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應用發展越來越快的情況下,云管網的重要性也同樣與日劇增。目前新發布的S10500系列核心交換機作為H3C面向云管網的新一代核心產品,在架構、性能、虛擬化、多業務處理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正是重點圍繞著云時代園區網的需求發展來進行的。
【51CTO.com綜合報道】眼下,隨著“云”概念逐漸普及以及云應用的大量出現,云計算進入了快速發展期。IDC預測,未來四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將達1.1萬億元。云計算的飛速發展,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云計算模式中,用戶只有通過網絡,才能獲取到所需要的各種復雜、龐大的資源和服務。相比起服務器與存儲,更強有力的網絡對提升整個云計算應用的效率可能意義更為重大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云計算應用對網絡設備的要求和傳統的應用模式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在“云時代”來臨之際,無論是云數據中心內部的網絡,還是數據中心與終端用戶間的承載網絡,都需要針對需求的變化來不斷發展、適應。日前H3C新發布的S10500新一代核心交換機,就是網絡廠商針對云網絡應用做出的一個最新的舉措。
云網絡期盼技術變革
一提起云計算,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規模龐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群,對承載云計算的網絡在概念和內容上卻比較模糊。
從云計算本身來說,其網絡基本可分為三個部分:云端、云管、云終端。云端網主要指的是云數據中心內部實現服務器互聯的網絡,而云管網則是為讓更多人享受到云服務,將云與終端用戶連接起來的網絡,我們可以形象地理解為它是云終端與云數據中心之間數據傳輸的管道。H3C網絡產品線副總裁孫德和表示,就H3C看來,無論其中跨越的是城域網還是企業網,都應歸類于云管網的范疇。
以前很多人在認識上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在云計算的模式下,傳統的廣域網、局域網等概念已不復存在。對此,孫德和明確指出,雖然云計算給IT架構帶來的最大變化主要集中于數據中心內部與數據中心之間,但是從整個面向云的網絡整體來說,傳統的廣域網、園區網仍然會長期存在,并且會因為云計算的推動而不斷實現技術變革。
在云計算應用發展越來越快的情況下,云管網的重要性也同樣與日劇增。云管網作為傳遞云數據與云服務的管道,如果在性能與特性上無法跟上需求的腳步,勢必成為整個“云”的瓶頸。以往市場上主流的園區網核心交換機,基本都是在“云”大行其道前推出的產品,在滿足云應用需求上特點都存在相對滯后的問題,因此,尤其是擔任云管網“主力”的園區網,需要在硬件與軟件等更方面均實現明顯提升,來應對云應用的發展。這也是H3C瞄準這一層面推出新一代核心交換機S10500的內在出發點。
云管網核心面臨三大挑戰
既然云管網在云計算應用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一張能面向未來的網絡,究竟有著怎樣的需求特點,對核心網絡設備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從整體上說,為了更好的將云服務傳遞到終端,就必須有一個更強大的承載平臺。這張網絡必須具備更高的網絡帶寬,來滿足人們越來越多的視頻、3D等應用對網絡帶寬提出的更高要求。而且目前網絡與每個人生活已經息息相關的時代,更高質量的網絡也成為必然的要求。同時,在云計算模式下,網絡的規模更大,還要求網絡具備更簡化的管理維護、更強的擴展性、更豐富的接入方式、更完善的安全控制,從而滿足終端多樣化甚至物聯網發展需求,以及傳遞安全的云服務,防范各種威脅。
如此說來,能夠面向云的云管網核心設備需要在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首先是性能。無論是背板帶寬、接入密度,還是穩定性、安全性,都要能滿足規模不斷增長的云網絡需求。其次是虛擬化能力。云計算模式中一直強調虛擬化,而對于網絡設備來說,更強的虛擬化意味著網絡拓撲更簡單,擴展更容易,性能也更高,因此,這也是許多網絡設備廠商非常重視的關鍵點。另外就是多業務的融合能力。云管網上應用眾多,需求復雜,支持多業務才能更好地將云服務傳遞到終端用戶手中。
H3C網絡產品線副總裁孫德和表示,日前新發布的S10500系列核心交換機作為H3C面向云管網的新一代核心產品,在架構、性能、虛擬化、多業務處理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正是重點圍繞著云時代園區網的需求發展來進行的。
多項突破 成就新一代核心設備
瀏覽H3C新一代核心交換機S10500的性能特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多個業內的“首款”身份。包括首款支持多級交換架構的多業務核心交換機、首款支持四框虛擬化的核心交換機、首款支持線速40G接口的核心交換機,以及業界最全的一體化業務平臺等。這些,都使得S10500成為當前云管網層面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H3C網絡及安全產品部解決方案部部長康亮介紹,S10500采用了獨立的多級交換并發的轉發架構以及全分布式的多引擎的控制架構,這一架構在2009年H3C發布的數據中心核心交換機S12500上開始采用,并在實際應用中驗證了其領先性,這也是園區網核心交換設備領域第一次采用此類技術。而同時支持40GE和100GE以太網標準,在單槽位即可支持48個10GE接口的全線速轉發,則讓S10500在擁有更強大的背板帶寬,實現更高性能的同時,為未來應用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S10500實現了通過IRF2(第二代智能彈性架構)技術將4臺獨立的核心交換機虛擬化為1臺統一的邏輯設備的能力,也就是四框虛擬化。2009年H3C在S12500上率先實現二合一的IRF2技術后,這種網絡虛擬化技術成為業內許多廠商跟進的對象。此次S10500又率先將這一虛擬化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于云時代的網絡應用發展有著十分具體的意義。康亮表示,目前H3C S10500能夠實現橫向虛擬化,未來H3C還將致力于在網絡的各個層面上實現縱向虛擬化。
此外,S10500系列核心交換機還采用OAA(開放應用架構),集IPv4/IPv6轉發、MPLS VPN、應用安全、應用優化、WLAN、EPON、網絡流量分析等為一體,成為業界最全的一體化業務平臺。
H3C新推出的S10500系列交換機與在2009年推出的S12500系列交換機盡管在架構與帶寬密度上相類似,但定位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孫德和介紹,S12500的特點比如超大分布式緩存能力,精細化的QoS調度機制,融合增強型以太網等多方面均使其更適合作為數據中心內部網絡的核心交換設備。而S10500的定位則作為云管網的核心交換機,負責將數據中心計算的結果或服務提供給終端用戶。S10500所具備的各項突出特性,在園區網核心以及城域網匯聚等云管網應用中,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作用。
同時,孫德和強調,S10500還可以作為數據中心業務匯聚交換機,與S12500配合組建起強有力的數據中心網絡。此外,S10500還能擔當兩個云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設備。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S10500可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這使得S10500在市場中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IDC數據顯示,云計算服務將在2013年達到整體IT消費的10%,年收益高達442億美元。在5年內,云計算服務的增長態勢將十分強勁,平均年增幅達26%,是傳統IT行業增長速度的6倍。 不難想象,面向云的網絡將是未來需求的重點。
作為企業網、數據中心或者云計算數據中心市場的基礎構架的主流供應商。未來H3C還將繼續針對云網絡的需求特點,不斷推出不同層面的網絡設備,進一步完善面向云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迎接云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