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的兩種方向
原創微信公眾平臺開發有愈來愈熱的趨勢,很多人利用微信提供的接口和第三方提供的接口,做出了各種有趣的功能,但多數功能或是不實用,或是遇到微信和第三方接口的限制,無法實現大規模應用,大部分微信公眾賬號都是玩票的。
那么,到底該如何突破目前的狀況,真正實現有效利用這個平臺呢?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詢問了一些微信和Web App開發者,結合網上的案例,整理出如下兩種方向。
微信內置瀏覽器帶給Web App的機遇
微信公眾賬號可以很方便的向用戶發送鏈接,因此是Web App一個天然的入口,并且它有天生的用戶系統,結合微信官方接口,可以免去用戶注冊流程,而社交系統讓推廣營銷事半功倍,口碑營銷可以讓真正的好App免費的獲得用戶。
而微信的內置瀏覽器可以讓用戶在一個App里形成完整的體驗,因此微信Web App的體驗甚至可以超過傳統的Web App。
筆者資訊的Web App開發者,以及網上的案例,都一致看好微信Web App的前景。如磊友科技的趙霏,已經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試運營HTML5手機游戲平臺,獲得了良好的用戶反饋。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微信Web App的機會并不成熟,微信內置瀏覽器只是調用系統自帶的瀏覽器組件來運行的,這樣在Android平臺中的碎片化也隨之得到放大,如磊友科技試運行微信HTML5游戲,就發現很多Android機型運行游戲有問題。
我們期待微信今后能自帶瀏覽器內核,并開放瀏覽器接口,這樣能在所有平臺上體驗統一,超越傳統Web App甚至原生App,到那時候微信作為一個Web App平臺才會發揮它真正的力量。
開發自主產權接口和第三方接口/服務收費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現在網絡上很多公司都提供了接口以供開發者調用,但是如果收益與付出不匹配,那么對API收費、撤回API就是很自然的了,如Google、Twitter這種大公司都曾經這么做過,國內的公司做起來就更沒有心理負擔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網易有道翻譯的API,利用微信公眾平臺API對接,可以直接調用翻譯結果而不帶有道的任何信息,這種“吸血式”利用顯然是不利于有道的,因此它給API調用頻率設定了一個上限,超過這個上限則調用失敗。
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開發者如果想不受限制的調用接口,要么自己開發,要么向第三方接口提供商繳費。而有些包含大數據或內容的接口,如地圖,開發起來難度太大,因此向接口提供商繳費成為唯一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微信公眾平臺發展起來,第三方接口提供甚至可以成為一個不小的市場。
事實上進行微信開發比較早的開發者們對這種情況已有預料,如一名提供企業微信開發服務的開發者就表示,今后會向開發自有接口并收費的方向發展。而網上也出現了這類的服務,并且也是收費的:
結語
微信公眾平臺從開放到現在,時間才半年多,很多功能仍在逐漸添加和完善中,它將來到底會如何發展,現在下定義還是太早,但這不妨礙我們來探索它的可能性。
這里列出的微信中平臺開發的兩種方向您認同嗎?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來信與筆者探討。郵箱:xuchuan(at)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