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隆重召開
據悉,第十三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共分四場專題,從12月20日下午持續至12月22日上午,連續13小時熱議行業重點話題。針對目前行業內的熱點,四大論壇主題分別為“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支付行業格局變化與發展趨勢”、“科技創新推動支付業發展”、“未來銀行發展”,論壇共計到會觀眾達2000余人。
2012年,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依然持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深化,美國經濟依然疲軟,而以中國為經濟主體的東方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帶動價值逐漸凸顯。摩根大通剛剛發布報告顯示,12月份中國信心指數(JSI)數值為59.8,較11月份的49.2大幅上升,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的觸底反彈和2013年的復蘇前景。
與中國信心指數同步,在第十三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中的首場論壇暨“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論壇”上,來自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以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均表示,2013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呈現穩中有升的局面,以城鎮化帶動內需,以科技創新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穩中有升的利器。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副局長周子友在論壇中強調,作為我國第一個明確冠名“深港合作”的區域戰略平臺,前海合作區的戰略定位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截至目前,已經與前海簽署合作協議的企業中,港資企業占到三分之一。之所以要深化前海與香港的金融合作是因為前海與香港的金融合作可優勢互補。香港的優勢在于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金融服務業經驗豐富,人才匯聚;具有完善的法律和監管制度,備受國際金融從業人員和投資者所認同。前海的優勢在于屬于在岸市場,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門檻、規管較香港少;當香港的人民幣資金進入前海后,香港金融機構能直接為前海企業提供服務。深港合作的深層次意義在于未來長遠的發展,同時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與價值提升都對前海經濟合作區的發展提出了重要的課題。
論壇中,溫州市委領導與深圳前海合作區領導的出席同樣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相較之深圳前海合作區的“探路先鋒”作用,溫州金改12條出臺后的首次現場招商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參會者的關注。其相關領導表示,此次展會中共提供溫州市金融改革重點項目辦公室、各縣(市、區)共報送招商推介項目32個,概算金額不低于430億元。市級項目有在溫州設立村鎮銀行、融資租賃公司、股權投資基金、保險總部機構、商業保理公司、信托公司,以及溫商回歸設立小額貸款公司、溫州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吸引民資參股等項目。各縣(市、區)則以金融集聚區、商務中心及金融研究等項目為主。此次亮相金融展是溫州金改實施細則發布之后的第一次面向全國甚至更大范圍的“全面招商”。從此次招商項目報送的情況來看,有實施細則“護航”,不管是項目的數量,涉及的內容,還是合作的方式,都比前幾次招商有更大的突破。
來自對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的經濟學副教授徐朝陽針對當前的經濟熱點“中國貨幣堰塞湖現象”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2012年中國GDP增長穩中回落與中國的貨幣政策不無關聯,近期IPO“堰塞湖”現象引起了業界的普遍關注,而針對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中國貨幣政策調整等問題,人民幣“堰塞湖”現象則更應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如何化解貨幣“堰塞湖”現象?怎樣疏通貨幣“堰塞湖”?徐教授將給出自己的答案。
在隨后的支付專場論壇以及未來銀行專場中,來自各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的領導針對目前的行業熱點,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以及未來銀行等熱議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現場互動中紛紛獻計獻策。
據悉,第十三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的召開恰逢中國國際金融展20周歲生日,為了提升論壇質量、體現中國國際金融展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價值,第十三屆中國金融發展論談特增設了小組討論環節,其相關負責人表示,組委會希望通過小組討論為業界帶來更加有益,更加具有產業推動效應的熱議話題,為自己的生日,更為廣大參會者帶來全新的“視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