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風云再起:谷歌碰撞甲骨文
前度劉郎今又來
“谷歌非常古怪,他們有種優越感?,F在很難說谷歌推安卓的意圖是什么。該平臺的免費可能是最大的吸引力。但是據我所知,人們都在閉門開發自己的 安卓手機,導致目前所有的安卓手機都互不兼容。你可以說這是百花齊放,但也可以說是一塌糊涂。據我看來,一塌糊涂的可能性更大。”2009年6月,被稱為 Java之父的、Sun公司資深元老詹姆斯·高斯林這樣評價谷歌的安卓戰略,言語中透露著不滿。其實當時整個Sun公司上下都對谷歌安卓系統利用了 Java技術,卻不肯付錢很惱火。
說起來,Java技術與谷歌存在著“剪不清,理還亂”的關系。這項技術是時任谷歌CEO的施密特早年在Sun任首席技術官時主導開發的。
Java的開發目標是繞開電腦,設計一個在任何設備上都能運行的軟件系統。這種語言的最大優點是其通用性,可以在具有差異性的各種平臺之間搭起橋梁,各種設備均可在其打造的環境中得到應用。
當年,施密特向Sun CEO斯考特·麥克尼利建議,將Java轉向互聯網,他曾回憶:“當麥克尼利確信這項技術,能通過互聯網扼制微軟對我們的吞并時,他毫不猶豫地成了這項技術的最堅定的支持者。”
Sun以一種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來推廣Java:對任何非贏利性使用都是免費的,對贏利性使用則收費。
《時代》周刊當時評價:“雖然今天Java還只是對程序開發人員有意義,但在今后的幾年里,它也許會改變整個電腦產業的平衡。”
這種評價看來很有前瞻性。多年以后,采用Java技術的谷歌安卓系統真的開始改變產業的生態平衡。
作家威廉·吉布森說過:“未來(技術)其實已經在這兒,只不過它的分布不那么均勻罷了。”
Sun向已成為谷歌CEO的施密特提出,谷歌應該為獲得Java專利授權而付費,有些諷刺意味的是,這是施密特當年在Sun時參與制定的Java授權政策。Sun開價是1億美元。
谷歌認為自己并沒有從安卓上獲利,不肯支付這筆費用。而Sun認為谷歌雖沒有直接從安卓上獲利,但谷歌將它提供給了一批手機廠商使用,這仍是商業行為,冤有頭,債有主,還是谷歌的事。
Sun漫天要價,谷歌坐地還錢。雙方將價格談到了2800萬美元,接近成交,但沒有成交。
事后,谷歌解釋不是自己不想掏這筆錢,而是“Sun希望在安卓的開發過程中擁有更大的控制權”。
但批評人士認為,谷歌“狡猾”地利用了Sun的“善良”,因為“Sun擁有一份長期存在并且對外公開的企業政策,就是其申請專利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自我防御”。就是說谷歌認為,即使自己侵犯了Sun專利,也不會遭到對方的起訴。
后來,谷歌一份解密的文件顯示:“Sun在安卓正式推出之后,不得不徹底中斷了該公司正在進行的基于Java的智能手機開發工作,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產品,將完全無法與一款免費而開源的產品爭奪市場。”
Sun方面很惱火,為此開始了精心的訴訟準備,但始終沒有展開對谷歌的訴訟。
甲骨文并購Sun之后,其CEO拉里·埃里森獲悉了Sun的訴訟計劃,爭強好勝的他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埃里森的鐵桿朋友喬布斯于2010年3月,向谷歌安卓陣營開始了“核大戰”,其突破口選在采用安卓系統的宏達電,起訴對方侵權。值得一提的是, 蘋果起訴宏達電的律師諾森·克拉爾,原來就是Sun前首席知識產權顧問。在他的主導下,Sun完成了那份準備對谷歌安卓發起訴訟的計劃。他加盟蘋果后,繼 續咬著安卓不放。
“鐵騎無聲望似水。”隨著訴訟如火如荼地進行,一旁觀戰的埃里森決定加入戰局,向安卓陣營揮去沉重一擊。
與喬布斯掃清外圍、層層推進的戰術不同的是,埃里森決定直搗黃龍。2010年8月,甲骨文對谷歌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控告谷歌在開發安卓操作系統過程中侵犯了其Java技術專利。
甲骨文發言人凱倫·蒂爾曼在聲明中說:“在開發安卓的過程中,谷歌故意、直接及反復侵犯了與Java有關的甲骨文的知識產權。”
律師興奮得兩眼放光
“甲骨文終于對谷歌提起了訴訟。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Sun和甲骨文的聯席會議上,我們就對公司與谷歌之間的專利形勢感到不安。我們能夠看到甲骨文律師興奮得兩眼放光。發起專利訴訟并不是Sun的遺傳基因 密碼。”2010年8月,Java之父高斯林這樣評價甲骨文對谷歌發起的訴訟。他認為甲骨文此舉并不是為了保護專利,而是沖著金錢去的,是自私、權力、金 錢等多種因素混合在一起的結果。
高斯林隨后去了谷歌公司。在此前后,一大批原來Sun的工程師投奔早年的老上司施密特去了。這也是埃里森對谷歌不滿的因素之一。Redmonk 分析師邁克爾·孔蒂稱:“谷歌已經招募了Java社區里的一些著名智囊和技術領袖,將那些人才招募進來后,谷歌就能在Java社區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谷歌認為,甲骨文試圖借助這起訴訟,重新撿起對Java的控制權,谷歌總法律顧問肯特·沃克爾說:“事實上,這起訴訟并不是針對安卓,而是針對所有未獲甲骨文認可的Java開發行為。這起訴訟試圖‘將魔鬼重新放回到瓶子里’。”
美國Java軟件工具開發商Aplix副總裁約翰·里佐說:“甲骨文和谷歌之間的糾紛其實是一場控制權之爭爭奪對安卓技術變革的控制能力。”
甲骨文希望法庭發出禁止令,禁止谷歌進一步開發和銷售安卓軟件。
對于希望通過安卓把控移動互聯時代的谷歌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事。谷歌迅速否認了這項針對安卓的指控,并表示自己并沒有采用Java技術,而是自己開發并采用了一個與Java兼容的技術。就是說,谷歌認為自己沒有侵犯原Sun、現在屬于甲骨文的知識產權。
負責制定Java的功能和標準的“Java社區進程”執行委員道格拉斯·李說:“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什么好公司和壞公司。這些企業都在惡性競爭,而且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在這起案例中,敵對雙方是兩家擁護不同開源形式的企業。”
谷歌隨后宣布,由于甲骨文起訴自己,它決定放棄出席2009年的JavaOne大會。自2004年以來,谷歌每年都參加JavaOne大會。谷 歌開源項目辦公室工程師約書亞·布洛赫在博客中稱:“每年,我們都會參加一些有關開源軟件的大會。我們認為,這是谷歌服務于開源社區、與業界共享經驗的最 佳機會。”
此外,布洛赫還表示,甲骨文起訴的不只是谷歌,而是針對整個開源軟件界。谷歌發言人亞倫·扎莫斯特此前就表示過:“谷歌對甲骨文選擇同時攻擊谷歌和Java社區深表失望,這樣的起訴是毫無依據的。”
谷歌的這些言論是想把甲骨文豎在開源軟件陣營的對立面,因為早年Sun已把Java軟件開源。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開源并不意味著公司對相應軟件放棄了所有權,從法理上講,甲骨文仍擁有Java的所有權。
Sun十幾年來開發并推廣Java,光開花不結果,而谷歌、甲骨文卻都認識到了Java的價值。
開源軟件陣營的一些人士認為甲骨文的所作所為非常粗暴,而谷歌也在業內煽動起了這種情緒。
“從長期的公共關系的角度看,甲骨文將付出代價。”市場分析師杰弗里·哈蒙德說,“谷歌可能會付給甲骨文一些錢,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也找到 了將來尋求替代技術的借口。而甲骨文則會給公眾留下一個糟糕的形象,因為你將看到人們會質疑甲骨文在Java上將成為什么樣的管理員。”
“這樣兩家觀點不和的科技巨頭之間的交惡,真的很難預測結果。”紐約州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道格拉斯·李這樣認為。
主審法官怒斥雙方
“此案是公開審理,你們的律師和公司不應給法庭設置任何障礙。”法官威廉姆· 阿爾蘇普怒斥甲骨文方面的代表。
2011年7月,美國北加州地方法院就甲骨文訴谷歌侵犯其專利權一案舉行聽證會,法官對兩家公司耍大牌都非常不滿。
此前,阿爾蘇普法官就給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他要求甲骨文減少對谷歌的侵權訴求。甲骨文起初向法院提出了132項訴訟請求,法官要求甲骨文必 須將訴訟請求減少至“可判定的數量”。他說:“有數百條技術參考涉及無效抗辯。這太多了。”他也指出了谷歌抗辯理由的矛盾之處,要求其減少無效抗辯數量。
阿爾蘇普法官還說甲骨文提出的61億美元索賠金額過高,因此駁回甲骨文的這一損失索賠評估報告。有媒體稱,法官在一份文件中稱甲骨文是“癡心妄想”,并稱谷歌合理的賠償最多應只有1億美元。
法官也不認同谷歌代表的觀點,谷歌堅稱甲骨文沒有遭受任何經濟損失,認為其廣告收入不應包括在安卓系統對甲骨文造成的損失內。法官說:“這種說 法是荒謬的。你們在此事上的態度完全是錯誤的。”甲骨文代表在法庭上,向法官出示了谷歌工程師蒂姆·林德霍爾姆發送安卓項目負責人安迪·魯賓的一封內部電 子郵件,郵件中寫道:“拉里和謝爾蓋要求我們調查是否可以在安卓和Chrome中使用Java之外的其他技術。我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調查,最終認為沒有技 術能替代Java。我們的結論是,需要通過談判來獲得Java授權。”而谷歌則否認這封電子郵件表明其故意侵權,并稱“這與一項調查有關,該項調查就是為 了防止甲骨文起訴而進行的”。雖然如此,谷歌卻試圖刪改這封電子郵件,并表示其受“律師和當事人信息披露豁免權”的保護。
法官并不接受谷歌的說法。法官還警告谷歌,如果甲骨文最終能證明谷歌蓄意侵犯其專利權,谷歌可能會遭受巨額罰款。
美國專利博客Foss Patents知識產權專家弗洛里安·穆勒也透露,安迪·魯賓曾于2005年10月在一封涉及Sun的電子郵件中稱:“如果Sun不愿與我們合作,我們有 兩個選擇:第一是放棄當前從事的工作,采用MSFT CLR VM和C#編程語言;第二則是繼續使用Java,為我們的決定辯護,這樣一來我們會成為敵人。”
分析人士稱,谷歌明明知道該公司需要獲得Java授權,卻選擇了不通過談判獲得授權的下下策。
法官阿爾蘇普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谷歌或許有點兒厚顏無恥了,寧愿賭對方不會打官司,也不愿支付合理的費用。”
甲骨文希望通過證明安卓是谷歌一大重要財源,進而要求后者賠償巨額的損失。甲骨文表示,由于谷歌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證明安卓的價值,甲骨文將自行調查、估算其價值。
谷歌堅稱,安卓是個免費系統,自己沒有從中牟利。而甲骨文的律師在向法院提交的文件中稱:“安卓提高了搜索關鍵字的價值,因為它一方面增加了谷 歌完成的搜索量,另一方面增加了銷售的關鍵字數量。”甲骨文的律師還指出,安卓設備上“位置相關”搜索關鍵字的價值尤其高,因為用戶的點進率更高。
甲骨文稱安卓業務每年給谷歌公司帶去36.5億美元營業收入,而且“這一數字并沒有包括安卓在其他領域為谷歌創造的價值,如安卓市場的價值、安 卓相關服務的價值、保證谷歌沒有被排擠出移動市場的價值、與無數安卓設備廠商建立起的利潤豐厚關系的價值、安卓用戶為谷歌社交服務Google+創造的重 要價值等”。
谷歌方面的人士曾調侃甲骨文是想通過這場訴訟,收回并購Sun公司時所付出去的數十億美元。
期間,甲骨文還希望法院讓谷歌CEO拉里·佩奇出庭作證,并表示,谷歌收購安卓的決定就是他做出的。甲骨文代表稱:“拉里·佩奇還參與了谷歌與Sun之間有關授權安卓使用Java的談判,以及隨后與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之間的溝通。”
谷歌認為甲骨文的要求不正當,因為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同樣的信息,他們要求法院否決這項請求。而谷歌此前也發布公告,希望埃里森能夠出庭作證。
雙方都想把對方的CEO拉上法庭,而自己的CEO卻不出馬。
法院對他們的口水仗感到不耐煩,裁定雙方公司的CEO都必須出席調解會,以了結他們之間的專利侵權官司。 谷歌CEO拉里·佩奇在到達法院時表示:“我希望今天能有所收獲。”而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則聲稱“我們會盡力而為”。
但雙方分歧很大,沒有達成和解結果。
花旗銀行全球市場分析師瓦特·普里特查德表示,埃里森很可能會要求谷歌為每部安卓設備支付5美元至15美元左右的專利費用。野村證券的分析師理查德·威迪索也認為,甲骨文可能要求每部安卓設備至少收取不到1美元的版權費用。
“甲骨文的訴訟措施傷及了安卓的基礎。”市場研究公司LLC首席分析師杰克·戈爾德這樣評價。
甲骨文揮出的鐵拳,與蘋果、微軟對安卓陣營的夾擊遙相呼應。對谷歌來說,此時的氣氛有些沉悶。
沒下完的一盤棋
2011年12月,美國專利商標局駁回了甲骨文的一項Java相關專利,這使得甲骨文在指控谷歌侵犯Java專利的訴訟中遭遇挫折。一位法律專家分析,甲骨文遭拒絕的這項專利,在這起訴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谷歌能夠松一口氣嗎?
也未必,因為美國專利商標局同時也支持了甲骨文的另一項專利。這將是甲骨文繼續咬住谷歌安卓的一枚利齒。
2012年新年伊始,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發布消息稱,谷歌在2011年12月30日記錄的一筆交易中收購了IBM的188項專利和29項等待批準的專利。這些專利多數是數據庫知識產權 。
作家尼亞姆·阿羅亞 在《市場觀察》上撰文指出:“對這些專利的內容進行仔細審視之后,我們會發現,谷歌收購它們,真正的鋒芒所指很可能并不是蘋果,而是甲骨文。這兩家公司之 間的訴訟大戰已經吸引了眾多的眼球。谷歌從IBM所獲得的一些專利或許可以用作針對甲骨文的杠桿。”
2012 年5月美國聯邦法官做出裁決,安卓使用的Java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不受版權保護。
谷歌對這個審判結果表示了歡迎,谷歌法律訴訟總負責人凱瑟琳 ·拉卡維拉通過電子郵件表示:“今天陪審團裁定安卓沒有侵犯甲骨文的專利,這不僅是谷歌的勝利,更是整個安卓生態鏈的勝利。”
而甲骨文發言人狄波拉·海琳格則通過郵件表示:“甲骨文在法庭上呈現了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谷歌十分清楚安卓將破壞和損害Java。我們計劃將繼續捍 衛和維護Java的核心,并確保它可以為900萬Java開發者及依賴Java的社區提供保護。”(本文摘自《谷歌風云》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手記
有戰斗機的硅谷大亨
“成功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敗了。”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曾這樣說過。
埃里森作風強硬,為人高調。他曾買了一架拆除了武器的意大利產“馬爾切蒂S.211”型戰斗機,在太平洋上空和別人進行模擬空戰。他也成了這世界上惟一用戰斗機當座騎的富豪。
在電影《鋼鐵俠2》中,埃里森客串了一位億萬富翁、花花公子軟件巨頭。有媒體評價“這是一個他再熟悉不過的角色,也可以說是埃里森的‘本色演出"。
埃里森曾視蓋茨為“仇敵”,屢屢向微軟發起挑戰。他曾說:“我和蓋茨之間的戰爭不是個人的事,是全世界的事。”
“我不介意駕駛著自己的噴氣式戰斗機,在微軟總部扔下一枚導彈。”埃里森這樣夸張地說,“我的目標是擊敗微軟。”
由于谷歌與微軟作對,因此甲骨文一度把與自己業務上并沒有什么交集的谷歌,視為自己的潛在盟友。甲骨文曾與谷歌進行合作,通過這項合作,用戶可 以方便地在甲骨文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和GoogleApps電子表格間遷移數據。這成為谷歌辦公軟件的一個賣點,當時谷歌正在向企業客戶推銷這種軟件,在 辦公軟件領域向微軟的Office發起挑戰。甲骨文從這一合作中受益并不大,但通過幫助谷歌,甲骨文可以打擊長期以來的對手微軟,這一點埃里森很喜歡。
19世紀英國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說過:“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斗轉星移,谷歌已成為甲骨文的對手。
有人說,埃里森與谷歌交惡,還有一個因素是為他的鐵哥們喬布斯出頭。喬布斯被趕出蘋果后,埃里森曾積極謀劃幫助他奪回蘋果公司。
喬布斯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非常痛恨谷歌安卓“剽襲”蘋果iPhone,他曾準備用盡生命中最后的氣力,推動蘋果對谷歌發動“核大戰”,摧毀安卓。
恰恰在這個時候,埃里森也引導甲骨文,以Java為武器,和谷歌開始了硬碰硬的較量,這不是巧合。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