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經驗談:做好規劃才能成功完成移動設計及開發
譯文【51CTO譯文】我發現無論是經驗老道、技術嫻熟的***開發團隊還是涉世不深、初來乍到的新秀,似乎都會在開展移動應用程序開發任務時犯下同樣的錯誤。基于這一現狀,我根據自己在數百款應用開發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心得總結出幾項結論性意見,希望能幫助技術團隊打造出精彩、可靠且以用戶及設備為中心的移動應用程序。請大家認真閱讀以下四點內容,并在設計移動應用的同時始終以此為準則。
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
請記?。喝绻覀儾恢雷约簩⑷ネ翁?,又怎么會在到達時意識到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
要讓一款應用程序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對其邏輯布局及導航機制具有明確的構思。就以烹飪為例,如果大家連食譜都沒有,那么無論多稀有的食材都不可能在我們的雙手中轉化為美妙的菜肴。我在工作時發現很多客戶在應用程序設計初期就希望拿出一套詳盡而完善的屏幕框體布局——即使在最簡單的應用程序中,這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的開發起點在于制定合理的應用程序流程圖,或者稱之為流向圖。一旦缺乏以功能性為基礎的早期規劃,我們一定會被布局牽著鼻子走,并最終做出不倫不類的應用產品。
1.我們的應用可能會由于引入了過多手勢操作及功能圖標而變得難于使用。一旦上手難度過大,用戶會自然而然產生抵觸情緒,并最終導致產品獲得令人尷尬的惡評。
2.我們的應用可能包含過多界面切換及子菜單系統,這會令用戶感到無所適從,同時造成不必要的高額開發成本。
除此之外,忽略流程規劃而直接進行界面設計會令應用程序用戶感到茫然而困惑——別懷疑,我的結論擁有大量事實依據。實踐證明,三次點擊是用戶所能接受的上限:一旦點擊三次都不能獲得想要的功能,50%的用戶會放棄使用并殘忍地給產品打出極低評價。
“簡潔”理念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警告:在界面設計上過分精益求精可能導致開發預算嚴重超支!
當大家著手為自己的屏幕布局做出細節設計時,務必要盡可能簡化屏幕顯示內容,包括視覺元素及功能選項。換句話來說,設計師不應成為功能取舍的惟一決策者。一些細節功能的引入很可能給整個開發工作帶來巨大影響,并最終導致項目整體的開發周期延長數小時甚至數天。
為了緩解這一風險,請確保開發團隊中的負責人及架構師參與到項目的早期設計工作中來。他們會以直觀的方式為設計人員解釋那些看似簡單的視覺元素為什么可能給應用程序帶來意料之外的高額開發成本,甚至給產品本身帶來沉重的性能負擔。
將所有負面信息加以歸納,并盡可能在設計設定之前予以解決,這樣才能保證項目開發工作根據預定進展路線有條不紊地順利前行。
制定平易近人的學習曲線
一句話點評:學習曲線越高企,使用體驗越糟糕
我很喜歡下圖所說明的問題,因為它既簡潔又切中要害——大家的應用程序產品也應當秉持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常常把這幅圖表發給客戶,他們則把它擺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時刻警醒自己不要為了花里胡哨的細節設計影響了自己開發產品的初衷。
|
|
用戶對于良好使用體驗的定義非常單純,“它的工作效果與我的預期一致”,就是這么簡單。而用戶的預期則來自同類應用程序所帶來的使用感受。
另外,如果我們的應用程序缺乏詳盡的指導說明或者與用戶界面指導意見相去甚遠,那么用戶也會感到該款產品難于使用。大家一定要保證整個開發團隊都深刻理解上手指南機制的重要性,而且除非擁有積極、嚴密且清晰的理由,否則必須把指導系統做好。
越是偏離這些指導性意見,我們的應用程序必將帶來更加高企的學習曲線。
再次提醒大家,任何一款應用程序都必須將指導機制與功能性加以結合。千萬別信“東西好,一切沒問題”這類混蛋說法,連iPhone和iPad這么優秀的產品都得附上說明書才能擺上貨架。
重視細節,如琢如磨
觀點:很多同類產品都差不多,而正是這“不多”的一點成就了勝利者
別忘了對一切細節反復打磨,以保證應用程序獲得更順暢的使用體驗與響應速度。具體來說,詳盡且具有指導意義的錯誤信息提示、明確的彈出式通知機制、幫助用戶快速切換至網頁的快捷按鈕、返回按鈕以及我個人的***——全局效果與細節設計,以上種種都成為為應用產品加分的重要因素。
當然,就算是上述內容全都沒有明確出現在應用程序中,這款作品在功能性方面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不過正是這些小東西決定了我們的應用最終是肩負兩星的恥辱還是頭頂五星的光環。大家還要記住一點,每出現一條差評,就會有<100位用戶刪掉應用程序,而一切后續機會也將隨之煙消云散。
總結陳詞
請記?。簜ゴ蟮膽渺`感+糟糕的執行=低評級、失去用戶支持并錯過發展機遇。
與任何軟件開發工作一樣,優秀的移動應用程序同樣需要我們傾注心力、在深思熟慮之下制定詳細規劃,并在合適的時間如今理想的開發人員。總而言之,要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四點內容:
·花時間做好規劃
·技術團隊(包括架構師及開發負責人)一定要參與決策
·全力以赴完善細節
·堅持貫徹UI使用準則
一款應用程序的開發及維護費用每年平均為一百萬美元;同時我們還要花費大量宣傳開銷來引導用戶發現自己的產品。在這樣嚴峻的形勢面前,我們的作品幾乎只有一次機會——是生是死,全看自己如何處理。各位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
【51CTO譯稿,非經授權謝絕轉載,合作媒體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作者及51CTO譯者!】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