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協作2.0:從知識庫到人才共享
原創【51CTO獨家特稿】企業內部的管理與協作是一個長期的話題,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發展起來之后,具有跨地域組織結構的企業越來越多,內部溝通管理的效率成為很多企業關注的話題。最早,企業主要是解決溝通的問題,從最早的電報、傳真,到電子郵件的流行,每一次技術的進化都讓溝通的速度和效率進行了一個等級的提升;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又發現,自己的知識、經驗、客戶關系等信息的積累,也需要一個管理傳承的平臺,于是從最傳統的FTP做文檔共享,到一些內部的博客、維基、論壇的內網系統搭建,到微軟SharePoint這種整合式的門戶平臺,加上很多具有針對性的OA、CRM、財務、考勤等系統,都是企業內部管理與協作這方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然而,很多時候企業在應用這些管理協作解決方案之后仍然會感到困惑,因為員工們并沒有按照之前預想的那樣去積極的使用新上線的系統,而是在大部分時候仍然使用老法子做事兒。尤其對于從小規模逐漸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而言,這種情況相當多見:員工們習慣了做什么事情都走郵件,通訊習慣了打電話或直接靠吼,文檔溝通還是用郵件將一個個的word和excel文檔發來發去,開不完的會議占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時間,在那些“成功案例”里面的“效率提升30%”甚至“效率提升一倍”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
當然,成功建立起高效的分享平臺的企業也很多,這其中,有微軟、百度這樣的大型技術企業,也有很多技術起家的創業公司。然而,這對于非技術背景的企業則變得比較困難。大廠商們提供的OA、CRM、SharePoint等系統會要求企業在初期付出一定的成本,還會要求有專門的IT人員來部署維護。一般的中小企業,如果不是從事IT技術領域的業務,是不可能有能力滿足這種技術方面的需求,所以一般都會尋求第三方外包力量的幫助。大服務商的服務價格往往比較昂貴,而且不會做中小企業的單子;即使是這些大服務商的合作伙伴,其服務費用往往也不低。雖然在中國有很多廉價的第三方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相對山寨的解決方案,不過結果往往是后續的技術支持跟不上,既無法更新,也難以遷移,有很多長期的問題。而且無論用哪一種第三方的服務,由于服務提供商未必能夠準確的捕捉到企業內部的真實需求,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這里面存在兩個問題:
1、只是提供一個工具是不夠的,企業員工作為新工具的用戶,需要引導和培訓才能讓他們到新平臺上做分享。
2、這種工具如果需要較多的IT支持,比如涉及到購買服務器、安裝部署應用等,則大大降低了它的普適性。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轉變。
1、隨著Facebook、Twitter在國外,人人網、微博在國內的發展和流行,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尤其是年輕一代,開始將分享與溝通視為一種常態。社會化網絡的溝通方式是碎片化而易于參與的,信息默認是開放并流通的(比如我在做些什么,別人默認應該是能看到的),這是一個信息透明的環境。因此,這些用戶在企業當中工作的時候,也會認為信息應該是共享與透明的,從而無需再對這些用戶進行這種概念的培訓。
2、對于IT支持的問題,我們現在有云計算來解決。所謂云計算的概念之一,就是不需要部署配置,不需要有專人監控維護,只要注冊一個帳號,付費或者免費,直接就可以使用想要的服務。
社會化和云計算在終端消費者市場已經有了不少積累與成功案例,所以,在整個IT消費者市場的影響之下,現在企業內部管理與溝通也在朝著兩個方向發展,整個趨勢被稱為“企業2.0”(針對專門的領域,還有“政務2.0”等說法)。無論是Salesforce的Force.com也好,Google Apps也好,微軟的Office 365也好,都是“社交、移動、云計算”的企業服務。之前51CTO的專題也介紹過很多在線的企業協作平臺,其中有不少平臺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用戶。
今天,筆者受邀參加了華美宏大的一個企業轉型方案發布會,會上對于企業2.0的實現理念有相當深入的討論。華美宏大是美國宏道(BroadVision)在國內的子公司,其總裁兼CEO陳丕宏博士(個人博客)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做企業內部溝通管理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在微軟SharePoint推出之前就開發過類似的產品。企業2.0方面,陳丕宏博士提出了SET的概念(Social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社交企業轉型),相對應的實現則是名為明晰谷(ClearVale)的在線服務。
陳丕宏博士
“對于知識密集型企業,他們會越來越意識到知識共享的重要性。”華美宏大大中華區總經理吳陵舉了一個例子:“好比十多年前911事件之后,有人質疑到,這么大的一次恐怖活動,難道CIA在之前完全不知情嗎?結果事后發現,CIA之前已經收集到了很多相關的線索,比如有人在學習開飛機,有人在組織聚會等等,但是這些信息全部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唯一有可能看到這所有信息的人只有一個——就是CIA的部長。可是他沒有看到。所以事后CIA痛定思痛,總結經驗,開始在內部用維基系統進行一些信息的共享,如果信息不是做了特別限定,內部成員都可以看到。這樣之后,他們有效的阻止了后來的幾次恐怖活動。”
企業的社會化轉型,其實是一種觀念的轉變。用郵件還是用博客、維基、微博,這種方式都是次要的,其根源在于,信息的默認狀態是鎖閉還是共享。“傳統的企業管理觀念,我們覺得所有人都是壞人,所以只有我覺得可以讓你知道,發郵件給你,你才可以知道;”陳丕宏博士說道,“而新的企業管理觀念,我們需要覺得大部分人都是好人,除非我覺得你不能知道,否則所有信息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
明晰谷在歐美、亞太地區已經運行了數年,進入中國是差不多2009年的事情,不過一直進行的比較低調。這次發布會上,華美宏大邀請了兩個已經使用了明晰谷的企業用戶:一個是目前有500多員工的北大縱橫,一個是在全球已經有7000多員工的海輝軟件。北大縱橫目前的大部分企業內部交流已經在明晰谷上運作,而海輝則是剛剛進入第二個月的使用期。另外,美國宏道和華美宏大自己內部也在使用該系統,陳丕宏博士表示“這是我唯一使用的一個自家產品”。
“目前,我們這個服務主要針對三種類型的企業,”陳丕宏博士介紹到,“第一種,是知識型企業,比如北大縱橫這樣的;第二種,是服務型企業,好比海輝;第三種可能令不少人感到意外,是接觸型企業,就是好比零售、銷售這樣的行業,因為這種行業牽扯到很多用戶的反饋,以及來自基層員工反饋的、跟地域或某個零售點環境有關的因素,是公司領導層不可能去了解并作出指示的,所以更加需要每一個員工貢獻他們的知識經驗,協助決策。”
就功能而言,明晰谷融合了博客、微博、維基、論壇、評論、調研、RSS等Web 2.0技術工具,再配合了文檔管理、任務管理、團隊管理等高級應用,乍看之下跟Google Apps和Office 365似乎差不多。不過,陳丕宏博士表示它們是有區別的:
“SharePoint解決方案從最初的設計上,是為了解決一個文檔共享的問題,所以它在各方面的設計上都圍繞著文檔;而明晰谷的設計原則,則是圍繞著人。其實你看任何企業內部信息的構成,其實是有三部分的:內容,人,以及空間。之所以叫商業社交企業轉型,正是因為我們專注于人這個元素,而不是單純的建立一個文檔的圖書館。”
“而且,使用明晰谷并不意味著你要把之前部署的系統拋棄掉。我們和SharePoint也好,還是其他的一些OA系統、考勤系統、財務系統也好,都是可以進行集成的,而且單點登錄(SSO)也很容易實現。”陳丕宏博士補充道。“你要跟企業外部的客戶或合作伙伴溝通的話,仍然可以使用電子郵件的方式。而我自己現在在企業內部溝通,除非是只有董事會成員的內部討論,否則都不用電子郵件了。至于社交網絡之間的溝通問題,現在業界也在發展一些通用的API標準,我們一直在跟隨的。而如果你有一天不想用我們這個產品了,我們會幫助用戶將之前所有的內容打包下載,不用擔心鎖入的問題。”
總之,如果你還沒有聽說過明晰谷這個產品的話,不妨去試試看。筆者自己去申請免費版試用了一下,感覺界面風格和功能上跟Box.net和TeamBox有些類似,但是速度快很多,多半是因為用了新浪數據中心的關系(數據會定期與全球的數據中心同步)。明晰谷提供免費試用的版本,一個企業可以添加的人數不限,只是相比企業版減少了一半多的功能;如果需要,可以隨時切換到企業版本,切換后可以先免費體驗45天。付費方案則與Google Apps和Office 365類似,按照使用人數收費,每人一個月20元起。
試用版注冊地址(需要有一個企業郵箱帳號):
http://www.mingxigu.com/clearvale/mkt/zh/express.php
如果現在注冊的話,宏道目前正在全球招募有需求和有決心的合作伙伴,將挑選一百家企業提供免費的咨詢和實施方案。中國市場有十個名額,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明晰谷的官網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