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快樂?!三星與蘋果的畸形戀
戀愛中的男女,喜歡用“冤家”來形容關系的親密。這個詞用來形容眼下蘋果和三星的關系,再貼切不過!
蘋果
三星的模仿真討厭,我起訴。在美國起訴,在韓國起訴,在澳大利亞起訴,在德國起訴,軟件專利、硬件專利、設計專利,各個擊破。
三星的品質真不錯,LG 的顯示屏會摔碎,三星質量鋼鋼的。三星產能也不錯,能跟上我全球擴張的步伐。
三星
蘋果的設計真不錯,我模仿。手機模仿過來 85 天就能賣出 500 萬臺,平板電腦模仿過來,全年也能賣 750 萬臺了,坐實了 Android 平板老大位置。我跟緊你的步伐,你吃螃蟹,我吃蝦米。
蘋果也真挺煩人。到處告訴手機專利侵權、平板專利侵權,難道你真想霸占平板市場到 2020 年?
好,就此打住,不貧了。蘋果和三星“水乳交融”的程度可以從兩個數據中看出來。
iSuppli 分解了蘋果的供應鏈(見下圖),發現均價 560 美元的 iPad 生產成本是 178 美元,其中三星壟斷了核心配件處理器、閃存、DRAM 內存的供應,合計約 45.68 美元,占配件成本的 26%。顯示屏是配件支出中的大頭,占比達到 40%,這一塊業務沒有被三星壟斷,蘋果向三星、LG、愛普生等進貨,假設三星在這一塊業務占比是 10%。那么占比達到 36% 的三星供應鏈,對蘋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星在工藝方面的精湛和穩定的產能,更令蘋果無法拒絕,《韓國經濟日報》年初報道今年蘋果將成為三星***的客戶,2011 年蘋果將在這條生產鏈上付給三星 78 億美元。
另一個數據是,據三星 2010 年年報,蘋果是僅次于 SONY 的三星第二大客戶,去年蘋果支付給了三星 57 億美元來購買元器件。在歐洲債務危機影響下,Intel、高通、臺積電都紛紛調整了電子元器件的出貨預期,三星借助蘋果的強勁增長,將減輕全球經濟疲軟帶來的出貨壓力;相反,如果與蘋果交惡,將難以避免走上 Intel、高通下調產量預期的道路——最明顯的例子是 LG,由于 LG 顯示屏在蘋果“墜落測試”(drop tests)中質量沒有過關,蘋果把液晶面板供應鏈轉向三星、奇美尋求供貨,導致 LG Q3 銷售目標可能無法完成。
不過水乳交融的關系絲毫沒有影響蘋果保護專利的決心。蘋果首先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起訴三星的時候,指出了三星 Galaxy 系列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外觀、產品設計、包裝、用戶界面方面侵犯了蘋果專利,ITC 隨后判決三星要向蘋果預先出具未上市的新產品,而蘋果不用。隨后蘋果在澳大利亞和德國打贏了官司,兩國法官頒布禁令,三星 Galaxy Tab 10.1 平板無法在澳大利亞和歐盟銷售。
三星在應訴的態度上,剛開始針尖對麥芒,要求美國停止進口蘋果產品(美國本土不生產零件不組裝整機,所以是“進口”),后來撤回了訴訟。在供應鏈方面,三星雖然有很大話語權,但仍然受制于“乙方”的地位,不會也不可能率先切斷蘋果這條價值 57 億美元的供應鏈。相反,當蘋果試圖切斷這條供應鏈條時,三星通過降價的方式來挽留。
可以預見,未來當蘋果找到***的供應鏈替代者,步步進逼的專利訴訟不斷獲得成功時,即是兩位戀人的分手之時,終結這一場畸形戀。不過以三星在閃存和 DRAM 內存領域的壟斷地位,分手大結局還得像韓劇那樣盼呀盼,也有可能盼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