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對移動應用設計的影響
微信可以說是近兩年最受關注的移動應用,不僅具有極高的移動應用市場占有率,而且小馬哥在2012年的互聯網大會上透露:微信用戶將達兩億。作為企鵝二代,高富帥自不必說,而且每次的更新都會推出一些新穎、吸引人或者飽受爭議的功能特性。
微信目前功能有:
1)微信聊天(文字、語音、視頻),群組聊天
2)朋友圈(社區,分享照片為主)
3)插件化應用(包括QQ郵箱提醒、附近的人–LBS、搖一搖、微博閱讀、QQ離線助手等)
4)與網頁版微信連通互傳文件(文件傳輸助手)
5)掃描二維碼
6)公眾平臺(明星賬號、微信認證賬號等)
那么,微信對于移動應用設計有哪些影響呢?
1. 功能插件化的設計思維
插件化設計模式,PC端***的例子就是Chrome瀏覽器。Chrome瀏覽器插件,非常方便地滿足了瀏覽網頁時提供其他便捷服務的需求,如手勢、網頁截圖、郵件通知等。而在移動應用設計領域,微信很好地利用了這一設計模式,優點如下:
自由靈活,符合移動應用的使用情境。有限的手機屏幕空間,顯然無法堆砌所有的功能。Web設計部分,一個導航欄放八九個欄目,無可厚非;若移動端,想放 下,也可以,例如淘寶Android客戶端底部導航欄就是利用左右滑動操作來彌補有限的空間(以時間換空間)。插件化,則賦予用戶自由。所有的功能都有, 但是眾口難調,每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自己想要的插件,如同小時候我們拼積木一樣。主次分明,曲徑通幽,合理地避免了移動端功能過重的風險!
產品設計上更加輕量、敏捷。插件化的設計,讓產品變得輕量,一個插件的存在有無不會影響應用主體框架,所以很大程度上不會打擾用戶的一般操作習慣。插件的 存在,使得產品設計團隊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控節奏,分優先級來進行產品規劃。歸根結底,插件庫就猶如一片后花園,你想怎么種就怎么種,不行了,撤掉重來,優 勝劣汰。
目前的不足就是,插件庫的分類不夠清晰。首先插件排列順序有些亂,看了后有點分不清東西南北。一來,有些插件是即是推送類插件,出現在“微信”一欄 下,有些是功能型插件,出現在“朋友們”一欄下,夾雜顯示,很難了解清楚各個插件的特性;二來,例如QQ郵箱提醒、QQ離線助手和查看QQ好友,本就是與 QQ相關的插件類,組合在一起顯示會功能導向性更強一些~
2. 培育了二維碼的使用習慣
微信在版本迭代演變過程中,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教育用戶使用二維碼。從當初的使用二維碼來添 加微信,到現在的使用二維碼進行網頁版賬號識別登錄工具以及商家優惠活動二維碼識別。大家漸漸地對二維碼不那么陌生。說實話,二維碼作為一項新的技術,自 問世就被炒的火熱。但二維碼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很少見到單獨提供二維碼服務的應用。因為二維碼是個寄生類應用,單獨出來是個雞肋,例如我查查, 關鍵是識別以后怎么為用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
其實,二維碼在國外很常見,尤其是在社會化媒體方面,因其唯一性,作為信息傳播的介質或工具來為一些活動提供便利。但是,國內由于智能機市場還未完 全打開,用戶對于二維碼這項技術很是陌生。微信,作為一個承載了二億用戶(注:二億用戶中包括了國外用戶)的應用,培養了二維碼的使用習慣。
3. 微信開發平臺吸引第三方應用的加入
9月11日,iPhone免費排行榜TOP5涌入了一款應用:聊天表情控(微信QQ表情大全)。這款應用能夠在當前刷榜極其慘烈的情況下,沖入TOP5,側面可見微信的用戶群以及多變表情的旺盛市場需求。
是的,自微信開放平臺問世以來,大有忽如一夜微信來,千萬應用梨花開。一大批應用開始提供“分享到微信”功能。其實,產品設計師提出改需求前得冷靜 一下,微信的二億用戶是騰訊的,不是你的。你的產品服務的用戶才是你的,“分享到微信”能否對你的產品和用戶帶來確確實實的價值?
微信目前提供兩類分享對象:分享給好友(包括微信群)和分享到朋友圈。
例如,上圖對應的應用“航班管家”,其CEO在微博上說明了分享到微信好友的一種使用情境:當幾個人要一起出差,我查到了一個合適的航班,就把航班信息共享到微信群里來討論確認。顯然,這對應用是一種正向反饋。
也提供兩種路徑:
1)從第三方應用到微信,再回到第三方應用;
2)從微信到第三方應用再回到微信。
***種路徑為基礎設計方案,可以考慮優先實現;第二種路徑,由于從微信進入后在返回微信,因此需要針對微信進行界面和邏輯適配,從而使分享回微信的 流程更通暢,符合用戶操作習慣,當然例如果庫iPhone的1.0.9版本尚未適配,所以在為微信中點擊“果庫”圖標后無法返回微信。
專屬適配的設計方案有幾種:
1)有個人profile和收藏頁的應用,往往跳轉至該專屬頁面進行相關操作選擇,美麗說、QQ音樂都是這類設計方式;
2)進入后,按步驟完成操作過程,***完成頁只提供微信的分享出口,例如Camera 360。
總體而言,“分享到微信”的設計邏輯與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微博等邏輯不同:
1)由于之前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微博是一整套UI交互模塊,即一鍵分享多賬號,故將分享到微信作為一個邏輯單獨開來;
2)提供分享賬號列表,這種形式雖然無法便捷方便地進行一鍵分享,但是很靈活,定向選擇,而且還能夠根據用戶的手機應用狀態進行調整,譬如檢測到當前用戶沒有安裝微信,那么可以不顯示“分享給微信好友”的選擇項。
如果你的團隊當前的開發能力有限,建議可以將“分享到微信”優先級放低,因為其實當前真的沒那么重要。如果你要設計分享到微信功能,建議你先瀏覽一下微信官方提供的FAQ和《如何在微信客戶端獲得推廣》,其中的設計規范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開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