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13:再談ED
原創【51CTO獨家特稿】ED是Enterprise Developer的縮寫,我是刻意用這個縮寫的,因為它還可以被解釋為Ejeculation Disorder。盡管我使用的名稱不一樣,但類似的概念是一直都有的。
像Joel Spooky則是稱他們為“In-house programmer”: http://www.joelonsoftware.com/items/2007/12/04.html 并極力勸說計算機系畢業生不要成為這樣的程序員。
Joel認為“In-house programmer”是“恐怖的”,并列舉了三條理由:
1. 永遠不會有機會用正確的方法做事。
2. 沒有機會做優雅的產品
3. 升職空間有限
我完全同意Joel的看法,實際上,我猜想很多“ED”也非常清楚了解他們的處境,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網文,諸如:
程序員們 不要想一輩子靠技術混飯吃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111/299998.htm
這位作者對ED職業發展的描述非常真實,對于那些走在ED路途上的人做出了誠摯建議:不要一輩子都做技術。
我覺得他的建議跟Joel建議畢業生不要成為"In-house programmer"的出發點是一致的。ED是死路一條,不同的是,Joel建議畢業生去參與那些優秀的技術公司的研發工作,而這位作者則干脆建議ED們徹底不要做技術。
任何行業,都會有做得好,跟做得不好的人;因為自己做得不好,而否定整個行業,我覺得是挺可悲的。
即便在中國,純粹靠技術做得好,而獲得“穩定的生活和高的薪水待遇”的程序員大有人在,當然,做市場開發而賺得盆滿缽滿的人也有無數。
365行,行行出狀元。
在自己的行當里面混得不好,就指著別的行當的狀元說,看,別的行業比我們好多了~這挺沒出息的。
軟件行業有軟件行業的問題,也有它的優越;這構成了軟件行業的“風格”。關鍵是,自己是否喜歡軟件行業的風格。
若不喜歡,趁早換去別的行當;若是喜歡,那么應該努力的去做到最好;而不是發牢騷、抱怨這個行業中的不好。
關鍵在于自己的態度以及努力,想要有快感,首先是自己需要勃起啊!自己心態上不投入,沒有激情,ED是必然的。
作為職業發展,首先必須是自己真心喜歡、熱愛這個行業,即便沒有薪酬,沒有回報,自己也能夠在做事的過程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技術發展路途上精益求精,不斷進步;是的,即便“做到技術最強,也不可以成為100%受尊重的人”,但這并不是不把技術做到最強的理由。熱愛技術,“做到技術最強”,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誘惑的目標。
把技術視為敲門磚,自己本身就不尊重技術,那必然是沒有辦法成為別人尊重技術人。
無論外人怎么看,技術人都應當尊重自己。
豬頭時常跟我辯解即便是在銀行內部做IT也有升職空間,并且自己也不斷的在銀行內不斷提升、轉向更高的技術職位,其實是很厲害的。
Premier ne puis, second ne daigne, Mouton suis.
作業:
1. 這篇課程最后的法文的下句是什么?
2. Almaviva是什么?
3. 猜我為什么出上面兩道無厘頭的作業?
51CTO系列: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0:認清本質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1:認清實際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2:怎么看待牛人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3:架構比較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4:SQL vs NoSQL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5:設計模式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6:模版引擎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7:運維的重要性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8:控制器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9:數據模型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10:做,就對了!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11:域模型
- 宅男程序員給老婆的計算機課程之12:作業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