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道坎兒,Ubuntu 曾經的理想呢?
九年前,Ubuntu 還不是全世界***的 Linux 操作系統,創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 Bug 收集列表里寫下***條記錄:
Bug#1 微軟擁有主流市場。
在新的桌面 PC 市場,微軟擁有著主要的地位。這是 Ubuntu 以及其它操作系統都要去修正的 Bug。因為 Ubuntu 的哲學是,“我們的工作由一種信任所驅動:軟件必須自由,而且能接受所有人的聯結。 |
他當時還說,不自由的軟件會讓用戶的地位下降,讓能夠影響社會的技術把持在軟件所有者以及合同持有者的手中。
即便是現在,回顧當年 Shuttleworth 的誓言,都覺得十分理想——理想,要么讓別人熱血沸騰,要么讓別人用更加現實的眼光來評判。許多理想主義以悲劇收場,也因此沾染上了美學的意義。但還有更多數量的理想,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默默地消失了。
九年后,Ubuntu ***條 Bug 已經宣布“Closed”,換言之,這個 Bug 不再是修正的目標。為什么?是 Shuttleworth 改變了初衷嗎?不一定,讓我們看看他是怎么解釋的:
如今個人計算的定義比 2004 年更加廣泛: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式設備以及其它的,還有許多設備混在一起,成為數字生活的一部分。從競爭的角度來透視,由于 iOS 以及 Android 在市場中取得份額,更廣闊的市場帶來了更加健康的競爭。
Android 也許我和你都當做***選擇的 Linux 系統,不過毫無疑問,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為用戶和行業提供實際上、經濟上的影響。因此在個人計算領域,開源有著競爭以及好的表現。
即便我們僅僅在這樣的轉變中扮演了小小的角色,我仍認為,看到這種轉變的發聲,對于我們十分重要。因此,從 Ubuntu 的角度來看,這個 Bug 已經關閉。
Shuttleworth 的意思是,因為已經有別人成功挑戰微軟的地位,所以,現在 Ubuntu 的***個 Bug,就無所謂要自己來修正。但不管怎么說,他仍舊是改變了初衷——iOS 是封閉的系統,Ubuntu 的哲學是讓自由軟件得以傳播。
共同奔跑在同一理想的旅途中的人們,要樹立一個超越的對象,這樣跑起來才更加有動力,也更加有凝聚力。但現在,Shuttleworth 還能找到誰作為靶子呢?
或者說,走向商業化的 Ubuntu,需要證明自己的已經不是靶子,而是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