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戰典:5年內黑客攻擊事件總結
黑客攻擊事件:2007 愛沙尼亞遭網絡戰,網上銀行陷于癱瘓
2007年,愛沙尼亞的政府和商業網站遭到大規模網絡攻擊。攻擊時間持續數周,導致愛沙尼亞人無法在網上處理銀行賬戶和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愛沙尼亞執法部門通過調查發現,網絡攻擊源自俄羅斯,并要求俄執法部門協助捉拿和審判犯罪嫌疑人。但俄羅斯政府斷然否認其應承擔任何責任,認為愛沙尼亞執法部門提供的證據不充分。
愛沙尼亞是北約成員國,根據《北大西洋公約》有關條款規定,針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攻擊都可視為針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據此,北約向愛沙尼亞派出了技術顧問,以幫助其消除網絡攻擊帶來的損害。但除此之外,北約不知如何是好,并沒有進一步采取任何正式的外交或軍事行動。
黑客攻擊事件:2008 俄格網絡戰,政府機構運作陷于混亂
2008年8月,俄羅斯就實施了一場與常規戰結合的網絡戰。當俄軍越過格魯吉亞邊境時,還運用了大規模“蜂群”式網絡攻擊方式,導致格魯吉亞電視媒體、金融和交通系統等重要網站癱瘓,政府機構運作陷于混亂,機場、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網絡崩潰,急需的戰爭物資無法及時運達指定位置,戰爭潛力受到嚴重削弱,直接影響了格魯吉亞的社會秩序以及軍隊的作戰指揮和調度。盡管俄羅斯的網絡戰實力不俗,但由于網絡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人手中,俄羅斯的網絡戰并沒有經受真正的考驗。
黑客攻擊事件:2009 不知名對陣韓國和美國
在2009年7月的3天中,韓國大量日報、大型在線拍賣廠商、銀行和韓國總統的網站 ,以及白宮和五角大樓的網站受到分布式拒絕服務的多輪攻擊,逾16.6萬臺電腦受到影響,這些受控電腦分布在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當中,而數量最多的受控電腦分別來自韓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英國和越南等國。
黑客攻擊事件:2010 伊朗遭“震網”蠕蟲病毒,核計劃將至少倒退2年
2010年9月,伊朗聲明,其核工業和科研設施遭到“震網”(stuxnet)蠕蟲病毒的攻擊。“震網”病毒被計算機專家深入分析后判定為可能是全球第一種投入實戰的網絡武器。據全球最大網絡安全公司賽門鐵克公司統計,伊朗成為“震網”病毒的重災區有資料顯示,攻擊造成分解同位素的離心機出現故障,伊朗核計劃將至少倒退至2年前。就效果而言,此次電腦病毒攻擊不亞于一場軍事戰爭。
黑客攻擊事件:2011 韓國遭遇大規模網絡攻擊,3500萬名用戶的個人信息被盜
2011年7月29日,韓國通信委員會聲稱,黑客襲擊了韓國一家門戶網站和一家博客網站,涉及高達3500萬名用戶的個人信息。這可能是韓國迄今為止遭到的最大網絡攻擊案。有報道稱,韓國門戶網站Nate和博客網站賽我網(Cyworld)遭黑客攻擊,兩家網站用戶數量分別為2500萬和3300萬人,約有3500萬名用戶的信息外泄。
根據得到核實的受損情況,被泄露的信息包括未經加密的用戶名、用戶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和經加密的密碼、身份證號碼等等。韓媒稱,由于用戶姓名和電話號碼大量被泄露,有可能出現利用這些個人信息的電話詐騙、發送垃圾郵件等非法行為。
黑客攻擊事件還在發生,這令很多大的企業措手不及,同時又憂心忡忡,最近數月,韓國多家金融企業遭遇了一系列黑客攻擊擊事件,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