowsPhone系統目前確實不如安卓做的徹底,但選擇開放性的同時,安全性也會面臨一些風險。比如安卓的Root權限問題,Root權限的獲取越多,增加的CPU運算時間也就越多,導致系統運行速度會相應的減慢;再例如暗扣等問題,也會困擾開放性做的徹底的系統。對于用戶來說,開放性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從應用的角度講,目前Windows Phone應用商店的獨占App數量并不多,且大多集中在游戲領域,包括Xbox游戲等。預計2013年底所有iOS和Android系統上的基礎應用都會遷移至windows Phone的應用商店中,以后的移動應用開發者也逐步開始實現3個平臺應用同時發售。
張大磊談到:從其他開發者進軍Windows Phone開發的角度講,現在的Windows Phone開發者數量并不飽和,現階段投入Windows Phone開發具有一定的前瞻性。Windows Phone應用商店也產生了不少日沖50玩下載量的明星App,雖然還不能同iOS和Android的一夜暴富應用相比,但由于推廣成本較低等因素,好的Windows Phone應用賺得的利益也不遜色于其他平臺。
結語
微軟把以前的領域簡化為三項:設備、企業服務和個人服務。轉變正是為了給微軟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體現專注與決心是成功秘訣。擴大用戶市場,吸引更多開發者目光,是微軟移動道路的正確選擇。開發者也會因此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作為用戶我們應該理性地對待,不要被網絡上流行的“噴”文化影響到我們自己的正常的思維判斷能力。創新嘗試應該被給予鼓勵與建議的待遇,容和與發展是一種新的理念,齊頭并進才是王道,一家獨大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局面,百花齊放才有繽紛與繁榮。微軟的路還很長,雖然擁有良好的底子和合適的機遇,但能否把握住,還要看微軟自己的決策與實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