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跨平臺開發覆蓋更多目標用戶
手機應用市場規模龐大
2011年是中國手機移動互聯網元年,中國手機用戶超9.5億,3G用戶超過3億。這一年,移動互聯網行業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家都在開發手機應用或手機游戲。隨便打開一個應用商店,就能發現里面收錄了數以萬計的應用,而且還在不斷增加當中。就在今年7月,中國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應用市場,份額達5.4%。
手機操作系統錯綜復雜
移動互聯網無論從硬件、操作系統、軟件,都存在激烈的競爭。硬件廠商之間的競爭已經不足為奇,而手機操作系統的競爭也是越演越烈,iOS、Android、WP將形成三足鼎立,而Blackberry、BADA、Megoo,也不甘示弱,以及下滑嚴重的Symbian、Linux、MTK、BREW依然擁有龐大的存量市場。此外還有Ophone、魅族、點心等Android的衍生系統。
整個手機操作系統市場處于諸侯亂戰,語言差異和標準不統一,給開發者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未來終端平臺可能會趨于統一,但由于存在利益之爭,道路還非常漫長,至少三國爭霸的局面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應用開發成本居高不下
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手機操作系統,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一直處于無奈狀態,任何人都希望所有操作系統都能統一標準,但這只是幻想。擺在手機開發者們面前的現實是你必須從中做出艱難的選擇,并且堅持用它,直到精通為止。
開發者可以選擇專攻一種操作系統,而企業主們顯然不太愿意。對于企業而言,最為寶貴的就是用戶資源,當前移動互聯網炒得火熱,但仍然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布局、圈地、搶用戶。誰擁有最多最忠實的用戶,誰將享受日后的移動盛宴。
現在擺在所有企業面前重要的難題,就是平臺適配與開發成本成正比,平臺適配越多,開發人員越多,開發成本越高。即便是富有遠見的企業,在選擇平臺時,也繞不開iOS和Android,以及越來越近的WP7。
移動跨平臺開發的由來
如果只需開發一次,就可以適配各個手機操作系統,那么可以給企業減少大量的人員投入,從而有效降低開發成本。移動跨平臺開發的原理,在于通過底層適配打通各個手機操作系統,在應用層實現不同操作系統的標準統一,實現一次開發,全平臺適配,即從而覆蓋更多的目標用戶。
移動跨平臺開發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公司在做,但由于整個行業環境的問題,加上開發技術和產品性能都不夠成熟,移動跨平臺開發沒有得到很好的市場反響。
移動跨平臺開發的現狀
隨著Adobe公司宣布停止移動版Flash的開發,以及傳聞微軟不再更新Silverlight,HTML5的發展前景普遍被業界看好,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開始關注和了解HTML5。
HTML5作為***的HTML標準,雖然目前還只是草案,但是已經得到了微軟、蘋果、谷歌等IT巨頭的大力支持,國外主流瀏覽器的新版本均已經支持HTML5。HTML5的優點很多,但***的優點就是跨平臺。iOS、Android、WP7都內置了WebKit內核的瀏覽器,而Webkit可以很好的支持HTML5,所有HTML5開發的應用和游戲,可以運行在上述三大智能平臺中。
國內外已經有一些公司,已經完成了跨平臺移動開發技術,支持HTML5+CSS3,解決了以往跨平臺開發面臨的諸多問題,產品性能和體驗得到了全面提升,可以與Native應用相媲美。
移動跨平臺開發的未來
HTML5正在受到追捧,正如Strobe的創始人Charles Jolley所說,在未來的幾年里,HTML5將在移動電話,PC和電視的應用開發中占據主導地位。
由此相信,基于HTML5的跨平臺開發技術將逐漸盛行,為開發者解決最為麻煩的平臺適配問題,屆時開發者只用關心用戶需求,而不用過多考慮平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