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的存儲源自于虛擬化
隨著“軟件定義”這個概念日益受到追捧,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軟件終將改變服務器、存儲、網絡甚至是整個數據中心的形態以及構建和應用模式。那么“軟件定義的存儲”是否會替代傳統的硬件存儲呢?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文件和對象存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40億美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市場是由可橫向擴展的軟件定義存儲平臺創造的。
非結構化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IDC的研究顯示,目前,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已占全球數據總量的 80%,未來幾年非結構化數據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0%。主要來自于互聯網、移動設備的非結構化大數據將改變存儲的訪問模式。 隨著“軟件定義”這個概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進入這一市場,紛紛推出自己的軟件定義的存儲產品。
NetApp CTO Jay Kidd表示:“軟件定義這個概念源自計算的虛擬化、網絡虛擬化以及存儲虛擬化三個層面。在軟件定義的概念里,數據中心的概念會更加抽象化,用戶所擁有的資源或應用將不會捆綁、固定在某個具體的設備上,用戶則通過軟件的方式來提升IT的響應速度。”
NetApp集群模式DataOnTap 8.2具備橫向擴展的架構,所以應用的容量和性能的管理和移動都可通過SVM(Storage Virtual Machine,存儲虛擬機)來實現,。通過DataOnTap 8.2,用戶可以將不同的工作負載放入到集群環境,無需將應用捆綁在具體、固定的硬盤或者控制器之上。NetApp CTO Jay Kidd表示:“通過SVM,我們可以整個存儲計算資源進行分組,把這些存儲計算資源分組以后映射到不同的應用管理上。這種虛擬存儲服務分為兩步,首先需要定義存儲服務級別,第二就是將這些定義的服務加以執行。”
NetApp的軟件定義存儲策略是站在存儲操作系統的角度出發,希望利用存儲操作系統的優勢將存儲應用、操作以及服務等過程軟件化、抽象化和自動化,讓用戶在數據中心存儲這個環節中全部利用軟件來定義。
虛擬私有云被認為兼有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特點而逐漸受到關注,這其中以VMware和EMC等傳統廠商較為熱衷。虛擬私有云哪些不想構建自己的數據中心,利用公有云資源卻不喪失IT的選擇權的用戶提供了一種不錯的選擇。最近,隨著Amazon強勢進入虛擬私有云這個市場(與IBM爭奪美國CIA數據中心項目),
NetApp:暫未將對象存儲接口整合到FAS
對象存儲在存儲廠商們之中可謂涇渭分明,像EMC、HDS對于對象存儲就較為重視,比如EMC在其軟件定義存儲產品ViPR中就加入了對象存儲的支持,Atmos對象存儲產品也一直獲得公司的支持;HDS則在統一存儲產品中加入了對對象存儲的支持。而NetApp在對象對存儲方面的動作則甚少,雖然也有收購對象存儲軟件公司Bycast,但是之后卻并沒有太多動作。NetApp CTO Jay Kidd則介紹了NetApp在對象存儲方面的動態。
Jay Kidd表示“NetApp收購的Bycast解決方案StorageGrid在歐洲、美國等地方應用較多,應用行業包括醫療數據、長期歸檔數據等行業。NetApp把StorageGrid一些功能特性已經集成到DataOntap操作系統之中;不過的確沒有將對象存儲接口整合到FAS產品之中。不過NetApp可以為用戶提供StorageGrid軟件+Engenio硬件的對象存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