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助力循證醫學在傳統中醫藥領域發展研究
依賴 業務分析(BA)技術還可以協助醫院獲取優化醫院運營管理的決策支持,例如掌握最佳藥品庫存量,提高藥品備置的合理性,優化醫院流程和資源利用情況,為醫院提供業務管理和資源規劃方面的參考和依據,以便優化醫院資源的利用情況。
近日,IBM公司宣布,其中國開發中心(CDL)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廣東中醫藥國際臨床研究中心展開合作,針對傳統中醫藥治療優勢病種,進行聯合研究。在此次研究中,三方創新性地利用包括數據倉庫,商業智能以及SPSS數據分析等解決方案的業務分析(Business Analytics, BA)軟件及技術,選擇以國際上關注的、現代醫學療效欠佳的中醫藥優勢病種及重大疾病療,進行臨床療效評價和藥物經濟學研究。療效評價指標包括有效性指標、安全性指標和衛生經濟學指標,有效性指標中強調國際公認的終點指標,研究如疾病的某個階段、分期或針對某個并發癥,以更好地突出中醫藥的特色和療效優勢。此項研究利用信息科技進一步推進了循證醫學在傳統中醫藥領域的應用,提高了中醫臨床論證的科學性,助力中醫醫學走向國際。
三強聯手,以循證醫學理念推動更年期綜合癥中醫療法研究
目前,在治療更年期綜合癥方面,傳統中醫藥療法被認為比西醫更加安全,而應用循證醫學手段可以通過有對照的研究來評價中醫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這一過程中,以業務分析(BA)軟件技術為核心的臨床數據分析及挖掘解決方案可以對浩如煙海的醫療數據進行科學處理與分析,推動醫學研究的順利進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國際臨床研究中心,以及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服務公司IBM決定聯手,基于電子病歷數據及臨床數據分析技術并運用臨床表現以及多通道臨床實驗方法,評價更年期引發的身體機能紊亂癥狀,研究傳統中醫藥療法的功效、安全性和經濟學指標。
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中醫藥研究能夠更加容易的從海量的病歷數據中探尋醫學規律和各類證據,從而應用循證醫學模式推進中醫醫學走向國際。此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也將被進一步用于研發更具針對性的醫療行業業務分析與優化解決方案,以應對人類相關疾病和醫療變革所提出的挑戰,造福社會。
在此次聯合研究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以及廣東中醫藥國際臨床研究中心將提供臨床評價療效方法論、臨床實驗數據和專業研究人員,IBM則負責提供技術平臺及支持,確定數據收集的范圍和標準,幫助研究人員建立臨床試驗數據庫、分析模板以及包括基于Cognos產品平臺的商業智能、基于SPSS產品平臺的數據分析等相關技術的業務分析與優化平臺,為研究人員定位、搜集、提供和分析最具價值的數據,擺脫數據過剩而信息不足的困境。這樣,研究人員可以有效地比較傳統中醫療法、西醫療法的核心指標,對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的功效獲得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利用全面的研究依據來確定患者的最佳治療措施。
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助力醫療衛生行業全面提升
在此次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的研究中,以基于IBM SPSS數據挖掘與分析平臺為主的先進數據分析技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實際上,這一技術還可以更廣泛的應用到醫療衛生的其他領域,把紛繁復雜的醫療數據轉變成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制定提供依據。總體來看,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助力醫療衛生行業獲得提升:
幫助尋找最佳藥物組合及標準化治療方法,提高診療效果
通過比較和對比病因、癥狀及治療過程,對病歷數據的分析和數據挖掘能夠幫助科研人員發現及探尋出哪些做法確有實效并可對特定的疾病,進而尋找療效顯著的標準化治療方法。此外,該技術還可以對治療產生的各種副作用進行關聯,對照整理常見癥狀輔助診斷,確定最有效的藥物組合物,用以治療對某些藥物的反應異于主流群體的亞群體。
預測慢性疾病風險,查明罹患疾病幾率
以慢性腎病為例,這是一種全球高發且診療周期長、成本高、病患生存質量差的疾病,全面掌握這種疾病的病情惡化規律及影響因素,需要集成大量的分散數據。面對這種情況,技術人員可以利用整合的SPSS 和 Cognos等BAO產品平臺,以可視圖形顯示慢性腎病的分期、診斷、治療和影響因素,使用 SPSS 患病風險預測模型/業務規則,查明罹患慢性腎臟病的幾率。
協助醫院評估、監測和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醫院需要查明處于“危險中”的患者,并制定專門的工作流程來控制和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因此,醫院需要輔助工具來確定患者因接受治療而導致的可以避免的并發癥,檢測患者住院期間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歷史記錄創建各類疾病發病規律風險預測模型及臨床質量管理風險預測模型,查明有風險的患者,并確定高風險時段,幫助醫院持續跟蹤和提高患者治療的安全性。
優化醫院資源利用
依賴 業務分析(BA)技術還可以協助醫院獲取優化醫院運營管理的決策支持,例如掌握最佳藥品庫存量,提高藥品備置的合理性,優化醫院流程和資源利用情況,為醫院提供業務管理和資源規劃方面的參考和依據,以便優化醫院資源的利用情況。
IBM在中國地區十分注重對醫療領域的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如在西安建立的IBMSPSS數據分析軟件實驗室,特別成立的醫療行業應用專屬研發團隊等,都將為各類BA技術在中國醫療領域的應用、實施提供強大的創新技術支持。此前,通過與廣東省醫院等國內重要醫療機構的合作,IBM研究和開發團隊已經實現把術語技術、數據挖掘技術以及可視化技術與醫療領域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解決方案。本次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廣東中醫藥國際臨床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項目,讓我們再次看到IBM在醫療行業的強大實力以及助力中國醫療事業發展的鄭重承諾。
共享資源、聯合研究,齊心協力發展“智慧的醫療”
作為中國醫療行業創新與轉型的最佳合作伙伴,IBM于2008年底發布了“智慧的醫療”戰略。一直以來, IBM利用自身的強大研發能力,與政府、醫療機構和合作伙伴展開了緊密合作,一同致力于推動開放標準的建立,促進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及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等工作。
本次攜手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國際臨床研究中心進行的研究,屬于IBM“共享大學研究”項目。“共享大學研究”項目,是IBM公司面向全球一流高校的聯合研究資助型項目,旨在加強IBM公司同全球知名專家學者之間的技術合作伙伴關系,推動雙方共同感興趣領域的聯合研究,并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全球每年約有50所高校獲得此資助。自2000年該項目引入中國以來,IBM公司已經通過設備資金捐贈、聯合研究的方式,和國內20余所重點高校建立了研究合作關系,共同開展了100多個研究項目,資助總額超過9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硬軟件捐贈、研究經費以及技術支持。研究覆蓋智慧的地球、服務學、云計算、物聯網、城市規劃、能源優化、智能交通、醫療、食物安全、節能減排、綠色技術等多個領域。
責任編輯:馬沛
來源:
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