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企業級存儲時代已經到來
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從此,四川成為天府之國,洪災不再,萬世受益。李冰父子窮其一生的時間,總結出了“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經驗。
如今數據洪流泛濫,作為承載數據洪流的終點,存儲系統能否從李冰父子的治水哲學中尋求解決思路?答案是肯定的,“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哲學同樣也適用于解決數據洪流的問題,Scale-In技術以“深淘灘”為哲學,充分挖掘存儲系統內部潛力,使存儲系統更好適應業務需要。
在企業級存儲的發展歷史上,譬如早期IBM利用Scale-Up技術的企業級存儲系統DS8000解決了有限擴展問題(通過冗余等其它技術基本解決了高可用的問題);其后EMC發布的的VMAX存儲系統通過Scale-Out技術解決了性能容量按需橫向平滑擴展問題;隨后HDS發布的VSP的運用Scale-Deep技術解決了存儲整合的問題,主流產品紛紛跟隨。這三種技術解決了所在時代最緊迫的問題,這些對應的技術至今仍在廣泛應用。
但在數據爆炸的今天,企業的存儲核心訴求包含了業務按需自動部署、提升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僅僅依靠外部擴展(Scale-Up,Scale-Out,Scale-Deep)等“高作堰”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的核心訴求,這和都江堰的治水過程頗為相似。
都江堰的治理過程經過了漫長的幾十年,早期一直都沒有真正治理好,因為人們只知道河床不夠寬、河堤不夠堅固,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紛紛挖寬河床、加固河堤,但河床和河堤總是有個限度,當內部淤泥逐年增加,洪水就會輕易超越這個限度,洪災便再次發生。
這和存儲僅僅依靠外部擴展的方式異曲同工,容量不夠、性能不夠,習慣于外部擴展者馬上就考慮到花更多錢、時間、人力,堆積更多硬盤、更多控制器,看似花大代價也能暫時解決部分問題,但業務類型的增加很快就會導致數據分布趨于無序發展,就像河道內的淤泥,隨著數據量逐年增加,沿用外部擴展的老辦法顯然捉襟見肘。
李冰父子傾其一生治水,終于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在于內部,于是,提出了“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理念,用“低作堰”的方式最終筑成了真正適應任意洪流的都江堰,成就了千古偉業。
Scale-In技術作為“深淘灘”的存儲技術,劍指存儲系統本質,聚焦存儲系統內部,用“低作堰”的方式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了業務按需部署,滿足了企業對存儲的核心訴求,不愧為第四代企業級存儲系統的關鍵技術。
華為此次在HCC2012大會隆重發布了基于Scale-In技術的存儲新品OceanStor HVS系列,***對Scale-In技術進行詮釋,華為HVS系列Scale-In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采用全虛擬化架構的企業級存儲OS XVE,MB級別細粒度的數據管理單位Scale-In技術的基本條件,是彈性、高效調度資源的基礎;
3D(垂直,水平,跨系統)數據流動技術***次使數據真正能夠全方位智能流動,是HVS系列無限適應業務需要、資源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尤其是創新的SmartMotion技術,更是***實現了業務數據智能分布(自動調高或調低LUN性能)、業務可視化部署(手動調高或調低LUN性能)、水平數據智動的功能;
應用感知與優化技術使用戶能夠更細粒度地實現數據加速,并提前完成業務實際狀態感知與優化,更有利于應對業務高峰期;
SmartThin技術實現了精細化的空間按需分配與回收,SmartQoS實現業務優先級調度和管理,保證系統資源得到更高價值的利用;
借助Scale-In技術,HVS系列產品真正實現了彈性、高效的承諾,也***著第四代企業級存儲系統Scale-In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