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對象圖用法解析
本節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UML對象圖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如何閱讀UML對象圖,如何繪制以及UML對象圖應用說明等內容,相信通過的介紹大家對UML對象圖有一定的理解。下面是具體介紹。
UML對象圖
對象與類的關系
對象的概念與特性
◆對象代表一個單獨的、可確認的物體、單元或實體,它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問題領域里有確切定義的角色。換句話說,對象是邊界非常清楚的任何事物
◆狀態(屬性):對象的狀態包括對象的所有屬性(通常是靜態的)和這些屬性的當前值(通常是動態的)
◆行為(方法,事件):沒有一個對象是孤立存在的,對象可以被操作,也可以操作別的對象。而行為就是一個對象根據它的狀態改變和消息傳送所采取的行動和所做出的反應
◆標識(名字):為了將一個對象與其它所有對象區分開來,我們通常會給它起一個“標識”
對象與類
◆對象是一個存在于時間和空間中的具體實體,而類僅代表一個抽象,抽象出對象的“本質”。
◆類是共享一個公用結構和一個公共行為對象集合
◆類是靜態的,對象是動態的;類是一般化,對象是個性化;類是定義,對象是實例;類是抽象、對象是具體
如何閱讀UML對象圖
對象圖的表示法
◆對象名:由于對象是一個類的實例,因此其名稱的格式是“對象名:類名”,這兩個部分是可選的,但如果是包含了類名,則必須加上“:”,另外為了和類名區分,還必須加上下劃線。
◆屬性:由于對象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因此所有的屬性值都已經確定,因此通常會在屬性的后面列出其值。
閱讀UML對象圖
◆首先找出所有的類,即在“:”之后的名稱
◆整理完之后,就可以通過對象的名字來了解其含義
◆按類來歸納屬性,然后再通過關聯來確定含義
如何繪制UML對象圖
繪制對象圖的過程
◆先找出類和對象,通常類在“class”、“new”、“implements”等關鍵字之后的,而對象名則通常是在類名之后的
◆然后對其進行細化的關聯分析,繪制出相應的對象圖
UML對象圖應用說明
繪制對象圖的過程
◆論證類模型的設計:當設計了類模型時,你可以通過對象圖來模擬出一個運行時的狀態,這樣就可以研究在運行時設計的合理性。同時,也可以作為開發人員討論的一個基礎。
◆分析和說明源代碼:由于類圖只是展示了程序的靜態類結構,因此通過類圖看懂代碼的意圖是很困難的。因此在分析源代碼時,可以通過對象圖來細化分析。而對于開發人員,對于邏輯較復雜的類交互時,可以考慮畫出一些UML對象圖來做補充說明
本章小結
◆首先從現實世界的“對象”概念中引申出軟件系統中“對象”的概念,并闡述了對象的三大特性:結構、行為、標識,從而闡釋了對象和類之間的辯證關系
◆并在此基礎上,解釋對象的表示法和對象圖的閱讀方法
◆通過一個實際的例子說明了對象圖的繪制技巧,并總結了對象圖的適用場景
【編輯推薦】