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簽到背后的百億市場
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正在成為新一輪應用熱點。移動應用根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預測,LBS在2014年產生的營收將增長至140億美元。而本文報道的街旁、貝多等創業團隊,目前還僅是沖擊這百億大浪的一葉小舟,同時這個行業的競爭也才剛剛開始。但透過他們的創業軌跡、競爭策略以及相應的思考,我們也許可以一瞰未來市場格局的端倪。
萍萍是一位年輕女白領,最近發現許多好友在微博上頻繁更新諸如“我在某某地”之類的信息,感覺很好奇,忍不住也進去試用了一個名叫街旁的產品,孰料一發不可收玩上了癮,如今已經是14個地方的地主,并贏得了16枚徽章……這可以說2009年以來由Foursquare 引爆的全球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check-in”熱潮的一個縮影。萍萍可能并不清楚,正是千千萬萬她這樣的玩家,正在醞釀一個價值百億的大產業。目前,全球互聯網巨頭們正紛紛厲兵秣馬:Google 推出Latitude、Facebook 推出Facebook Places、Twitter 則是Twitter Places……而中國不僅運營商給予濃厚的興趣,頗令創業者們內心糾結的騰訊,據說也開始考量這一領域了。當然質疑聲同樣存在:LBS會不會又是一場團購泡沫呢?這取決于LBS到底能給這個時代、用戶帶來什么。
位置服務:五大沖擊波
LBS從內涵上講,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確定移動設備或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與位置相關的各類信息服務。其實早在2002年起,中國幾大運營商便相繼看好并且開通了移動位置服務,如中移動的移動夢網品牌下面的“我在哪里”業務、中國聯通在其CDMA網上推出的“定位之星”等。但是由于當時移動通信的帶寬很窄、GPS的普及率比較低,更重要的是用戶對他們的服務并不感冒,導致整個市場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順利,長期無人問津。
真正掀起國內LBS熱潮的,是隨著去年Foursquare風靡美國,國內一批LBS應用的應勢而生,如玩轉四方、街旁、拉手、開開等。除了近年無線技術和硬件設施的完善為LBS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施展空間外,是什么原因使得它們獲得大家的垂青呢?
玩家萍萍認為:“首先是能夠記錄自己的行蹤,并與朋友分享。其次是一些商家營銷的誘惑吧。比如前兩天去Mao Livehouse看了何韻詩的演唱會,如果用街旁簽到的話可以拿到徽章,憑徽章還能拿到何韻詩的簽名海報。此外,街旁還和一些cafe合作,當上地主就能獲贈咖啡、飲料什么的,覺得蠻有趣的。還有一項樂趣就是集徽章。街旁的徽章讓我想起了‘雛鷹爭章’的少年時代。而且這些徽章很可愛,比如多啦A夢,要在他生日的那天簽到才可獲得。平時我和朋友之間也經常會比較徽章的多少。”
另一位LBS用戶“廢老師”則認為:“樂趣主要來源于分享自己,發現別人。任何SNS都具有自我展示的一面。同時也能通過別人的分享,通過他們的眼睛足跡去發現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的事情。街旁的用戶有些很有創造性,比如把自己的住處建成地點,天天簽到,發布一些私人的、日常的或者有趣的生活點滴。有些人建立了虛擬場所,比如‘飛碟加油站’、‘發泄墻’等等,成為了有趣的公共交流空間。” 廢老師記得某次去紹興出差,在某場所簽到時居然邂逅了該縣城唯一一個街旁用戶,那種驚喜感令他至今難忘。
從以上兩位玩家的體驗來看,移動地理位置服務之所以那么吸引人,是因為體現了“LBS+SNS+商業+娛樂”的整合。綜合來看,全世界流行的LBS服務有如下五類:
◆類Latitude:側重和熟人、好友之間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相關服務的分享。國內的應用主要有:鄰訊、貝多、圖釘、碰友、區區小事等。
◆類Foursquare:結合簽到模式的地理位置應用,目前的主流應用。國內有街旁、玩轉四方、冒泡、開開、多樂趣、微妙空間等。
◆類Mytown:是Foursquare 簽到模式+網游的整合,國內的典型應用是16fun。
◆類Getyowa:實現基于地理位置的精準商業消費信息推動。國內主要有么卡、大眾點評、錢庫等。
◆類GroupTabs:將地理位置與團購兩大最熱門的應用整合在一起。國內的典型應用是拉手網。
以上可謂當今LBS熱點應用的五股主要沖擊波,但本質都是一致的,是基于定位技術與各傳統互聯網流行應用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
創業要素:積累和時機
以上五種模式本身,無所謂孰優孰劣,關鍵在于經營團隊的行業積累和執行力,是否能夠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加專業的產品和服務。比如在街旁創始人劉大衛看來,他們目前不會象眼下炙手可熱的拉手網那樣整合經營團購,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強項。劉大衛說:“街旁也曾經考慮過團購模式,但考慮我們的團隊成員來自校內、飯否、豆瓣,在SNS上有很深的積累;我們希望能在一件事上做到最好,所以最后決定還是專注于SNS。”對劉大衛本人來說,關注SNS也由來已久:“我從小到大一直在玩SNS。甚至還沒有出現SNS這個詞的時候,我已經在泡一些Online的網絡社區。”這些經歷使得劉大衛和他的團隊希望能在SNS有所作為,但放眼國內,各種成熟的經營模式早已占領了市場:人人網、開心網、新浪微博、豆瓣等。劉大衛希望能做一個未來的、下一代的SNS應用,而Foursquare的橫空出世,使得他眼前一亮,很快2010年2月,街旁誕生了。
劉大衛說:“很多人覺得Four-square這類應用很獨特,看起來也很簡單。但是我覺得街旁是我做過最復雜的一個項目,它要跨越技術、娛樂、商業的很多層面。比如說它是一個SNS,具有交友的產品性格;同時是移動應用,又有一點像游戲,因為有一些徽章、地址這樣的應用概念;它還結合了營銷的特質,需要考慮很多線下、線上的合作可能性,甚至它還需要和硬件廠商合作……好像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慮到,所以我覺得做這樣的產品是很酷的一件事情。”
與劉大衛的創業故事不同的是,廣達友訊CEO穆榮選擇LBS產業,更多是基于對時機的權衡,自2005年以來,他帶領團隊研發了三款LBS產品:貝多、驢博士、開開,構建了一個小型的LBS產業鏈。據穆榮介紹,他們公司剛剛開始成立的時候,主要業務是手機上的即時通訊,但時逢中移動統一做飛信,便預感移動即時通訊領域將會是運營商的天下,而互聯網上又有強勢的QQ,于是他們覺得必須獨辟蹊徑。穆榮說:“當時我們評估了很多方向,認為選擇的項目,既要避免運營商來搶食,也要規避未來互聯網巨頭向移動互聯網滲透。我們覺得移動位置服務這方面既體現了移動的特性,同時該特性在互聯網上又不是那么明顯,再加上我們本身也有些位置服務的積累,所以我們就從2006年開始做移動位置服務。”
但穆榮在立項時力圖規避的隱患,最終還是逐漸轉化為現實,如今LBS早已經是包括運營商、互聯網巨頭在內的各路兵家所必爭之地。而穆榮則繼續因勢利導,不斷調整其產品策略:最早推出的貝多,是針對年輕人群的移動位置交友社區,據穆榮介紹,目前已經擁有近600萬的手機驗證注冊用戶。2009年上線的驢博士,是一個開放的移動定位平臺,旨在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基于GPS/WiFi/基站/IP的混合定位服務,目前已經達到每月數千萬的定位量;而今年8月推出的開開,更是應Foursquare簽到模式大勢所趨,提供針對都市白領人群的移動位置社交服務。
山寨有道:拷貝加改良
當然本土創業者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Foursquare等國外經典,是沒有出路的,如何結合國內用戶需求的特征,做好本地化的專業服務,是業界需要考量的課題。
街旁團隊對此頗有心得。劉大衛表示,首先,街旁是首家實現與中國大型SNS網站同步與互動的應用。劉大衛說:“Foursquare 本身沒有提供互動功能,只是對Facebook、Twitter做了一個簡單的同步。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定位成和中國最大的SNS進行互動合作,比如人人、開心、新浪微博、豆瓣等,這已經成為街旁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街旁對Foursquare現有功能進行了一番改良。劉大衛說:“Foursquare的用戶在簽到完畢后往往就直接關掉程序,因為他們不知道簽到之后還能夠用這個軟件來做別的什么事。同樣的問題我們在中國用戶身上也看到了。為了解決這個看上去比較致命的問題,街旁推出了‘探索’,讓用戶可以方便的查看自己當前所處位置500米、1000米或2000米范圍內,最近有沒有朋友出沒、有沒有朋友在這些地方留下的玩樂攻略,甚至還可以看到周圍有沒有餐館提供折扣、有沒有團購網站組織的團購等等有趣或有價值的內容。街旁創新的‘探索’功能幫助用戶‘探索’城市,發現身邊常常被遺忘的小細節,推出后短時間內便在用戶間得到如潮好評。”
此外,街旁還對徽章做了一番優化,融合了更多本土元素,據介紹街旁的徽章數目前已經有200多個。
玩家“廢老師”恰好同時是Foursquare和街旁的用戶,他認為Foursquare國際風格明顯,頁面簡潔,主題明確,徽章的設計精致美觀;但用戶相對高端,老外居多,而且最常光顧的是餐廳,相對于中國人來說有點脫節。反觀街旁,他覺得盡管在頁面設計上不如Foursquare,但是對于國內用戶更有親近感:“比如回復功能、站內信等,加強了用戶互動,更接近像人人、開心這樣的傳統SNS網站。街旁的合作面鋪得也比較廣,除了餐飲,還通過各種娛樂演出進行合作,像何潔專輯發布、各種音樂節等,迎合了年輕人的娛樂習慣。”
制勝訣竅:快速占領市場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所有LBS創業團隊中,普遍特征是都沒有盈利。但大家目前并不為此發愁,記得玩轉四方CEO謝曉對記者說:“LBS不愁商業模式”。大家真正關心的是當下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戶,占領更大的市場?;ヂ摼W創業已經提供了各種前車之鑒,比如騰訊靠用戶群成長為互聯網大佬,王興低價售賣校內網錯過更大機遇,都是經典案例。面對群雄和大佬們的虎視眈眈,新興創業者目前唯一所能倚仗的法寶就是一個字——快,即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最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并迅速擴大影響力。
對此,街旁的思路是首先在技術上采用了HTML5作為實現框架。劉大衛說:“我們選擇HTML5,第一是因為我們不是最先做中國的LBS,所以很有動力想更加快速地實現;第二根據我們團隊以前在PC Web 上做SNS的經驗,需要不斷地改變用戶體驗。但是如果通過Mobile App 的方式,比如 Foursquare從1.0升級到1.2,或者是1.5,很多用戶,包括我自己都會懶得去做Update。這樣Mobile App 和SNS體驗之間就產生一種不明顯但客觀存在的沖突。而采用了HTML5后,我們的Update可以立刻讓用戶用到,無論用戶使用iPhone還是Android,都無需手動升級軟件,就可以立刻使用最新版客戶端和新功能。”
此外,街旁迅速在線上、線下與業界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劉大衛 說:“我們希望能以最快速的方式去嘗試最廣泛的合作途徑,中國的市場既激烈又很細分,如果認為一個人可以做所有事情的話,真的會很快被淘汰。所以我們希望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來共同經營這個事業。”據介紹,街旁目前主要采取三種合作方式,對象分別是SNS網站、硬件廠商、實體店鋪和品牌廠商。比如,在新浪微博開發平臺上推出“街博”,即在微博的基礎上增加簽到定位功能;與HTC的700多所分店達成協議,網友去簽到可以獲得相關優惠。類似的合作還有上海Apple實體店(400多人簽到)、Nike在北京東單體育場的營銷(500多人簽到)。劉大衛認為,這些簽到的玩家本身處在SNS網絡中,通過他們的口碑傳播,可以幫助廠商的品牌輻射,在廣度和深度上提升一個臺階。
東風借力:何時開放API
當然,除了快速執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等主觀要素外,宏觀層面,健康的產業環境,也是LBS創業成功的關鍵。
目前來看,如果以國外LBS市場環境為標桿,穆榮認為,擺在中國LBS創業者面前的障礙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從大的方向看,國外準入限制比較少,比如沒有地圖、測繪這方面的限制,而中國往往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控制更加嚴格。
其次,國內互聯網的開放性不強。穆榮說:“比如Dodgeball,Foursquare的前身,在經歷了失敗五、六年之后,終于獲得成功,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借助了Twitter和Facebook的傳播力量。那么在中國呢?目前走在開放前列的新浪微博,畢竟影響力還差了一些,現在具備最大影響力的是QQ,也包括開心和人人,它們實際上都不如Facebook那樣開放。所以我覺得開放性是目前LBS創業公司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第三,手機平臺問題。由于目前iPhone、Android等高端智能機還沒有覆蓋主流用戶群,這會限制LBS的推廣速度。
關于以上3個問題,記者認為近期最不易改變的是國家相關限制政策,因為國家安全始終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但智能機價格的下調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只有開放API的問題面臨變數最大,這取決于相關互聯網企業的戰略視角。不過目前,據劉大衛介紹,隨著新浪微博開放API,無數創業公司紛紛涌向這個平臺。也許這股趨勢,會逐漸撼動目前的封閉格局。
未來趨勢:標配和精準
展望未來,穆榮認為LBS首先會成為整個行業應用的標配,在移動互聯網上,不管是搜索、社區、門戶還是廣告都會用到LBS,并成為標準配置。同時從這個標配的角度會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應用,比如提供開發平臺供第三方廠商開發LBS應用等。其次,LBS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從一個新的維度來重新整合當前互聯網上的信息,因此未來諸如基于位置的數據挖掘、本地搜索等應用大有可為。
從技術的層面,劉大衛對新近的Geofencing技術情有獨衷。Geofencing,又稱為地理柵欄技術,就是用一個虛擬的柵欄圍出一個虛擬地理邊界。當用戶進入或是離開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收到訊息。目前美國的ShopAlerts已經利用該技術開展相關的商業服務。劉大衛認為這種技術的價值在于能實現精準的簽到:“比如走進國美,商家可以精確地知道您在逛它的手機銷售區域。”劉大衛認為基于Geo fencing的LBS,極有可能是下一代的地理位置服務。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