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11n技術的802.11ac技術精華問答
對于“后11n技術”——802.11ac,大家可能還比較陌生。作為這種新技術的初探,本文將通過問答形式,帶領大家初步了解該項技術。
從1999年的802.11b協議開始,WiFi已經經歷了兩次“提速”:
***次是2003年從802.11b協議的11Mbps提升至802.11g協議的54Mbps,第二次是從54Mbps直接提升至802.11n協議的300Mbps 。
而目前主流的WiFi標準802.11n,已經支持3條流、高達450Mbps物理層速率。未來,450Mbps的11n作為WiFi的主流,勢必成為無法阻擋的趨勢。
從理論上講,802.11n最多可支持4條流、600Mbps的速率,但從產業鏈發展來看,主流WiFi芯片廠商并未繼續4條流的11n開發與生產,轉而將精力投入到了一種被稱為“后11n技術”的技術,就是本期要介紹的——IEEE 802.11ac。
1、802.11ac標準是否已經確定?
答:正式標準還沒有確定,目前處于Draft2.0的草案階段。預計2013年將會實現標準化。
2、802.11ac使用哪段頻率?
答:802.11ac使用5GHz頻率,不支持2.4GHz。可以認為802.11ac是802.11n在5GHz的演進版本。
3、802.11ac的速率***可達多少?
答:8條流、25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相正交振幅調制)、160MHz情況下***可達6.9Gbps。8條流的MIMO顯然需要的芯片設計會很復雜,160MHz的頻寬資源在我國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目前可預期的是:3條流、256QAM、80MHz情況下可達1.3Gbps。即使這樣,1.3Gpbs速度相比當前最快的450Mbps還能提高200%!
4、802.11ac需要多大帶寬?
答:強制支持40MHz、80MHz帶寬,可選支持160MHz和80MHz + 80 MHz帶寬。如圖所示。

5、802.11ac采用了哪些新技術?
答:物理層包括256QAM編碼、***8條流、MU-MIMO。
MAC層上包括增強的MPDU/MSDU聚合技術(就是報文可以比11n做更大聚合),其他包括VHT鏈路適配(鏈路能力的協商)。
MU-MIMO實際就是多用戶(multi-user)MIMO。802.11n技術支持的MIMO只能是單用戶MIMO,即無論是3條流還是2條流,AP和所有STA之間都只能用3條流或者2條流通信。而如果支持了MU-MIMO,那么意味著一個3條流AP可以同時和3個STA分別以1條流的方式通信,而且彼此不會有干擾。這將大幅提高多用戶同時接入AP時的吞吐性能,也是802.11ac值得期待的一條重要原因。
6、802.11ac終端成熟度如何?
答:目前終端還較少,預計2013年標準化之后可以普及。
7、我國的5.8GHz帶寬資源是否夠802.11ac使用?
答:目前我國5.8GHz開放頻率只有5.725-5.850GHz這段頻譜可用,總帶寬僅有100MHz左右,肯定無法提供給 802.11ac***的160MHz頻寬,即使是使用80MHz頻寬,也只能容納一個這樣的頻寬,對于AP的批量部署來說,這將成為一個比較大的障礙。
眾所周知,美國具有的5GHz開放頻段遠遠多于我國,在802.11ac發展階段,更多的資源就意味著產業鏈的更快速發展。
國內目前開放5GHz頻率的呼聲很高,運營商和各廠商都對5GHz新開放頻段望眼欲穿,最終能否在未來幾年內放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