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已成為一種新媒體
不過,和書籍、音樂、電影等其他傳統媒體相比,應用的分布情況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數字設備。以下是Asymco發布的三張圖,其中***張表示目前可買到iPhone的123個國家,第二張和第三張分別表示可購買iTunes音樂的51個國家和可購買iTunes電影的的6個國家。
相比應用這類新媒體,傳統媒體行業對授權有更嚴格的限制,尤其是對可通過劇院、DVD、有線電視等多種渠道進行分銷的電視節目和電影。如果從目前iTunes上視頻和音樂在各地區的分布情況來看,要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合法的數字媒體市場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應用在很多方面代表了媒體的未來。應用不僅像消費者軟件和游戲一樣被認為是媒體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正在逐漸吸收其他媒體形式。很多iPad上的電子書不僅是印刷書籍的電子版,而是完全成熟的應用。如根據動畫片改編的The TinTin iPad版電子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集成了讀者可操控的3D模式,身臨其境的360度空間,以及其他媒體形式。
音樂和電影是相對比較被動的體驗,但也在逐漸吸收其他應用的功能特性。隨著應用開始包含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軟件和媒體之間的區別將越來越模糊。從創作的角度來說,越來越多的歌曲、視頻、電影通過iPhone制作完成。同時,越來越多的應用包含視頻和音樂片段。如果是一個帶有3D效果的游戲,很難說它到底是電影還是應用。我們的媒體消費方式正在發生***的變化。
媒體的發現方式正在變得越來越社交化,越來越依賴算法。如通過iPad收聽Spotify上的音樂專輯,或收看Netfix電影,轉換更多的不是原始媒體,而是圍繞它的體驗。一首歌或一個電視節目突然走紅,很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在Facebook和Twitter上進行了分享,而不是依賴廣播或電視上耗資數百萬美元的促銷和宣傳。這些應用通過社交或算法推薦決定了我們下一個要看的節目。
提供這類媒體服務的應用將對我們的消費習慣產生很大影響,如我們聽、看、讀,以及做的習慣。應用將幫助我們通過社交和其他過濾方式找到想要的媒體資源,并繞過機頂盒、收音機和書店等將找到的資源塞進電視機、iPad等設備中,方便我們使用。應用是媒體消費的工具和場所,面對該勢不可擋的趨勢,媒體公司可選擇忽視,也可選擇奮起。***,套用一下魯迅先生的經典語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媒體類公司自己看著辦吧。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