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說——外媒評開放數據中心聯盟
原創數據中心是否需要另一個行業聯盟?英特爾和一群主要IT用戶是這么想的,2010年10月27日成立了開放數據中心聯盟,這是一個與廠商無關的聯盟,旨在利用其成員的集體購買力,基于開放和兼容的原則,確立起數據中心和云基礎設施的技術標準,正式向IT廠商制定的標準宣戰(51CTO推薦閱讀:解決云需求 英特爾創開放數據中心聯盟)。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表示其成員每年大約有50億美元的IT開支,聯盟將致力于使用模型路線圖的制定,它將指導數據中心和云基礎設施建設的采購決策。
英特爾是聯盟的技術顧問,聯盟由一個指導委員會領導,成員包括寶馬、中國人壽、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萬豪國際集團、澳大利亞國民銀行、殼牌、Terremark和瑞銀。
Terremark的首席戰略官,開放數據中心聯盟主席及秘書Marvin Wheeler說:“我們相信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會很快代表IT界的領導聲音,作為聯盟成員的一份子,Terremark一直在幫助聯盟確定新技術的正確方向”。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加入了其它注重標準、宣傳或終端用戶教育的行業聯盟,如綠色網格聯盟(Green Grid)、數據中心脈沖組織(Data Center Pulse)、AFCOM、7x24 Exchange、BICSI、關鍵設施圓桌會議(The Critical Facilities Roundtable)和Uptime協會,以及在LinkedIn和其它社會化媒體上孵化的小型團體。
下面是主流IT媒體對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評論匯總:
讀寫網(ReadWriteCloud):當一個聯盟成立時,總會面臨許多問題,也總是不斷發生變化的,通常情況下,行業聯盟都代表了各個廠商的利益,但開放數據中心聯盟也許是個例外,因為它很大程度是由一批想要實施云計算的用戶驅動的。
GigaOm:每一個聯盟成立之初,總忘不了做一番承諾,正如我們從其它聯盟看到的偉大理想和殘酷的現實一樣,開放數據中心聯盟要卸下宏偉的承諾,真正把事情做好可是個很大的挑戰。
The Register:英特爾堅持認為開放數據中心聯盟不是它的哈巴狗,也不是英特爾用戶組的跟屁蟲,聯盟成員寶馬公司的首席IT戰略官Mario Muller表示(他本人負責寶馬9個數據中心,1600TB數據和1000 HPC企業云的管理),他和其它70多為聯盟成員的CIO每年控制著50億美元的IT開支,而且他們有決心讓這個聯盟做到真正“與廠商無關”。
Server Farming (Tech Target):云供應商互操作性是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主要議程項目之一,制定一個可以從一個云供應商無縫地切換到其它云供應商的標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錢能使鬼推磨,Feig說:“聯盟成員的購買力有50億美元,并且還會逐年增長,因此聯盟制定的標準不會拖延7年才能得到批準,廠商現在得聽我們的”。
InformationWeek:加快云計算的發展和互操作性可能會提高英特爾和AMD芯片的銷量,這也是英特爾一手策劃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初衷,它將會建立一套最佳實踐和標準,讓企業順利過渡到云計算。
InfoWorld: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形成有幾個顯著的原因:首先,它放出云計算的確刪住了全球企業的心的信號,其次,它給非IT行業的企業灌輸了削減IT開支的理念和方法,促使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廠商遵循聯盟制定的開放標準,它打破了由IBM、惠普和思科等主要IT廠商制定的標準,廠商一直希望用自己的技術鎖住客戶,但現在客戶自發組織起來開始反抗了。
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是否會取得成功還不好說,但至少在云互操作性方面他們代表用戶一方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原文名:Roundup: The 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 作者:Rich Miller
【本文乃51CTO精選譯文,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