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開發者的抉擇:Android iOS和WP
值得注意的是,在純技術層面,2G與3G并無太大的區別,如2G手機與3G手機可以共用操作系統等。 2G與3G的區別主要在于應用層面,應用的環境的不同,應用的對象也就不同,所以,同一技術在所起到的作用上也就有所不同,如對于操作系統的開放性,3G的要求遠比2G來得強烈。
操作系統主要起三個作用:一是對硬件進行管理,把各自為政的硬件組成一個有效的協作團隊;二是為應用軟件提供具有共性的功能模塊(主要是標準接口與底層函數),以減輕應用軟件開發的工作量;三是作為一個人機對話的橋梁,把機器語言翻譯、以圖形操作界面的形式呈現給用戶,把用戶的操作翻譯成機器語言給系統執行。對用戶而言,手機操作系統 (或平臺 )起著支撐應用軟件的作用。
在手機操作系統大戰中,爭奪的重點有:系統的素質本身、其第三方應用軟件是否豐富以及網絡的支持程度。
3G手機的兩個主要功能就是數據處理與網絡應用,數據處理能力是由操作系統來決定的,而網絡應用則決定于瀏覽器。
微軟公司的立身之本,是操作系統,在計算機時代,微軟的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幾乎是一統天下,視窗操作系統成了操作系統的代名詞,在 IT軟件行業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可見 ,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件界的方方面面。
在即將到來的手機網絡時代 ,微軟自然不會將操作系統霸主之位拱手相讓 ,在 2G手機時代 ,手機的操作系統以封閉式操作系統為主 ,微軟的優勢無法顯示。到了 3G時代 ,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主流 ,市場的變化 ,無疑給了微軟一次機遇 ,微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可以看出 , App Store模式的創立 ,使得微軟為其進入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提供了一條捷徑 ,與 Android的想法一樣 ,“Sky Market冶能否為微軟賺錢不重要 ,重要的是提高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的占有率 ,微軟目前只關注手機操作系統 ,而手機的生產和銷售都由合作伙伴來決定。
Android目前采用的也是同樣的策略。在這點上,微軟有著天然的優勢———微軟的軟件開發工具早已深得人心。可以說 ,目前大多數的程序人員都在使用微軟的軟件開發工具 (微軟用于應用系統開發的集成開發環境 )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微軟創立了多所培訓中心 ,旨在訓練出一批低成本、只精通微軟產品的雇員 ,最著名的就是 MCSE考核 (全稱 “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
雖然 MCSE確實認證對微軟產品的熟悉程度 ,但它卻并不是一個工程師的考核。一些苛刻的評論人員將 MCSE稱作 “必須咨詢那些有經驗的人”(Must Consult Someone Experi—enced),另一方面 ,微軟的操作系統的使用方式也早已深入人心。
就可能性而言 ,能夠成為主流手機操作系統的主要是Symbian、 Windows Mobile和 Android的可能性最大。
蘋果最大的優勢在于有眾多的鐵桿粉絲;微軟則是個人計算機時代的操作系統霸主,對于操作系統有最深的理解;Android則是當今網絡之王,對于網絡的理解和應用比較靠前 ;諾基亞則是在 2G手機時代一家獨大 ,對于手機用戶有著最大的號召力;中國移動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擁有的手機用戶數,比絕大多數國家一國的人口總數還要多得多。另一個特點就是概念,原來通信圈的公司用通信的觀念來做App Store,以蘋果、諾基亞和中國移動等為代表,而原來IT圈中的企業用網絡的觀念來做 App Store,以Android、微軟為代表。
下面引用一份來自美國的相關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中的數據 ,可以很好地支持上述的觀點。
移動開發者如何選擇平臺
2011年 4月 27日,據調研機構尼爾森 (nielsen)公布的調研數據顯示 , 2011年 3月,Android系統智能手機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 37% ,位居首位。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蘋果 iOS和 RIM公司的 Blackberry OS,分別占 27%和 22% , Symbian平臺僅占2%。
Android系統穩居美國智能手機市場首位
從尼爾森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 , Android系統已經穩居美國智能手機第一系統平臺。除了Android、 iOS、 Blackberry OS三家獨大外 ,微軟 Window Mobile /WP7、 WebOS、 Sym鄄 bian OS分別占10%、 3%、 2%。
僅在 6個月之前 ,在 2010年 10月的日子里 ,蘋果 iOS還以 27郾 9%的市場份額成為美國第一智能手機平臺 , RIM Blackberry OS為 27郾 4%緊隨其后 , Android系統占 22郾7%。
在尼爾森一項關于更新手機的購買意向調查中 , Android系統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勢頭 ,對比 2010年 7 ~ 9月和 2011年 1 ~ 3月的調查結果 ,下一部手機會選擇 Android平臺的用戶從 26%增至 33% ,購買 iOS系統的意向用戶由 31%減少到30%。
開發者更青睞 iOS平臺
在另一項由 Appcelerator針對 2 760位開發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 , iOS平臺依然是開發者最熱衷的系統平臺。其中 2/3的投票開發者表示 ,“其他平臺(RIM Blackberry、諾基亞Symbian、微軟WP7、惠普 WebOS)大勢已去冶。幾乎有相同比例的人認為 Android系統是 iOS最大的障礙。
調查同時顯示 ,有 91%的開發者對為 iPhone開發程序 “非常感興趣冶。對應 iPad的比例是 86% , Android智能手機是 71% , Android平板電腦為71%。
根據著名的科技博客作者 Christian Zibreg分析 ,“開發者親 iOS遠 Android,是因為使用 Android系統的用戶不太習慣購買程序 ,其中有很多原因 ,如 Android應用程序很重視軟件植入廣告盈利 ,軟件整體質量較低。冶他引用一個例子稱 “一間有 60個學生的教室里, 40人使用 Android系統手機 , 20人使用 iPhone,沒有一個 Android手機用戶購買軟件,而基本每個 iPhone用戶都花錢買過程序。冶
這里引用了一份 Vision Mobile網站在 2010年 8月所發布的研究結果 ———《移動開發者經濟學 2010及未來》。這份報告中提出了許多移動開發領域新的見解 ,包括移動開發者關注力的變化 ,幕后推手及對開發者所參與各階段的分析 ———從選擇平臺到出售兌現。
這份報告基于一組測試基準以及對全球八大平臺、 400多位開發者所作的調查。平臺劃分為: iOS (iPhone)、 Android、 Symbian、 BlackBerry、 Java ME、 Windows Phone、 Flash Lite以及移動網絡開發 (WAP / XHTML / CSS /Javascript)。
#p#
平臺的關注度
從開發者關注力的角度來看 ,報告研究者的研究結果表明 , Symbian和 Java ME曾經占據過主導 ,直到 2008年才被 Android和 iPhone超過。盡管 Symbian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滲透率仍占據第一位 ,四倍于 iPhone,相比 Android更大 ,但開發者對 Symbian平臺進化的不滿早已非常明顯。
而實際上從開發者體驗的角度來看 , Android是最受歡迎的平臺 ,假設這八個平臺的有經驗開發者比例相當 ,有近 60%的受訪開發者最近從事過 Android的相關開發。 iOS是第二受歡迎的平臺 ,超過了 2008年仍處于首位的 Symbian和Java ME。
在過去的幾年里, Symbian、 Java ME和 Windows Phone平臺上的移動開發者已經流向了 iPhone和 Android,另有不少 PC軟件開發者也轉向這兩個平臺。
受訪的 Symbian開發者中有 20% ~ 25%同時也在 iPhone和 Android軟件商店里出售程序 ,這說明目前很多老平臺的開發者在心理上也在向新平臺轉移。大多數 Java ME開發者對 “寫一個程序 ,哪兒都能運行冶的愿景也失去了信心。
據研究者估計 ,約有近半數的明星級 Windows Phone開發者在用 iPhone,并且對再次投入 Windows Phone開發持謹慎態度。還需要指出一點 ,一些很有影響力的 Symbian開發者也在離去 ,例如 ,作為 Symbian社區主力網站之一的 Symbian -Guru郾 com已關閉 ,創辦人也轉向了Android。
設備保有量與應用程序數量的不一致性
新老平臺進化速度差異方面最強有力的證據是設備保有量和應用程序數量的巨大不一致性。 Windows Phone、 Symbian、 Java和 Flash的市場滲透率都是Android、 iPhone和 BlackBerry的很多倍 ,但程序商店應用程序數量上的對比卻大不相同。
Java ME和 iOS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據說有 30億部手機裝有 Java ME,相較之下 ,應用程序數量卻非常少。 iOS目前有 6 000萬部設備 (不包括 iPod touch和 iPad),但應用程序已超過 25萬,在可預見的未來 ,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不一致性同樣也在跨平臺的運行環境如 Java ME和 Flash Lite上體現出來。和傳統認識完全相悖 ,跨平臺的運行環境被認為是前進的方向 ,但平臺上可用的程序數量卻相對很小。最近的蘋果公司和 Adobe公司之爭以及帶來的結果 ———蘋果公司所有產品都不再支持 Flash,削弱了 Adobe的地位。
選擇移動平臺 ———事實與猜測
400多位受訪者中的60%開發經驗超過三年,樣本反映了大多數開發者都為多個平臺進行開發,平均每人參與2.8個平臺。1 /5的iPhone、Android平臺受訪者同時在這兩個平臺的軟件商店發布程序。
在今天這個軟件平臺多樣化的市場里,開發者如何在iOS、 Android、 Symbian、 JavaME、 BlackBerry、 Flash、 Windows Phone、移動網絡、 WebOS、三星 Bada中作出選擇 ?
對今天的移動開發者來說 ,市場滲透率和營收潛力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在被調查的八個主要平臺中,75%的受訪者選擇了“高市場滲透率者”。“收益潛力”是第二重要的因素 ,是過半受訪者的選擇。實際上,在選擇平臺時,市場滲透率和收益潛力比任何技術因素都重要 ,這也說明移動開發者現在非常看重移動開發的經濟利益。
市場原因超過技術原因也標志著開發人員心理因素的轉變。開發者不再把尋求編程的樂趣視為足夠的回報 ,而是最優先考慮帶來收益的機會。移動開發者目前似乎順應了商業實用主義。正如一位受訪者的評論 :“技術考量無關緊要 ,平臺選擇總是市場導向。冶
蘋果iOS操作系統
蘋果公司的操作系統 ,無疑是 App Store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主戰場 ,到目前為止 ,它占據了所有 App Store收入總和的一半還要多的份額 ,僅此一點 ,就足以讓蘋果公司的 App Store傲視群雄。
#p#
微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
微軟操作系統是一個老牌的操作系統 ,雖然微軟操作系統的強項 ,是在于計算機領域之中 ,微軟在計算機操作系統所積累的經驗 ,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由于操作系統的共性,使得微軟能夠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之中 ,掌握著許多的獨到之處 ,這是其他的操作系統所不能相比的。
微軟從事手機操作系統的研制 ,已有十多年的時間 ,由于種種市場上的原因 ,使得微軟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并不得志 ,但不能由此說明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沒有競爭力。
在手機智能化的如今 ,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的優勢 ,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這就使得微軟大有可能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大展拳腳 ,謀得一席之地。
諾基亞投入微軟的懷抱 ,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
Symbian
Symbian操作系統的日子 ,可以用江河日下、今不如昔來形容。
到了現在 , Symbian的主人諾基亞 ,已經對 Symbian失去了最基本的信心 ,轉而投入微軟的懷抱之中。
因此 ,對于 Symbian的介入 ,開發者們應該慎之又慎。
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
AC尼爾森調研公司最新調查結果顯示 , Android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而蘋果 iOS已降至第二位。
尼爾森數據顯示 , 2011年前三個月 ,在計劃購買智能手機的用戶中 , 31%表示將選擇 Android, 30%將選擇 iOS, 11%將選擇 BlackBerry系統 , 20%尚未作出決定。而 2010年第三季度 (7 ~ 9月)的數據是 , 33%選擇 iOS, 26%選擇Android。
尼爾森數據還顯示 ,截至 2011年 3月底 ,美國 37%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 Android手機, 27%使用 iPhone, 22%使用BlackBerry。
至此 ,在短短的幾年之內 , Android終于超越了蘋果 ,成為了第一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不僅如此 ,在免費的手機應用軟件方面 ,有數據表明 ,到 2011年 5月,可供 Android系統使用的免費應用程序有 13郾 43萬款 ,而供蘋果系統使用的免費應用程序只有 12郾 18萬款。
Android激勵 Android開發者推出 Simple編程語言 ,并希望能夠通過這個編程語言 ,激勵軟件開發者為 Android平臺編寫應用程序。
Simple是一款基于 BASIC的編程語言。 BASIC誕生于 1964年,在 20世紀 80年代個人計算機市場發展后得以廣泛使用。伴隨著 20世紀 90年代微軟 Visual Basic的推出 ,BASIC語言更加流行。
這款編程語言特別適用于非專業的程序編程員 ,但并不局限于此 , Simple對專業程序員同樣適用。 Simple可以使程序員通過 Simple自帶的組件來快速編寫 Android程序。
Android同時還發布了三個應用程序的 Simple源碼 :神奇畫板、俄羅斯方塊及快速撥號程序。
Simple可以提供對 Android的手機硬件的直接訪問 ,如加速器、定位儀、手機及通訊錄。相比而言 ,為蘋果的 iPhone開發軟件實為不易。
Simple目前有Linux、 Mac和 Windows版本 , Simple是一個開源項目。
Simple應用程序 ,在完成并添加數字簽名后 ,可以在 Android Market進行銷售。
中國移動OPhone
2009年 8月 31日,中國移動正式推出 OPhone手機平臺 ,這是一款基于 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的基礎上 ,進行二次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之前流行的主流操作系統 ,主要有諾基亞的Symbian、蘋果的iOS、 Windows Phone7,而 Android只能說是一個后來者 ,在這種情形之下 , OPhone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嗎 ?
從種種跡象來看 , OPhone雖然起點較低 ,但其前景將會一片大好。
我國的三大運營商均不約而同地選擇 Android作為其操作系統 ,這說明了三大運營商都一致地看好 Android,而全世界都在看好的 iPhone,只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垂青。
操作系統是一種極為成熟的技術 ,很難說哪一個操作系統能夠在技術上占有優勢 ,其差別主要是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的不同 ,而這些都可以通過時間來對它進行彌補 ,這樣一來 ,就使得操作系統本身很難在競爭中構成絕對的優勢。
手機操作系統主要分為兩大流派 ,一派是以通信向操作系統漸近 ,以 Symbian為代表;另一派是以操作系統向通信漸近 ,如蘋果的iOS、微軟的 Windows Phone7和 Android等。
用戶體驗的差異以及對第三方軟件開發者的差異 ,更多是決定于手機系統的流派。
對于 3G化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來說 ,影響其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是第三方軟件的支持,關于這一點 ,可以從計算機時代微軟與蘋果以及 Linux的競爭中看到。微軟之所以勝出,大量的第三方軟件對它的支持功不可沒 ;也可以從 iPhone的例子中找到答案 , iPhone的火暴 ,與 App Store帶來的第三方軟件的支持密不可分。
而 OPhone作為 Android的一個子集 ,在 Android系列的 App Store支持下 ,第三方軟件只要經過簡單的二次移植 ,就可以實現互通互用 ,這將是 OPhone最具魅力的地方。
隨著三大運營商的 App Store陸續上線 ,為了運營商自身的利益 ,屬于自己操作系統的第三方軟件無疑將得到各運營商的大力扶持 ,因此 , Android系列的第三方軟件將會占盡優勢。
所以 ,中國移動的 OPhone自然也將在主流手機操作系統中占有一席之地。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