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真的不夠浪漫嗎?
百度世界大會面向用戶和開發者,是創新大會,李彥宏沒發布酷產品,反而發布一套偏技術的開放機制,是不是有些出人意料?
或許這與百度和李彥宏的行事風格有莫大關系。提到百度,第一個聯想詞應該是什么?我的詞庫里是Google。百度是中文搜索的巨頭,挑戰者不斷。Google為全球英文市場的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與Google卻選擇了不同的路徑。
Google的產品群遠遠超過搜索引擎的范圍。Google的酷玩意兒總被人們津津樂道。Earth,街景,火 星,Glass,Car,Chrome OS,氣球,每一個產品似乎都能讓人眼前一亮,Google是張揚的、激情的、冒險的,或者說,是浪漫的。他做的很多事情面向N年后的世界,雖然沒人知道 N年后的世界怎么樣,但誰敢說Google不夠酷呢?
反觀百度則現實許多。百度穩健前行,不輕易跳出搜索圈。面向未來的可穿戴設備、無人駕駛汽車,以及“酷項目”,百度似乎并無興趣。從原始社會進化而來的人類骨子里依然有喜歡冒險的基因,天生喜歡“酷”。百度為什么不讓自己變得更“酷”呢?
某知名資訊網站創始人一語中的:Robin相比佩奇,缺少了一點浪漫情懷,有些過于冷靜和務實。
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更加驗證了上述觀點。筆者之前猜測的可穿戴設備,抑或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等“酷玩意兒”并未出現。
李彥宏現身做主題報告。聊的是移動互聯網,虐的是應用市場,推的是“輕應用機制”,吸引的是開發者。這位帥哥(其實是叔了)痛陳了Native App(原生應用)市場的分發困境:中小開發者和創業者的新應用得不到曝光機會,用戶手機安裝的App大都沉睡。99.9%的應用只占據了30%的下載量。大者恒大,強者恒強。
除此之外,李彥宏還認為應用市場有根本性缺陷。主要表現在應用的展示方式上、對檢索的支持、應用的發現上。“現在的應用市場就跟搜索引擎之前的HAO123的角色一樣”。于是,李彥宏帶著全新的“輕應用開放平臺”來解放開發者,他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
實際上,早在5月份百度便隨著移動互聯網報告提出了Light App概念,尚處于內測階段。那時候并未正式發布,并且沒有“輕應用”這樣完善的機制。有人問了筆者一個簡單的問題:輕應用是誰的需求?用戶的還是開發者的?
實際上,這是用戶的需求,也是開發者的需求,更是百度的需求。其實,也是李彥宏的需求。
對于用戶來說,通過輕應用,不需下載,即搜即用;可以通過應用內的內容進行搜索。這是原生App無法支持的功能。
對于開發者來說,通過輕應用平臺,可以讓長尾內容獲得分發,獲取百度的流量和用戶;沉睡App可以獲得喚醒機會;可以獲取百度的開放技術,例如百度云、語音識別、圖像識別、LBS;可以獲得移動變現的機會,即百度移動流量交易平臺。
對于百度來說,一方面“框計算”戰略平滑過渡到移動互聯網,獲得第三方的結構化數據,包括應用黑洞的數據。聚攏盡可能多的數據,是搜索引擎的夢想之一。另一方面“百度聯盟”延伸到移動端。以前百度籠絡站長,現在百度籠絡開發者。當然,百度移動和PC的廣告主是共享的。
說到底,還是一個掌控信息和服務的“入口”。微信入侵、收入增長、移動變現、移動船票等問題迎刃而解。
對于李彥宏來說呢?
半年前李彥宏曾經說過他眼里移動搜索的難點,在于技術。例如響應時長,例如體驗。移動搜索與98、99年的PC搜索狀況類似。應用市場就跟PC端hao123的作用一樣。移動端的搜索究竟是怎樣的,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位置在哪里?大家都還不清楚。
想清楚之前的淡定,讓外界誤認為百對移動端布局乏力。最直接的表現是資本市場的看衰。在百度收購91前的52周,股價從最高134美元一度跌落至85美元。在百度宣布并購91無線后,百度股價恢復最高點。今天百度股價大漲3.55%,達到了139.54美元的新高。
外界已經確信百度搶占了移動入口。并購91無線和輕應用,分別搶占了Native App和Web App的入口。不論HTML5何時成熟,不論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形態走向WEB還是Native,百度都或可藉此高枕無憂。
技術出身的李彥宏依然期望通過技術解決問題。輕應用機制,正是一套典型的技術思維下的產物。通過技術突破App墻攫取數據、解決用戶搜索請求并且快 速地展現結果、精準地分發應用、開放能力。移動搜索技術如何突破,如何商業變現,如何解決用戶與PC端完全不同的需求,百度移動開放戰略、包括百度輕應用 開放平臺,都是百度的解決思路。
買999朵玫瑰向心愛的人表白,是一種浪漫。每天下班只要不是必要的應酬都回家和老婆孩子吃飯,也是一種浪漫。李彥宏的浪漫或許是后面一種:平淡而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