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云:全球云隱私及安全最佳實踐
部署和管理跨國界云的問題在斯諾登事件中尤為醒目,此次事件揭示了通過PRISM計劃實現的大量政府監督,也讓一些偏執份子覺得任何托管在云端的數據都會增加這種窺探類型的風險。
然而,他們的想法是否正確?如果真的是這樣,在當下跨界云的背景下,有哪些最佳實踐可以確保企業數據安全呢?雖然全球仍處于云治理的初級階段,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就是云提供商和安全技術將會在這次發展變革中起到中起到重要作用。
信息隱私和云
鑒于這樣的事件,IT專業人士和企業必須確定這些隱私是否和云唯一相關聯,尤其是如果托管在美國。對于這種風險的恐懼,單方面驅動了美國之外的市場,導致可美國云托管產業的連鎖反應。
加拿大,還有其他類似的國家,認為這樣的情況是一種機遇,通過為擔心政府監視的客戶提供安全的避風港,使之成為“瑞士云”。但是在加拿大是否能真的實現,或者在別的國家能實現嗎?
不見得。
根據《多倫多星報》的內容,由于北美的電信網絡架構,加拿大的流量不管怎樣都會通過美國。因此會受制于竊聽,不管企業多久前轉移數據到云端或者使用云應用都是如此。
類似的,如果你覺得沒有位于北美洲,所以數據隱私未受損,想想你自己所處的政府。加拿大為例,有自己的監督問題。任何國家都是如此。
云隱私中云服務提供商的作用
因此,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徹底檢查,以及用很多不同的技術來涵蓋個人隱私問題,并不僅僅是云計算。正如我們看待商業問題一樣,一切都變得越來越以供應商和技術為核心。這些擔憂逐漸成為提供商要處理的問題,通過服務水平協議術語和商品等。
正如《英國衛報》中指出的,微軟同國家安全機構合作,提供電子郵件安全訪問,以及最近沸沸揚揚的谷歌客戶隱私利。
這些都歸結為最關鍵的問題,就像保護我們的隱私這個術語,我們需要和云提供商簽訂,而且要知道他們怎么實施,法律機制要求這些行為,最終我們允許政府權力進行這個程度的竊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