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萬能遙控器:Android
5月11日的第四屆谷歌 I/O大會成了谷歌向對手全面宣戰的時刻,僅僅把Android理解為一款手機和平板電腦操作系統的觀點已經過時了。
這次大會上最能體現谷歌野心的無疑是“Android@Home”。在谷歌的計劃中,它將出現在這樣一個未來場景里:大多數家電產品都可以運行 Android系統,而Android@Home將成為不同電器之間的交互協議。即便是諸如燈泡這樣的簡單設備,也能通過無線技術與 Android 控制系統相連接。
Android變成了一臺萬能遙控器。
在這樣的設想下,手機、平板以及其它移動設備,憑借不同的App應用程序,就可以操作和控制所有的家用電器。當然,要實現這一點,谷歌必須得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家電廠商的支持,讓它們愿意在各自的產品中安裝Android控制系統。
為了確保更多其它制造商也能生產出合乎要求的Android外設設備,谷歌公布了Android硬件的“指導原則”,這是一套硬件+軟件的設計方案,被稱為ADK。一如既往的,它可以免費使用。
與此同時,這家公司吸引合作伙伴加盟Android陣營的行動也正在展開,那就是Android的云服務。
5月11日公布的Android云服務不僅有應用程序和圖書,還包括了電影服務和音樂服務。其中電影租賃的平均價格是1.99美元,高清片源也僅需要4.99美元,這些內容都放置在谷歌自己的服務器中,通過互聯網,可以傳輸到任何一種Android設備上。
正處在Beta測試階段的Google Music允許用戶免費上傳2萬首歌。可以斷定,在絕大多數用戶看來,這樣的容量與“無限”沒什么兩樣。這是與蘋果iTunes和亞馬遜音樂商店的“在線購買”完全不同的模式,Google Music暫時還沒有自己的音樂商店,它的內容來源于用戶自行上傳,通過訪問上傳者的賬號才可以播放。
這是因為谷歌還沒有完成與唱片公司的談判。按照科技網站All Things D的報道,唱片公司曾要求谷歌向用戶收取每人至少30美元的年費,但是谷歌沒有答應。
在尚未與唱片公司達成合作的前提下,谷歌直接啟動了音樂服務,它的優勢在于海量“云端”存儲空間、多客戶端同步訪問。用戶可以從很多其它途徑購買音樂,然后以Google Music這種更便捷的方式欣賞它們。
另外谷歌并未放棄Google TV。新版本的Android程序商店中將很快出現Google TV的專有應用,并且它還宣布,今年“會有更多品牌的Google TV設備推向市場”。
現在,谷歌還需要下第二步棋—更好、更統一的用戶體驗。Android陣營太分散,在硬件規格、屏幕分辨率、用戶界面(UI)等環節的不統一,為用戶和開發者帶來的困擾由來已久。這在Android設備日激活量達40萬臺、激活總量達1億臺的今天,越來越成為一個問題。
對此谷歌寄希望于IceCream Sandwhich—下一代的Android操作系統版本。這個操作系統將同時運行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一改眼下谷歌手機和平板使用不同操作系統的現狀。如果一切順利,IceCream Sandwhich會擁有更為豐富但統一的UI,確保用戶的使用體驗,并且減輕開發者負擔。谷歌預計2011年四季度推出該版本,屆時LG、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AT&T、沃達豐、Sprint、三星、HTC和Verizon等多家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的用戶都可得到谷歌統一推送的升級服務。
谷歌希望人們的生活從此陷入Android的包圍。從統一的用戶體驗,到形形色色的Android設備,從手機到平板電腦,從電視機、音響到電燈泡。如果可能,甚至還可以包括一只使用Andorid手機控制的抽水馬桶。
Android可真是谷歌的明星。如果這一設想能夠實現,對于這家擁有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卻陷于與微軟、蘋果和Facebook競爭泥潭中的公司而言,或許真是突圍而出的絕好時機。
憑借Android如今在移動設備領域的號召力,谷歌要立刻找到一兩家“小白鼠”并不困難。照明科技廠商Lighting Science在大會上宣布,將于年底前發售支持Android 控制的電燈泡,只要在客廳中裝上光線傳感器,并且與可調節亮度的燈泡結合,就可以讓家中維持舒適的亮度;另一家名為Project Tungsten的公司則帶來了一個小盒子,它可以接入音箱等家用影音系統,通過內置應用程序播放存儲于谷歌服務器上的音樂。
然而接下來,谷歌如果真要想如愿以償的話,面對的將是一項龐大工程。在家電行業,“通用遙控器”的設想由來已久,卻從未實現,迄今仍然缺乏統一標準。它既涉及頻率轉換這些復雜的技術問題,也與家電廠商們各自為戰的競爭態勢直接相關。在這樣的市場上,Android遇到的很可能是一塊鐵板。
谷歌應當吸取當初Google TV帶來的教訓。谷歌曾試圖將Google TV打造成家庭娛樂的核心,集合電視、互聯網瀏覽器、游戲機、高清播放器等多種設備的功能。然而大半年之后,無論是與合作伙伴的談判、市場的培養,還是內容的豐富程度,Google TV都顯得乏善可陳。在這個全新的生態鏈條面前,谷歌迷失了。一個令它苦惱的問題是,除了各平臺都有的 Netflix 以外,大多數視頻內容網站都屏蔽了 Google TV 的觀看權限。
過去10年,盡管谷歌的絕大多數營收仍來自搜索廣告,但它卻已由一家專注于搜索的公司轉變為業務多元化的互聯網企業。到今天這樣的趨勢尤為明顯。不論谷歌如何建立圖書、音樂以及旨在實現智能家庭的Android@Home這類新興業務的盈利模式,它都需要重新打量周圍,掂量和梳理自己與合作伙伴的關系。
重掌CEO大權之后,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拉里·佩奇試圖使谷歌的組織架構更適應于這種快速的變化。他任命了六位高級副總裁,分別負責移動、Chrome操作系統、YouTube視頻網站、搜索引擎、社交網絡以及廣告產品等六項核心業務,并直接向佩奇本人匯報。
從“Android@Home”等業務的推出上看,拉里·佩奇對于移動業務無疑抱有巨大期待。至少,他鼓勵創新和冒險,希望重新激發谷歌的活力,并且谷歌以搜索廣告為唯一核心業務的時代也能夠終結。
在粉絲們的眼中,谷歌仍然是一家令人激動的公司。在組建高速寬帶網絡、研發汽車、建造電站之余,它還冒出了控制所有的家用電器這樣的主意。要知道盡管微軟也早就提出了“智能家庭”,但也只不過暫時在蓋茨家實現了而已。
而在谷歌加入之后,情況會有所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