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故障:OSPF鄰居建立不成功
OSPF會在網絡上發送HELLO包,如果HELLO包里面有3個內容匹配的話,就會建立鄰居關系,首先是 HELLO包的死亡和更新時間,區域ID號,還有一個認證字段,可以這樣簡單理解,在點到點網絡中,相鄰的路由器通過發送HELLO包建立鄰居,鄰居建立后,才能發送LSA,LSR LSU DBD等更新數據包,在多路訪問網絡中 會通過HELLO包建立DR和BDR,路由器只與DR和BDR建立鄰居關系,發送更新LSA,與其他路由器使維持發現的two-away狀態。下面讓我們看看OSPF鄰居建立不成功的故障是怎么解決的。
網絡環境
在圖中的網絡中配置建立OSPF鄰居,兩臺路由器RouterA和RouterB同處于area 0,RouterA的IP地址為10.10.10.10/24,router-id為1.1.1.1,RouterB的IP地址為10.10.10.20/24,router-id為2.2.2.2,與RouterA處于同一網段,兩者端口的OSPF進程都為1。
OSPF組網圖
配置完成之后發現OSPF鄰居一直不能到達FULL狀態。
故障分析
步驟 1 分別對RouterA和RouterB的端口進行基本的配置,以RouterA為例:
-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0.10.10 255.255.255.0
- [RouterA] ospf 1 router-id 1.1.1.1
- [RouterA-ospf-1] area 0.0.0.0
- [RouterA-ospf-1-area-0.0.0.0] network 10.10.10.0 0.0.0.127
RouterB采用相同的配置,只是router-id改為2.2.2.2。
步驟 2 在RouterA上執行display ospf peer命令,檢查RouterA與RouterB之間的鄰居關系,發現OSPF鄰居不能達到FULL狀態。
以RouterA的具體顯示為例。
- [RouterA] display ospf peer
-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1.1.1.1
步驟 3 在RouterA上執行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命令發現RouterA接口的IP地址為10.10.10.10,掩碼24位。
以RouterA的具體顯示為例。
- [RouterA] 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 #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 ip address 10.10.10.10 255.255.255.0
- #
步驟 4 在RouterA上執行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ospf命令發現OSPF發布的地址掩碼為25位。
以RouterA的具體顯示為例。
- [RouterA] dis current-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ospf
- #
- ospf 1 router-id 1.1.1.1
- area 0.0.0.0
- network 10.10.10.0 0.0.0.127
- #
在RFC描述中要求:必須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接口上才能正常運行OSPF協議:
接口的IP地址掩碼長度≥network命令中的掩碼長度。
接口的主IP地址必須在network命令指定的網段范圍內。
所以發現RouterA的接口的IP地址掩碼長度為24,而OSPF進程中發布的接口地址掩碼長度為25,大于RouterA的接口IP地址的掩碼長度,因此配置完成之后發現OSPF鄰居一直不能到達FULL狀態。
----結束
處理步驟
在RouterA和RouterB上分別執行以下操作:
步驟 1 執行命令system-view,進入系統視圖。
步驟 2 執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進入OSPF進程視圖。
步驟 3 執行命令area area-id,進入OSPF區域視圖。
步驟 4 執行命令network ip-address wildcard-mask,配置區域所包含的網段。
步驟 5 執行命令return退回到用戶視圖,執行命令save,保存對配置的修改。
具體以RouterA的顯示為例。
- [Router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 [RouterA-GigabitEthernet1/0/1] ip address 10.10.10.10 255.255.255.0
- [RouterA] ospf 1 router-id 1.1.1.1
- [RouterA-ospf-1] area 0.0.0.0
- [RouterA-ospf-1-area-0.0.0.0] network 10.10.8.0 0.0.7.255
- [RouterA-ospf-1-area-0.0.0.0] quit
- [RouterA-ospf-1] quit
- [RouterA] display ospf peer
- OSPF Process 1 with Router ID 1.1.1.1
- Neighbors
- Area 0.0.0.0 interface 10.10.10.10(GigabitEthernet1/0/1)'s neighbors
- Router ID: 2.2.2.2 Address: 10.10.10.20
- State: Full Mode:Nbr is Master Priority: 1
- DR: 10.10.10.10 BDR: 10.10.10.20 MTU: 0
- Dead timer due in 30 sec
- Neighbor is up for 00:00:30
- Authentication Sequence: [ 0 ]
----結束
完成上述操作后,OSPF鄰居達到FULL狀態,故障排除。
案例總結
進行OSPF基礎配置的時候,要注意RFC所要求的滿足使用OSPF協議的要點。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