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虛擬化部署實踐
網絡虛擬化還能用來平攤被過度使用的資源上的通信量。舉個例子,假設兩個應用程序在交換一大批數據,諸如數據庫和查詢系統。IT人員可以把這兩個應用程序轉移到虛擬機上,并由同一臺虛擬服務器作主機,然后在服務器上建立一個虛擬網絡聯通兩臺虛擬機。這使得兩臺虛擬機在交換數據時,根本不用經過任何數據包。
當然,這一概念也同樣適用于網絡硬件。使用虛擬網絡硬件能夠騰出物理網絡交接器的端口。
第二網絡虛擬化是隔離性的。出于安全考慮可能想讓某些路由協議只針對特定網絡區(qū)域。許多路由協議或是通信類型可以進行隔離。IT人員可以隔離服務器骨干通信。或是用另一種方法,隔離HTTP通信,使它避免與其它類型數據包接觸。
第三合并端口,前面已經提到過多臺虛擬機使用單一NIC的情形。那是可以用來提高利用率的合并模式之一。不過,合并還能用來提升性能。
網絡虛擬化給網絡增加了提取層和一些復雜度,因此多數網絡虛擬化供應商都會針對部署程序給出一套***實踐指導。***實踐內容應該是因產品而異,但其中一條,卻是不論產品差異,IT人員都要謹慎遵循的。那就是,了解網絡的性能!
創(chuàng)建外部虛擬網絡時(使用物理網絡元件的虛擬網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架設虛擬網絡之前和之后都要讀取網絡性能的基準數據。對虛擬網絡的性能測定不僅在架設當時要立即執(zhí)行,而且之后也要定期進行。
即使網絡監(jiān)控軟件能夠觀察到虛擬網絡通信,但也只有虛擬型監(jiān)測工具才能反映出全局圖景。比如,不是專用于虛擬化環(huán)境的網絡監(jiān)控軟件可能顯示不出虛擬網絡各部分,或者即使顯示得出這些內容,但識別不了它們是否是虛擬化內容。實際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網絡虛擬化類型,以及使用的監(jiān)控軟件。
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像路由器之類的網絡部件通常只在三個不同層面起作用:硬件層,軟件層,和控制框架層。實施虛擬化方案的層面會極大影響到虛擬網絡對管理軟件的可視度。比如,如果軟件更新允許當地路由器支持虛擬網絡,那么該路由器很可能隱藏來自任何管理工具——并非度身訂做的網絡監(jiān)控工具——的所有與虛擬網絡相關的通信量。
網絡虛擬化能帶來巨大利益。切記,在部署網絡虛擬架構時,要遵循推薦的***實踐操作,才能取得***的效果,避免對網絡性能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