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伴我走過編程之路的軟件
收家的時候發現了一張VC++6.0的光盤,實然引發了我的懷舊情結。于是在微博上感嘆了一下,看到一些朋友的回應,還有朋友提到了Turbo C 2.0,于是更回放大了我的懷舊情緒,讓我回想了很多N年前伴我走過編程之路的軟件。現在看下來,有些感嘆,又有些可笑。感嘆的是技術發展的變遷,可笑的是當時的一些想法。(Unix/Linux是在大四和畢業的時候接觸的,雖然這是我的強項,但是這下面的編程這么多年來沒什么變化,所以就不提了)注:圖片較多,請稍等。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編程是在高中的時候,用中華學習機學Basic程序,后來到了大學,雖然學校的課程沒有教Basic語言,但是DOS下有一個叫Quick Baisc的東西讓我把高中時的知識又撿了回了。.
大學里學的第一門語言是Pascal,所以,用的編程軟件也就是Turbo Pascal,還記編譯起來巨快無比,尤其是那個只有軟盤和640K的基本內存的時代。
在這里還需要提一點的是當時的一個學習打字指法的軟件,TT,呵呵。還記得當時整日整夜的去機房練打字,練指法速度。還記得當時能打到38分就算是相當的NB了。
這是當時TT中的一個游戲,很好玩。
然后開始學C語言,于是Turbo C 2.0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我還記得當時學校里的386電腦沒有內存,沒有硬盤,只有兩個軟驅,一個是3寸的,一個是5寸,而Turbo2.0的大小太大(2M多)所以,得把所有的頭文件和lib文件放在3寸盤上,而主程序員放在5寸盤上,A盤和B盤同時來編譯我的C程序,編譯的時候,那叫一個慢啊,那是一個聽著軟驅咯吱咯吱的聲音的時代。
后來,用Turbo C 的圖形庫在DOS下畫各種菜單,按鈕,被支持鼠標等等,非常歡樂。(注:那時能寫一個支持鼠標的程序是相當拉風的)
當時,Turbo C還是不足開發企業級應用,企業級的MIS系統需要數據庫的支持,Foxbase是當時在學校里學的第一個和數據庫有關的東西,現在完全忘 了。我還記得foxbase是當時計算機水平考試里的一個很重要的一環。
#p#
foxbase很快就淘汰了,舉而代之能開發企業級應用的是FoxPro,看到FoxPro 的強大,尤其是對菜單,表單,按鈕等的支持,當時覺得這是世界上最NB的編程工具了。還跟著老師開發了一些MIS系統。后來聽老師說,他們給昆明車管所使用foxpro來管理昆明的自行車,因為數據量太大,FoxPro經常崩潰。這可能是我聽說過最早的電子政府系統了。
Win3.2/Win95下的Foxpro更不用說了,NB啊。當時的神器啊。
進入Win95圖形界面時代Borland C++也是需要提一下的,只是當時學校沒有C++的課程,所以完全不懂,而且因為Foxpro和其些如VB,Powerbuilder的RAD編程工具的泛濫,甚至覺得Borland C++和VC++完全沒戲。呵呵。
PowerBuilder掀開了另一個企業級應用的時代,C/S結構。太強了,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在老師開的公司里用這個東西為麗江三合酒店,一個送水公司,還有云南省外事辦公室開發過其MIS系統。使用PowerBuilder一直到2002 年,交行總行國業務系統的前端,還有上海電信系統。今天還有人在用這個東西開發軟件么?
VB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不過好像從來都是一個編程初學者的玩具,當時我學過VB,感覺其把編程搞成了一個搭積木的過程。我在當時草草地使用了VB,因為那時出了一個叫VB killer的東西——Delphi。
Delphi的時代是相當生猛的一個時代,企業級開發,自帶數據庫,可以制作各咱小工具軟件和網絡軟件,等等,到后來的Delphi7還支持多層結構和分布式,在Delphi的時代,我記得那時的狂熱,網上有很多超NB的控件可以讓你開發出相當炫的界面。
#p#
還記得C++ Builder嗎?搞得跟Delphi一模一樣,但是編譯的速度慢得實在是不行。
VC++的時代應用是從北大的《Windows編程設計》一書發布時開始的,這才是真正的SDK編程。于是我開始喜歡使用VC++了。一直到今天。VC++6.0是一個經典,直到今天的VS2008,我還是要把熱捷和界面搞成VC6.0的風格。呵呵。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單位里用Lotus Notes做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平臺,于是我學習了怎么在Notes下開發應用。后來還用這個玩意給一些銀行開發過一些辦公自動化流程的應用。我有一個同學相當癡迷于這個平臺。現在看來,有點非主流了。
在大三的時候,Java和WEB出現了,系上接到了一個項目,需要用HTML+Java的方式做一些在線的教學課件。但是,當時連一本HTML的書都沒有,又上不了網,我只能在看一些盜版光盤里的HTML的文件的例子來學習。那時,基本上是用 notepad來寫HTML,這讓我對HTML打下了非常扎實的基礎。后來知道有一個叫HotDog的專門用來寫HTML的軟件,用了一段時間。
#p#
但最終還是使用了微軟的FrontPage多一些,直到Dreamweaver的出現。
當時的開發環境用的是NetScape,就是下面這點鳥樣的東西了。
在大三大四做那個操作系統的教學課件的時候,開發Java Applet的IDE主要是用Cafe,Java Workshop。當時用這些東西開發了一些Applet用來演示UNIX操作系統內存分配,進程調度,文件存儲等算法的動畫。還得了個大學生挑戰者杯的鼓勵獎。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有Flash的話,可能做這些演示動化就不用那么麻煩了。
總體來說,Java Workshop也不好用。還是更多的使用Cafe寫Java程序。
畢業兩年后在工作上因為要做IBM?Websphere上的應用,于是使用了IBM的Visual Age for Java,現在看來,這些IDE真是太土了。
#p#
關于Java的開發工具還有兩個東西,一個是Microsoft的J++,另一個是Borland的JBuilder。J++ 就像是一個笑話,非標準的,據我所知沒有人用。
JBuilder流行了很多年,還得了很多獎,幾乎成了Borland的最后一個支柱產品,不過當時因為我皈依Linux/C/C++了,所以,也就沒有搞Java了,不過這個IDE還是相當的優秀。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用。不過,現在的 Java IDE被Eclipse 一統山河了。
好了,上面是一些關于編程方面的,還有一些比較經典的軟件如下。
一個是漢字平臺,香港金山公司的UC-DOS,和WPS,當時的我還納悶,為什么香港人也用簡體中文了。對此,我心中對祖國的熱愛小小的升華了。
還有殺毒軟件,KV300和kill
幫朋友修電腦用得最多的就是PC Tools
#p#
玩游戲的必備——FPE
有誰還記得這個看圖軟件——SEA?
Zmud——當時的網游戲。也是需要練級。在大四和剛工作頭一年瘋玩過Zmud,之后,對于今天的這些大量的網游沒有什么興趣了。
還有當時用貓上網的年代,NetAnt成了下載軟件的裝機必備。下載速率平均只有3k-4kBps,這種生活是怎么過來的啊。哈。
相信你也有你自己的懷舊的故事,不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