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何時才能“斷奶”
說起嬰兒的“斷奶”,我認為主要牽涉到幾個方面。第一,在吃奶的嬰兒;第二,喂奶的母親或家長;第三,家庭或環(huán)境。斷奶的過程對嬰兒來說是件痛苦的事情,對家長又何嘗不是呢。
大學生,這個觸動著社會各個階層的群體,正在經受著難以想象的煎熬。他們困惑,迷茫,無助,痛苦和掙扎!當然他們也正努力尋找著突破口,讓自己成功走向職場,用他們獨有的智慧和付出體現自身的價值。
記得在我們高考的八十年代初,當你考入大學那是舉家歡慶并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考入大學將意味著一個人命運的完全改變,他們將擁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崗位,以及可能的美好人生。然而時代在進步,隨著大學升學率的不斷提高,大學生已經不是當年的珍稀寶貝,更是成了社會和家庭操心的一個問題。
大學生到底在想什么?
求學期間是應該安心學習還是積極為就業(yè)做準備?
家長為大學生做了些什么,應該做些什么?
社會又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成長環(huán)境?
大學生們是否已經“斷奶”?
他們應該什么時候“斷奶”?
所謂大學生的“斷奶”,就是讓他們由過多的依賴過渡到完全的獨立,打破原有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由以我為中心的自私轉變成能夠承擔相當的責任。而這種真正的轉變不是大學生一個人的事,更是家庭、學校、企業(yè)和社會共同的事。
首先,我們了解大學生嗎?
當今的大學生們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作為家長我們真的了解嗎?作為學校我們反思過嗎?做為社會我們理解過嗎?而作為大學生的你們醒悟過嗎?
在太多人的眼里,現今的大學生沒有理想和抱負,整天上網聊天、談情說愛、追求時尚、好吃懶做,貪圖富貴、不學無才!他們似乎處在就業(yè)漩渦的中心,卻又好似很安然。我相信這不是大學生最真實的現狀,我們缺乏很好的交流與挖掘,我們并不了解大學生內心真實的東西。問題在于,學校、社會和家庭真的去思考和創(chuàng)造過這樣的交流機會和環(huán)境嗎?也許當問題來臨時,有的只是抱怨和失望,莘莘學子怎么會是這個樣子的!
其次,大學生要不要“斷奶”?什么時候開始?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在于什么時候開始斷?
在日常當中,經常有一些朋友和我交流探討關于孩子教育的問題我經常和他們分享我對教育小孩的一些體會和感想。我有個非常漂亮和優(yōu)秀的女兒,她一直是我的驕傲。說她優(yōu)秀,并非只是因為她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而是綜合素質。記得在她還是2周歲時,我就鼓勵她獨立去樓下扔垃圾;三周歲時,在超大型百貨商場鼓勵她自己去找衛(wèi)生間上廁所并且記得回來的路自己回來;每次犯錯時必須讓她清晰問題所在并反思,并對其作出必要的懲罰。由于合理的引導和良好的環(huán)境的營造,讓她很小就比較獨立,這包括了思想和行為,更懂得如何承擔應有的責任和不自私。因此她也一直是個學校里的佼佼者,我也堅信她未來一定可以有比較良好的職業(yè)發(fā)展和順暢的人生旅程。
但是,太多的家長是沒有意識或不敢采用我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小孩的,日積月累導致了如今的大學生的現狀。我認為大學生的斷奶應從小開始,而不是大學時代,更不是即將畢業(yè)時或走向社會后。
再有,“斷奶”工程由誰來完成?
我個人認為,首先應該是家長。作為家長你要敢于作出斷奶的決策,更要懂得斷奶的方式。然而由于是獨生子女的關系以及家長心態(tài)的扭曲,他們不敢做這樣的決定,卻是加倍的喂奶,還總想著喂一輩子。要知道,你們這樣的想法其根本就是害了小孩一輩子!是你們讓他們喪失獨立,喪失進取,喪失責任,喪失機會,喪失未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定會得到驗證的事實。為什么窮人的孩子可以早當家?為什么城里的孩子在勤奮度、責任感、韌性、耐吃苦性、獨立能力、忠誠等很多方面無法和農村的孩子競爭?
其次,是學校和社會。通常,學校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其他的東西相對較少。我認為這不是問題,學校就是傳播知識的搖籃,問題在于傳播什么樣的知識是有效的知識,是對學生的人生和就業(yè)及職業(yè)發(fā)展是有益的。對于大學的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我沒有資格來說三道四,但社會、學生和家長的呼聲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所在。合理的知識武裝是學生能夠有效斷奶的重要基礎之一!
而作為社會,我們是否給到學生斷奶的機會?一個在嘗試斷奶階段的大學生,他一定有個適應的過程,他對其他食物一定會不適應,他的表現一定不會太優(yōu)秀甚至不合格。作為社會主體的企業(yè),是否給予了理解和耐心,給予了機會磨礪和成長?
再次,斷奶工程更應該有學生這個當事人來完成的。大學生如果沒有斷奶的意識,你就用遠含著奶嘴,永遠不能成材,更不用說成才。而意識來自于對自我的清晰認知,對社會需求的認知,對環(huán)境和現狀的認知,更來自于對未來職業(yè)的規(guī)劃和人生的規(guī)劃。
大學生似乎有很多問題,大學生就業(yè)更有很多障礙,但問題的根本不僅僅是大學生本身,更多的來自家庭、家長和社會及學校。我們要鼓勵讓大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更要營造讓其承擔責任和融入社會的職業(yè)能力的良好氛圍。
讓大學生盡快“斷奶”,這是大學生的目標,更是家庭和社會的努力目標!問題在于,我們準備好了嗎?從意識到行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