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白客論劍黑客大會:NSA局長舌戰黑客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激烈舌戰黑客、計劃在“黑帽大會”上表演絕技的黑客巴納貝·杰克突然死亡……今年接連舉行的兩場重量級黑客大會——“黑帽大會”和 “黑客大會”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實際上,黑客大會不僅是黑客聚集曝光黑客技術的平臺,還是安全專家、政府官員等白客經常光顧的場所。黑客大會甚至吸引了美國五角大樓和情報機構的關注,他們也經常借黑客大會挖人。
7月31日,美國拉斯韋加斯,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在“黑帽子大會”上發表演講。
2013年1月26日,美國判決委員會官方網站遭到黑客襲擊后的畫面。
電腦天才參加拉斯韋加斯“黑客大會”,他們成為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追逐的目標。
NSA局長舌戰黑客
7月31日,拉斯韋加斯,處于風口浪尖的美國安全局(NSA)局長基思·亞歷山大公開發表演講,他背后大屏幕上映著“黑帽子——美國2013”,底下的聽眾黑壓壓一片,大部分是頂尖的美國黑客。
“我們的國家,一直將反恐作為一項重要事業。”基思說。
“自由!”一名聽眾高喊。
“沒錯。但是,你想想,我們如何獲得自由?因為我們代表自由。”
“胡說!”聽眾似乎對基思不買賬……
這是發生在“黑帽子大會”現場的事情,“黑帽大會”美國兩大黑客大會之一,另一個是“黑客大會”。今年據稱有7000人參加了“黑帽大會”。
今年的“黑帽大會”會期從7月27日到8月1日,而“黑客大會”會日期是8月1日到4日,地點都在拉斯韋加斯,意猶未盡的黑客們可以一個接一個地“趕場”。拉斯韋加斯的青年旅舍這幾天的生意爆棚,夜晚經常看到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的年輕人,喝著啤酒,討論各種安全技術。
事實上,“黑帽大會”和“黑客大會”的參加者不僅有黑客,還有一些所謂的白客,比如網絡安全人員、計算機設計師、硬件設計師等和黑客有關聯行業的人員,大會也歡迎政府雇員和公司代表。每年,美國國家安全局都會派人參加“黑客大會”。由于斯諾登事件,今年的“黑客大會”將其拒之門外。媒體評論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在“黑客大會”吃了閉門羹,在“黑帽大會”上卻贏得了友誼。
情報機構物色人才
“黑客大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客大會。1997年,其創建者杰夫·莫斯決定擴大規模,于是有了“黑帽子大會”。起初,“黑帽子大會”每年在拉斯韋加斯召開一次,后來地點擴展到巴塞羅那、阿姆斯特丹、阿布扎比,偶爾會在東京召開。
“黑客大會”無須注冊,只要買票進場,去年的門票是200美元。相比來說,“黑帽子大會”更為正規一些,需要注冊登記,票價也貴一些,去年票價是1995美元。
“黑帽大會”包括信息交流環節和技術培訓。培訓課程多種多樣,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供的信息安全課程、美國思科公司等網絡信息公司提供的課程。
在大會上,真正關鍵、高潮迭起的環節是交流部分,因為各方黑客和白客都在這里相互切磋技藝。知名黑客或白客會發表演講,比如號稱“世界頭號黑客”的凱文·米特尼克、美國國土安全部國家網絡安全組原主任阿密特·約蘭都曾在黑客大會上發表演講,今年則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發表演講。
由于參加黑客大會不受年齡限制,每次都有一些小黑客參加會議。美國情報機構,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美國中央情報局會從黑客大會上尋找并且物色合適的人才進行招募。
2012年,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曾登上“黑客大會”的演講臺,透露有意雇傭一些天才黑客。這曾被媒體稱為里程碑的事件,代表著黑客社區和聯邦機構之間關系的緩和。
黑客爭相展“絕技”
在交流環節,黑客和白客爭相展示自己的“小把戲”和研究成果。
2010年,巴納貝·杰克在大會上表演絕技,令ATM機狂吐鈔票,今年他本打算在會上表演遙控殺人,卻在會議前神秘死亡。今年的大會上,參會者接到了“出于安全考慮,請勿在會場周邊使用ATM機”的通知。
2011年的黑客大會上,研究人員展示利用手機對車內無線設備發送文字信息,使一輛斯巴魯汽車防盜器被破解、門鎖被打開,引擎正常發動。
一名大學教授通過一張可從公共網絡數據庫中獲取的照片、一款面部識別軟件以及一系列數字演算來獲取某人社保號碼。兩名參與者展示了根據現有電子模型改造的無人間諜機。
2012年的“黑帽大會”上,黑客查理·米勒展示了如何通過近場通訊漏洞來入侵兩個基于安卓系統的諾基亞N9和三星Nexus S智能手機。
在今年的“黑帽大會”上,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三名研究人員展示了一款“概念驗證”充電器,可以在蘋果公司的iOS設備上秘密安裝惡意軟件。三位研究人員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利用該充電器侵入了搭載最新版iOS系統的設備。他們表示,這種惡意軟件感染持續時間長,用戶很難發覺。
雖然“黑帽大會”不拒絕贊助商,而且會場上隨處可見贊助商的展臺,但是“黑客”和研究者們勇于暴露問題的求知精神,令一些大公司很不爽。
“黑帽大會”不成文規定
遠離無線網絡,關閉藍牙,黑客無處不在。
所有必須發出的消息,一定要加密。使用VPN。
任何單獨擺放的設備,不僅是對小偷的邀請,而且是一張“病毒”邀請函。
任何人遞來的U盤,都可能是竊取你個人信息的必殺器。
萬事萬物都能被“黑”,包括ATM機、房間鑰匙、RFID卡,所以時刻保持警惕。
嘗試著融入大家,別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那兒,不然更容易遭“黑”。
別上“綿羊墻”,所有信息都公布于眾。小心點,可別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