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標準尚未統一 盲目建設遍地開花
“云”中的服務器可以是物理機器,也可以是虛擬機器。高級的“云”通常包括其他計算資源,如存儲區域網絡(SAN)、網絡裝置、防火墻及其他安全設備。云計算是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是繼個人計算機(PC)、互聯網(Internet)應用之后的第三次技術變革。但由于缺乏標準,用戶很難在紛繁復雜的市場條件下,將自身需求和現有解決方案和服務結合起來,造成盲目建設。
標準尚未統一
云計算作為科技業的下一次革命,它帶來了商業模式和工作方式的根本性改變。云計算整個產業分成三個領域: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各個云計算領域的廠商為了云業務發展紛紛推出不同的平臺和標準,由于各個廠家的技術特點不盡相同,解決方案也有較大差異,從架構到服務保障尚無統一標準,使得云與云間的信息交互存在屏障,給云計算的部署帶來麻煩,很容易被廠商技術鎖定。
各大廠商各自為政,市場宣傳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再加上云計算領城服務提供商水平參差不齊,市場競爭異常混亂,在商業利益驅使下,市場上不乏生搬硬套,掛羊頭賣狗肉之流。
經過3年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準備,中國的云計算也開始進入務實發展的軌道。但中國的云計算實踐目前還面臨很多問題,“理念清晰,操作模糊,八仙過海,云里霧里。” 這是業內專家對中國云計算現狀的描述,缺乏統一的“云計算標準”已嚴重制約了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未來3年中,云計算應用將以政府、電信、教育、醫療、金融、石油石化和電力等行業為重點,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采用,市場收入規模也將從2009年的92.23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606.7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87.4%。
盲目建設情況普遍
現階段云計算前進步伐勢如破竹,云計算標準建設滯后非常明顯,由于缺乏標準,各行各業在建設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時候就會產生信息交互方面的問題,各種應用之間不能協同工作,導致計算資源不能有效共享,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同時,由于缺乏標準,用戶很難在紛繁復雜的市場條件下,將自身需求和現有解決方案和服務結合起來,造成盲目建設。
筆者認為,云計算對于經濟、科技和安全產生的重大影響不言而喻。以美國為首,眾多發達國家針對云計算的發展都做出了長遠的規劃。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建立起自主的標準體系,對規范整個行業,提高行業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云計算標準的制定不僅影響到國家的競爭能力,它還將對信息產業的變革產生重要影響,而標準的不統一已經成為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瓶頸。#p#
Link:開放數據中心聯盟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是一個獨立的 IT 用戶協會,由全球在IT應用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組成,致力于提供統一的愿景,滿足長期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基礎設施要求。為實現這一目標,該聯盟創建了獨立于IT廠商的開放數據中心應用模型,并與業界一道制訂云計算標準。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會員將利用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應用模型,指導數據中心采購決策,并規劃數據中心的未來部署。
自成立初的七個月時間里,該聯盟會員數量增長達四倍之多,目前已有超過280家來自全球的IT應用領先企業加入聯盟,這些會員全年累計的IT預算支出超過1000億美元。該聯盟董事會的成員是來自全球12家IT應用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包括中國聯通、寶馬、凱捷咨詢、中國人壽、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洛克希德·馬丁、萬豪國際集團、澳洲國家銀行、Terremark、迪士尼集團和瑞士銀行。
目前,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正在與業內相關標準組織和廠商共同將用戶需求轉化為以行業標準為基礎的、可實施的解決方案。 同時,開放數據中心聯盟也對業界不同標準化組織的權限和職責加以說明。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