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DB2數據庫回顧風風雨雨的40年
以下的文章主要向大家描述的是IBM DB2數據庫40年的發展歷史的介紹,我前兩天在相關網站看見關于IBM DB2數據庫40年的發展歷史的資料,覺得挺好,就拿出來供大家分享,希望會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在此方面。
IBM, 數據庫, 歷史, 發展
1968:IBM 在 IBM 360 計算機上研制成功了 IMS V1,這是業界第一個層次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也是層次型數據庫中最為著名的和最為典型的。在關系型數據庫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企業仍然還在使用該數據庫,其生命力可見一斑。
1970:這是數據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IBM 公司的研究員 E.F.Codd 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于關系數據庫理論的論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了關系模型的概念。這篇論文是計算機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也奠定了 Codd 博士"關系數據庫之父"的地位。
1973:IBM 研究中心啟動了 System R 項目,旨在探討和研究多用戶與大量數據下關系型數據庫的實際可行性,這個項目在 DB2 發展史上占有重要意義,它為 DB2 的問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由于取得了一大批對IBM DB2數據庫技術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的成果,該項目于1988年被授予ACM 軟件系統獎。
1974:IBM 的研究員 Don Chamberlin 和 Ray Boyce 通過 System R 項目的實踐,發表了論文"SEQUEL:A 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論文中提出的 SEQUEL 語言是一套比關系微積分與關系代數更適合最終用戶使用的非程序化查詢語言,我們現在所熟知的 SQL 語言就是基于它發展起來的。
1975:IBM的研究員 Don Chamberlin 和 Morton Astrahan的論文"Implentation of a 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在 SEQUEL 的基礎上描述了 SQL 語言的第一個實現方案。這也是 System R 項目得出的重大成果之一。
1976:IBM System R 項目組發表了論文"A System R: Relational Approach to Database Management",描述了一個關系型IBM DB2數據庫的原型。
1976:IBM 的研究員 Jim Gray 發表了名為"Granularity of Locks and Degrees of Consistency in a Shared DataBase"的論文,正式定義了數據庫事務的概念和數據一致性的機制。
1977:System R 原型在3個客戶處進行了安裝,這 3 個客戶分別是:波音公司、Pratt & Whitney 公司和 Upjohn 藥業。這標志著 System R 從技術上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數據庫系統,能夠支撐重要的商業應用了。
1979:IBM的研究員 Pat Selinger在她的論文"Access Path Selection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中描述了業界第一個關系查詢優化器。
1980:IBM 發布了 S/38 系統,該系統中集成了一個以 System R 為原型的數據庫服務器。為了方便應用程序的移植,它的 API 與 S/3、S/32 的 API 一致。
1981:由于發明了關系型數據庫模型,IBM 的研究員 E.F.Codd 接受了ACM 圖靈獎,這是計算機科學界的最高榮譽。Codd 博士也是繼查爾斯.巴赫曼(Charles W. Bachman) 之后,又一位由于在數據庫領域做出巨大貢獻而獲此殊榮的計算機科學家。
1982:IBM PC 的出現標志著 PC 產業開始孕育發展。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各種品牌的個人電腦上標記著的"IBM PC Compatible"字樣都見證著 IBM 在這個領域的輝煌。
1982:IBM 發布了 SQL/DS for VSE and VM 。這是業界第一個以 SQL 作為接口的商用IBM DB2數據庫管理系統。該系統也是基于 System R 原型所設計的。
1983:千呼萬喚始出來,IBM 在這一年發布了DATABASE 2(DB2)for MVS(內部代號為"Eagle"),一個長盛不衰的品牌就此出現了。
1986:System/38 V7 發布,該系統首次配置了查詢優化器,能夠對應用程序的存取計劃進行優化。
1987:IBM 發布帶有關系型數據庫能力的 OS/2 V1.0擴展版,這是IBM第一次把關系型數據庫處理能力擴展到微機系統。這也是 DB2 for OS/2、Unix and Window 的雛形。
1988:IDUG(國際DB2用戶組織)組織成立。這標志著 DB2 的用戶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p#
1989:IBM 定義了 Common SQL 和 IBM 分布式關系數據庫架構(DRDA),并在 IBM 所有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上加以實現。
1992:第一屆 IDUG 歐洲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這標志著 DB2 應用的全球化趨勢。
1993:IBM 發布了DB2 for OS/2 V1(DB2 for OS/2 可以被簡寫為DB2/2)和DB2 for RS/6000 V1(DB2 for RS/6000 可以被簡寫為DB2/6000),這是 DB2 第一次在Intel 和Unix 平臺上出現。
1994B2 For MVS V4 通過并行 Sysplex 技術的實現在主機上引入了分布式計算(數據共享)。
1994:IBM 發布了運行在 RS/6000 SP2 上的 DB2 并行版 V1,DB2 從此有了能夠適應大型數據倉庫和復雜查詢任務的可擴展架構。
1994:IBM 將 DB2 Common Server 擴展到 HP-UX 和 Sun Solaris 上。DB2 開始支持其他公司開發的 UNIX 平臺。
1994B2/400 集成在 OS/400 V3.1中發布,并且引入了并行機制、存儲過程和參照完整性等機制。
1994:IBM 宣布在 OS/2 和 AIX 平臺上的 DB2 產品能夠對多媒體數據和面向對象應用程序提供支持。
1995:IBM 發布了 DB2 Common Server V2,這是第一個能夠在多個平臺上運行的對象-關系型IBM DB2數據庫產品,并能夠對 Web 提供充分支持。DataJoiner for AIX 也誕生在這一年,該產品賦予了 DB2 對異構數據庫的支持能力。
1995B2 在 Windows NT 和 SINIX 平臺上的第一個版本(DB2 V2)發布。
1995:IBM 發布了在 AIX 和 MVS 平臺上的數據挖掘技術,用于管理大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和指紋信息的擴展器(Extender)以及可以對數據倉庫進行可視化構造和管理的Visual Warehouse。
1995:IBM 發布了 DB2 WWW Connection V1 for OS/2 and AIX(該產品后來被更名為Net.Data)。該產品可以將數據庫中的數據快速發布到 Web。
1996:IBM 發布 DB2 V2.1.2 ,這是第一個真正支持 JAVA 和 JDBC 的數據庫產品。
1996:DataJoiner 開始支持對非關系型數據庫(比如 IMS 和 VSAM)的存取。
1996:IBM 發布了 Intelligent Miner,該產品可以對基于 DB2 的數據源實施數據挖掘。
1996:IBM 將 DB2 更名為 DB2 通用數據庫(DB2 Universal Database),這是第一個能夠對多媒體和 Web 進行支持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很好的伸縮性,可以從桌面系統擴展到大型企業,適應單處理器、 SMP 和 MPP 計算環境,并可以運行在所有主流操作系統和硬件平臺上。DB2 V5 是以前的兩個產品的合并:DB2 Common Server V 2.1.2 和 DB2 并行版 1.2。
1996:DB2 Magzine 第一期發布,DB2 有了自己專門的技術刊物。
1997:IBM 發布了可以支持 Web 的 DB2 for OS/390 V5,這是當時唯一能夠支持64, 000個并發用戶和百 TB 級別的IBM DB2數據庫產品。
1997:IBM 發布了DB2 UDB for UNIX、Windows and OS/2,該產品支持 ROLLUP 和 CUBE 函數,對聯機分析處理(OLAP)具有重要意義。
1998:IBM 發布了 DB2 OLAP Server,這是一個基于 DB2 的完整的 OLAP 解決方案。這個產品是和 Arbor Software(Hyperion的前身)合作開發的。
1998:IBM 發布了 DB2 Data Links 技術,該技術可使 DB2 對外部文件進行管理。
1998:DB2 的 shared-noting 集群技術擴展到 Windows 和 Solaris 平臺。
1998:IBM 發布了 DB2 Spatial Extender,這是與ESRI公司在DataJoiner基礎上聯合開發的,該產品賦予了DB2 對地理信息數據的存取能力。
1998:DB2 對 SCO UnixWare 平臺提供支持。
1998:DB2 UDB V5.2 增加了對 SQLJ、Java 存儲過程和用戶自定義函數的支持。
1998:IBM 發布 DB2 UDB for AS/400,使 AS/400 成為充分支持電子商務的機型。
1999:IBM 為了對移動計算提供支持,發布了DB2 UDB 衛星版和DB2 Everywhere(這是一個適用于手持設備的微型關系IBM DB2數據庫管理系統,現在的版本被稱為DB2 Everyplace)。
1999:DB2 增加了能夠識別 XML 語言的文本檢索功能,從而引入了 XML 支持,并啟動了DB2 XML Extender 的 beta 計劃。
1999:IBM發布了 Intel 平臺上的 DB2 UDB for Linux。
1999:IBM 研究機構將 DB2 的聯邦功能和 Garlic 技術集成到生命科學解決方案DiscoveryLink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