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CSO狀態報告出爐:在充滿艱難的道路上前行
原創當今企業面臨的安全風險越來越大,據2010年CSO(首席安全執行官)狀態調查報告顯示,各種規模的企業開始迅速上線先進的安全解決方案,但即便如此,企業仍然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最顯著是安全考評和宣傳工作。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次調查問卷的結果。
1、根據每一項描述,給你的組織打分(使用百分數打分,越高表示越吻合該項描述)。
從上表可以看出,6年前,受訪者所在公司對安全風險管理普遍不重視,缺乏安全策略,CSO和安全培訓,時至今日情況有所不同了,根據調查報告可看出,今年許多公司都建立了安全計劃,包括策略,人事和培訓。
除了互聯網市場外,這十年還有什么技術能在企業中如此快速地得到普及?以前談論安全總是掛在嘴上,沒有實際行動,如果不是近年不斷發生的攻擊事件,可能還未推動企業下定決心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但今天的CSO仍然需要更多的動力,才能推進安全建設工作。
上表顯示的2010年結果并非偶然,這是這些年來每個領域進步的一種表現。
2、根據每一項描述,給你的組織打分(使用百分數打分,越高表示越吻合該項描述)。
上面這兩個問題前面已經回答過,很多人都認為大公司在安全方面一定比小公司做得好,但事實恰恰相反,從這個現象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
我們去年就注意到存在這個現象了,但今年仍然存在有點超乎現象,在去年的調查中,我們希望藉此確定大型企業是否會過渡依賴過程,很多人都認為大型組織更傾向于精細化,一定會有專門負責安全的責任人,一定會有專門的安全培訓,而很多小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通常都會這樣描述自己的職責“…,以及其它必要的職責”,充分展現小公司一人多職的現象。
但事實就是事實,位于印度Gurgaon Genpact公司的CSO Brian Connor簡單明確地解釋了這一現象,他認為這是因為安全管理人員與員工缺乏溝通造成的。
那該怎么辦呢?弗吉尼亞社區學院系統的CSO Jason Richards開了一劑良方,定期組織所有人員參與演練,數據和場景全部模擬真實環境,這比辛辛苦苦創作內部簡報有效得多。
3、在你的安全預算過程中使用了下列哪些方法?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清晰看出,使用常見的財務方法做預算的時候越來越少。
這些方法都是標準的,但用在安全預算方面是出了名的困難,例如,年度虧損預期是某個行業的專用術語,放在另一個行業就顯得站不住腳。
Richards最后也放棄了這些方法,他說:“我認為將這些方法用在安全預算領域不是不可能,但的確有難度,一開始人們可能會使用它們,但后來發現很笨重就會漸漸放棄”。
但如果一點也不用這些正規的方法也會讓人感到不安,Harland Clarke控股公司的CSO John Petrie說:“雖然這里列出的方法沒有哪一個能完美體現安全的價值,但它們仍然是衡量安全價值的基礎”。
Petrie在一封郵件中表示,衡量安全的價值除了衡量數據的價值外,還應該包括企業的營收(或損失),安全事故響應成本,風險,聲譽或其它方面,這些都不容易用具體的數字來衡量,現在我們正在開發一套全新的整體的衡量安全價值的方法,當然也包括了傳統的TCO,ROI和EVA方法。
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僅憑TCO和ROI就象領導推薦數據泄漏保護解決方案,肯定會遭到拒絕,但如果結合它能有效阻止員工泄漏機密數據或知識產權,效果就不一樣了,他說:“這樣就擴大了其價值,因此關于成本的討論就少了,更多的是關注可接受的風險了”。
4、與過去12個月相比,你的整體安全預算有何變化?
上漲了:34%
持平:52%
降低了:14%
不確定:9%
這個趨勢很正常,安全預算一直處于緩慢增長的態勢。
5、過去的12個月中,你組織的領導是否給風險管理寄予了更多的價值?
寄予了更多的價值:54%
沒有變化:40%
寄予了更少的價值:6%
這個結果也很正常,會有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重視安全。
6、你的組織是否使用了正式的風險管理過程或方法?
2009 年
是的:46%
沒有:57%
2010年
是的:57%
沒有:43%
可以看出,很多企業開始采納正式的企業風險管理(ERM)方法,ERM可能取代上面介紹的財務預算方法。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公司的總裁Jeff Spivey在4月召開的CSO大會上做了ERM相關的報告,他表示企業在ERM方面投入越多,得到的回報也越大,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ERM計劃并付諸實踐,遠比工作在EVA或以成本為基礎的評估方式上更有效。
7、在過去12個月中,在調整安全制度方面花的時間有何變化?
增長了:56%
沒有變化:42%
減少了:2%
可以看出,花在制度調整方面的時間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因此在制度建設方面建立一個明確有效的計劃顯得迫在眉睫。
關于本次調查和受訪者
本次CSO狀態調查是在線進行的,從中抽取了合格的樣本進行統計,總共有227位安全專家參與了本次調查,他們來自各個行業,包括政府和非盈利組織(26%),金融服務(22%),高科技/電信/公用事業(15%),制造業(12%)和醫療保健(9%)等。調查報告包括信息安全,隱私,欺詐保護,調查,審計,人員安全等很多方面的內容。
原文出處:www.computerworld.com/s/article/9178655/State_of_the_CSO_2010_Progress_and_pe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