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移動互聯? 聯想,想說愛你不容易
不久之前,執掌聯想集團27年的董事會主席柳傳志宣布功成身退,而后接下聯想全盤重任的楊元慶帶領聯想集團LEC(集團執行委員會)全體成員正式亮相,完成接任后的“首秀”。楊元慶接任之后,動作之一就是重投移動互聯網,并將其列入集團的四年戰略之中。而這次壓下重注也被稱為聯想集團的“背水一戰”。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但聯想集團又有多少勝算?
聯想集團前不久公布了2011~201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11年9月30日,聯想集團實現銷售額77.86億美元,同比增長35%,這也是自2009年扭虧為盈后其交出的最好的一份業績答卷。
但財報顯示,第二財季聯想PC業務占集團全球總銷售額的91.6%,其他業務加起來占不到10%,而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占比就更少。反觀移動互聯網市場,無論全球還是國內都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1 Q3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108.3億元,同比增長154.6%,環比增長38.9%。顯然聯想在這一龐大市場仍無建樹。這也是聯想集團自去年開始謀求轉型,向移動互聯網領域靠攏的原因。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總裁劉軍
事實上,在移動互聯網爆發之前,聯想集團曾一度占得先機,但遺憾的是,最終還是與大好機會失之交臂。2008年1月,聯想集團宣布以1億美元價格將手機業務出售給Jade Ahead、小象創投、Ample Growth鴻長企業及Super Pioneer等機構。聯想集團解釋出售原因時表示,個人計算機業務與現有手機業務屬兩種截然不同的業務,取得協同效益的空間相對有限。當時該舉動曾被行業稱為“丟包袱”。
讓聯想集團扼腕的是,由于3G網絡的推廣,PC產業開始逐漸向手機設備轉移,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滾滾而來。最終,在賣掉聯想移動的22個月后,聯想集團又以2億美元將其回購,宣布重新進入手機市場,楊元慶當時的想法是“不想缺席移動互聯網”。
就是這一賣一買的22個月間,聯想失去了PC巨頭占領移動互聯網山頭的絕佳機遇。2010年,聯想集團調整戰略,將蘋果列為移動互聯網市場唯一瞄準的對手,但慘遭敗績。2011年3月底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市場占有率已達13.8%。從廠商份額來看,第1季度聯想銷售83萬部智能手機,環比增速已降至5.1%。聯想所占據4.2%市場份額,與其假想敵蘋果的8.4%相比,依然保持較大差距。
曾想憑聯想樂Phone和樂Pad定乾坤
聯想集團曾表示,憑借一款樂Phone手機和一款樂Pad,做到年手機出貨量超過100萬部,可惜任務并未達成,聯想移動業務也隨之換帥。

聯想樂Phone遠沒有取得預計的成績
時至今日,聯想集團不得不再次調整戰略。楊元慶稱,之前聯想的移動戰略并不成功,主要原因為同蘋果一樣過度依賴單個產品,而最近聯想內部已經對此戰略進行了調整,采取“多款產品打天下”,與包括蘋果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競爭。
由此可以察覺出聯想集團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仍不清晰。聯想在移動終端上的角色被動,操作系統和生態鏈均未掌握,這無法支撐其向一流科技企業看齊。而聯想集團僅僅借用Android開放政策,作為其大眾化的使用者之一,這使得其在與其他廠商的競爭中難以獲得優勢,難免成為智能手機中的泛泛之輩,要挑戰蘋果的市場地位和用戶認可度仍然充滿未知。
聯想押寶移動互聯
在傳統PC行業,聯想有著不錯的表現,市場份額也證明了它的確不容被對手所忽視。但縱觀近幾年聯想的種種舉措,卻很難讓人對其有所期待。七年前,聯想收購IBM的全球PC業務,其中就包括ThinkPad筆記本,幾年下來,我們很難說這項巨資的投入是不是能算得上成功。在此后,聯想還做個許多件“大事兒”。打算推出抗衡微軟XBOX360和索尼PS3的eBox,這款本應在2010年就發布的產品,時隔一年之后依然杳無蹤影。當然,在聯想“大產品”中,自然少不了那個號稱賣不過iPhone就算失敗的樂Phone,而時至今日,聯想樂Phone幾乎成為了業界笑料。
作為一個大多數人眼里的國際大公司,聯想的面子工程的確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規劃宏大到夸張的發布會,種種上市前的大放厥詞,都讓聯想很多產品總是會成為了聚集鎂光燈的地方。但這些產品其中很多后來并沒有禁受住時間的檢驗。
#p#
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的樂Phone
聯想樂Phone是聯想集團在2010年發布的一款舉足輕重的產品,這一點我們從它的營銷規模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從聯想樂Phone發布之前,這款產品就給人帶來了不同的味道。在國家體育館召開的發布會,不僅在會場的選擇上非同一般,邀請的嘉賓陣容強大,韓寒、黃健翔、張儷為它助陣。可以說,聯想樂Phone有著一個美好的開場。

聯想樂Phone的外觀成為了唯一被用戶認可的一點
因為價格上的優勢,時任聯想集團CEO的楊元慶曾在聯想樂Phone剛剛發布之際放下豪言,“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誠然,我們要對這樣的豪言壯語表示肯定,同時也的確希望有朝一日國產手機廠商真的可以成為這個行業的主導者。但豪言壯語往往最后都會變成別人的笑柄,聯想樂Phone即如此。
在聯想眼里,聯想樂Phone有著當時絕對旗艦級的配置,同時就算與水貨相比也同樣不遜色的價格優勢。同時,聯想樂Phone的四葉草頁面也為了吸引了不少眼球。一款手機如此,可能沒有人會覺得聯想樂Phone不會有驕人的成績。但事實是,聯想樂Phone并沒有獲得最后的成功。
雖然有著旗艦級的配置,但系統優化卻相當差勁。它的規格與HTC Desire、谷歌Nexus S相當,但后兩者卻被頌為一代經典,Android明星機型。反觀聯想樂Phone的體驗卻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四葉草界面雖然足夠吸引人,但使用上并沒有給用戶帶來太好的體驗,而且因為太過與眾不同,也拖慢了它的升級速度。讓聯想樂Phone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停留在Android 1.6。直到現在,也一直沒有追趕上主流的腳步。

聯想樂Phone S2真機

聯想樂Phone S2
那句“賣不過iPhone就是失敗”的結局可能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蘋果iPhone 4長期無貨,直至16GB和32GB退市也沒有降價。前不久所推出的3999元8GB版iPhone 4再次成為了哄搶的對象。再來看看聯想樂Phone,價格只有原先的一半。隨后推出的數個版本樂Phone也沒有太好的表現。可以說,聯想踏出的第一步以慘敗收場。但這次失利是不是給它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曾占先機的聯想樂Pad
早在2010年CES大會,聯想Ideapad就已發布。但可能是2010年把聯想樂Phone作為重點,聯想Ideapad直到今年才正式上市,現在叫樂Pad。而在它上市的時候,蘋果已經憑借iPad和iPad 2搶占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和業界標準的時候,三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在平板電腦的市場發布的產品愈加成熟和優秀。在這樣的時候,聯想樂Pad姍姍來遲。
本可以搶占市場先機的聯想樂Pad卻因為種種原因成為了這個市場的后來者,結局也如它進入市場的時機一樣,并沒有什么傲人的成績。甚至沒有給平板電腦市場帶來任何波瀾。

聯想樂Pad S2
經歷了聯想樂Phone和樂Pad的失利,聯想在移動互聯方面讓人看到了它的思路不清晰和對市場的不了解。聯想還在用傳統PC行業的配置、價格來吸引消費者,但與市場不同的是,各家廠商同樣的產品會因為優化的差距產生天壤之別的體驗。而這一點是聯想所沒有考慮到的。這就是為什么5000的蘋果iPhone 4賣不過只有它一半的聯想樂Phone。這同樣也是為什么蘋果可以只比大多數廠商早半年進入平板電腦市場,但卻讓后來者再也無法取代它的位置。
聯想“移動互聯網樂生活”戰略暨新品發布會
在聯想樂Phone S2和新一代樂Pad上的策略已經不同于此前,它更重體驗。甚至在聯想樂Phone S2都沒有采用時下熱門的雙核處理器。兩個系列的新產品依然搭載四葉草頁面,但在短暫的試用中發現它的流暢度已經提高不少。雖然與蘋果以及三星還有著明顯的差距,但與前一代產品相比已經是較大的進步。至于聯想是不是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經押寶移動互聯的聯想,如果在未來在戰略上出現失誤的話,所承受的損失可能會更加巨大。
發布會上展示聯想樂Phone S2
【51CTO評論】相比聯想在樂Phone和樂Pad上的高調宣傳,這兩款產品的市場表現可以說“狠狠扇了聯想一記耳光”。除了本文中所分析的那些原因,小編認為聯想的最大錯誤在于妄圖把自己在PC互聯網的地位平移至移動互聯網。什么“本土企業的驕傲”,什么“國際化大集團”這類在PC時代扣在聯想頭上的高帽讓他們有點找不著北,在自己毫無優勢毫無經驗的移動互聯網領域,沒有沉下心來以空杯心態細細耕耘,而是一出手就展示其財大氣粗的范兒。市場已經給了聯想教訓,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希望聯想能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失利,在即將爆發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